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沒有材料的自傳(9)

這空氣的細微移動給我的多愁善感帶來僅有的一點寧靜!但是,人類的感覺也是如此,我懷疑,意外之財或意想不到的微笑對于別人的意義,比不上一縷清風(fēng)對于我的意義。

我想睡覺,想做夢。我更清楚地看見客觀存在的一切。生活的外在感覺令我感到更舒服。一切都因為我走近街角時,微風(fēng)起了小變化,觸到我的肌膚表面,令我心曠神怡。

我們愛或失去的一切——事物,人類或價值——摩挲著我們的皮膚,從而觸到了我們的靈魂,在上帝眼中,不過是這微風(fēng),除了想象中的撫慰,適當?shù)臅r刻,對一切美好的失去,什么也沒帶給我。

自由與孤獨

自由存在于孤獨的可能性中。如果你能夠脫離人群,不用為了金錢、伙伴、愛情、榮譽或好奇心——這些事物無一能夠存活于沉默和孤獨中——而尋找他們,那么你才算是自由的。如果你不能一個人活著,那么你就天生為奴。你或許擁有一切精神和靈魂的卓越品質(zhì),在這種情況下,你是一個高貴的奴隸或聰明的奴仆,但你不自由。你不能視之為你自己的悲劇,因為你的出生只是命運的悲劇。然而,如果生活壓迫你,以致你被迫淪為奴隸,那么你是不幸的。如果你生來自由,具有與世隔絕和自給自足的能力,而貧窮迫使你與人交往,那么你是不幸的。是的,這樣的悲劇就是你自己的,并將伴隨著你。

生來自由是人類最偉大的卓越品質(zhì),使淡泊名利的隱士要高于君王甚至上帝。君王和上帝的自給自足,是通過他們的權(quán)力而不是對權(quán)力的輕蔑來實現(xiàn)的。

死亡是一種解脫,因為人死之后,別無所求。死亡迫使可憐的奴隸擺脫了苦與樂,以及夢寐以求的上進生活。死亡使君王失去了并不想放棄的統(tǒng)治。死亡使濫情的女人失去了她們珍愛的凱旋。死亡使男人從命中注定的征戰(zhàn)中擺脫出來。

我們可憐而荒謬的尸體永遠也不知道,它們被衣著華麗的死亡裝飾,變得高貴起來。死去的人是自由的,即便他不想要自由。死去的人不再是一個奴隸,即便他為結(jié)束奴役生涯而哭泣。像君王這樣的人,他的最高榮耀是他的君王頭銜。作為一個人,他是可笑的,但作為一個君王,他高高在上。因此,或許死去的人變得丑陋,但他仍然卓越,因為死亡使他自由。

由于疲憊,我拉上百葉窗,將自己與世隔絕起來,于是有了片刻的自由。明天我將重新做回奴隸,但此時——我獨自一人,不需要任何人,唯恐被什么聲音或什么人打攪——我有屬于自己的短暫自由和榮耀。

靠坐在椅子上,我忘了將我壓抑的生活。除了一度的痛感,沒有什么令我感到痛楚。

我的寫作風(fēng)格

今天,在感覺的間隙里,我對自己的散文風(fēng)格進行了反思。我究竟是如何寫作的?和很多其他人一樣,我有一種不合乎常理的欲望,妄圖采用一套體系或準則。固然,我總是在采用這些準則或體系之前就寫了下來,但是,任何人都是如此。

在這個午后的自我分析中,我發(fā)現(xiàn)我的風(fēng)格體系基于兩個準則,在承襲了最優(yōu)秀的古典作家的風(fēng)格后,我直接將其中的兩個準則當做一切寫作風(fēng)格的一般基礎(chǔ):首先,所言必須要準確地表達所感——如果事情清楚,就把事情說清楚;如果事情模糊,就把事情說模糊;如果事情混亂,就把事情說混亂。其次,明白語法是工具而非準則。

