“天上的市街”[1]
朋友,您吟誦過這樣一首詩嗎——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我想那隔河的牛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這首白話詩,作于1921年。其高遠的意境,豐富的想象,純樸的言語,浪漫的比擬,沖破了日益衰頹的舊文化的桎梏,體現出一代新風。它的題目,叫作《天上的市街》。
這首白話詩的作者,當時還是一位不滿30歲的青年。他才氣橫溢,風華正茂。不多年間,他的名字便傳遍了海北天南。他,就叫郭沫若。
古往今來,夜空清澈,群星爭輝。多少人因之浮想聯翩,多少人為之向往入迷啊!我們要談的,正是這天上的星星;要談的,是它們離人間有多遠。或許,可以這樣說吧:我們將要告訴讀者,郭老詩中的“天上的市街”究竟遠在何方呢?
詩中寫到了天河,寫到了牛郎織女,我們就從這談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