假如眼前是一個舉止男性化的姑娘。一個普通人會說:“這個姑娘的舉止像個小伙子。”另一個注重說話的表達性的普通人會說:“這個姑娘是個小伙子。”而另一個同樣注重言辭要達意、但出于簡潔用詞偏好(這是一種思想上的感覺愉悅)的普通人會說:“那個小伙子。”而我會說:“她是個小伙子。”我的說法已違背了基本語法規(guī)則的其中一條——人稱代詞和它指代的名詞在性和數(shù)上要一致。我會把它說得更準確,更絕對,更直觀,超越常規(guī)、共識和平庸,我不是在說話,而是在講述。

按照既定的用法,語法將句子分成有效和無效兩種。例如,它將動詞分成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然而,一個知道如何去表達的人,偶爾也必須將及物動詞當做不及物動詞來使用,以便更清楚地表達他的感覺,而不是像大多數(shù)人一樣含糊其辭。如果我想說我存在,我會說:“我是我。”如果我想說我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我會說:“我是我自己。”但如果我想說我作為自我演說、自我作用的個體而存在,行使自我創(chuàng)造的神圣功能,我會把存在變成及物動詞。如果要達到宏偉壯麗、超越語法的至高境界,我會說:“存在我。”我在這僅有的三個字里闡釋了一種哲理。這難道不比那些滔滔不絕的空話更可取么?從哲學(xué)和措辭里,我們還能有什么更多的索求呢?

讓語法來約束那些不知道如何思考所感的人。讓語法來為那些在表達自己時能夠主導(dǎo)自己的人服務(wù)。曾經(jīng)有一個關(guān)于羅馬王西吉斯蒙德a的故事。在一次演講中,當有人指出西吉斯蒙德犯下的一個語法錯誤時,他回答道:“我是羅馬王,我高于語法。”西吉斯蒙德便以高于語法而被載入史冊。多么不可思議的象征!每一個知道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所想的人都是羅馬王。這個高貴的頭銜,它存在的理由在于它的至高無上性。

西吉斯蒙德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他同時還是匈牙利和克羅地亞國王(1387年—1437年在位)和波希米亞國王。

——譯者。

我嫉妒完整的作品

當我思考所有我知道或有所耳聞的那些高產(chǎn)作家或至少把冗長文章寫完的人之時,我就會感覺到一種充滿矛盾的妒忌,一種帶有藐視的欽佩,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毫無條理可言。

事物被徹底而完整地創(chuàng)造出來,不管是好還是壞——如果不是一流的話,往往倒也壞不到哪里——是的,被徹底地創(chuàng)造出來的事物在我心里不停地激蕩著,尤其是那嫉妒的感覺。完整的事物就像個孩子;雖然如同人類一樣都不完美,可那屬于我們,就好像是我們的孩子一樣。

而我那自我批評的精神僅僅允許我看到我的失誤與缺陷,而我只敢寫些片斷以及一些并不存在的摘錄而已,我自己——在我所寫的只言片語中——也是不完美的。

完整的作品(即便水平低下,也堪稱一部作品),抑或是缺言少語的作品,那死一般沉寂的靈魂缺少行動的能力。

沉迷

或許生命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其他事物蛻變而成。或許一切存在始終都是近似的——基督降臨或周圍的環(huán)境。

正如基督教是品質(zhì)惡劣的新柏拉圖主義在預(yù)言性方面轉(zhuǎn)變而成、希臘文化經(jīng)由猶太文明而羅馬化一樣,我們的年齡——衰老且易患癌癥——由所有偉大目標之間的多重偏差匯聚而成,和諧一致或互相矛盾,年齡的潰敗促成了我們肯定自我時所用的全部否定。

我們生活在樂隊音樂的間歇之中。

然而,在四樓的這間房間里,我該拿這些社會學(xué)問題怎么辦?它們對我來說都是夢幻,就和巴比倫的公主們一個樣,而讓我自己心里充滿人文科學(xué)完全是一件徒勞的事兒——仿佛對當下進行考古。

作為一切生命的異類,作為一個從夢幻海里分離出來的人類島嶼,作為一個漂浮在萬物表面上的無用船只,我將消失在迷霧之中,

上帝或諸神

形而上學(xué)總是作為一種潛在性瘋狂的可持續(xù)形式而使我驚訝。如果我們知道真相,就會明白這一點。一切事物都是體系和近似值。宇宙的不可知就足以讓我們?nèi)ニ妓鳌S捎谧鳛槿祟悜?yīng)當認識到宇宙的不可知,所以只有非人類才能真正了解宇宙。

我獲得信仰,它像一個封好的包裝箱,放在古怪的托盤上,他們希望我接受它,但不能打開它。我獲得科學(xué),它像一把擱在盤子里的餐刀,我用它切開空白的書頁。我獲得疑惑之心,它像盒子里的灰塵——但既然盒子里全是灰塵,為什么還要給我?

我寫作,因為我無知。在某種特定情感的要求下,我在文章里堆砌一切關(guān)于真理的抽象華麗的辭藻。如果我的情感果斷明了,那么我自然會論及諸神,然后將它建構(gòu)在世界多元化的意識里。如果我的情感悠遠深刻,那么我自然會論及上帝,然后將它放置在一元化的意識里。如果情感是一種思想,我自然會論及命運,然后使它碰壁。

有時,純粹出于韻律考慮,一句話需要用到“上帝”而不是“諸神”。而有時,“諸神”這兩個音節(jié)必不可少,使我從言辭上改變了宇宙。還有的時候,中間韻、韻律的移位或情感爆發(fā)也很重要,而這是,多神論或一神論就占了上風(fēng)。諸神的使用應(yīng)文風(fēng)而改變。

重回童年

上帝在何處,即便上帝從未存在?我想要祈禱,想要哭泣,想要為自己沒有犯下的罪行而后悔,想要享受寬恕的感覺,那感覺比慈母的撫摸還要美妙。

在一個圈子里哭泣,這個圈子非常巨大,而且不成形,廣闊得如同夏日的夜晚,舒適愜意,溫暖宜人,嬌柔曼妙,邊上還有一個壁爐……能在不可思議的東西之上,在這個圈子里哭泣,我不再記得失敗,令人痛苦的事物不復(fù)存在,對于弄不懂的未來,我產(chǎn)生了巨大的令人振顫的疑惑……

第二次童年,曾經(jīng)帶過我的老保姆,躺在小床上、伴隨著探險故事而沉沉睡去,我那萎靡不振的注意力根本不能集中在故事之上——這些故事曾經(jīng)穿透嬰兒那如小麥一樣的金發(fā)……所有這一切巨大而不朽,恒久保證,擁有神明一般崇高的境界,這一切存在于萬物終極現(xiàn)實深處,那里既悲傷又毫無生氣。

一個圈子,一根蠟燭,或者摟抱著我的脖子的溫暖手臂……那一把輕柔歌唱的聲音似乎要把我弄哭……壁爐邊一束火苗噼啪作響……冬日里的溫暖……我的意識在百無聊賴地游蕩……跟著一個平和而寂靜的夢出現(xiàn)在了巨大的空間里,如同月亮在星辰之間旋轉(zhuǎn)……

我收拾我所有的玩具、詞匯、圖像和短語,深情地將它們安排在角落里,它們是如此親愛,我感覺自己在親吻它們,跟著我變得十分渺小,十分無聊,孤零零地待在一間如此巨大而又充滿悲傷的房間里,那份悲傷是如此深刻!

在我不玩耍的時候,我到底是誰?我只是一個可憐的孤兒,被丟棄在冰冷的感覺中,在現(xiàn)實的街角里瑟瑟發(fā)抖,無可奈何只能在悲傷的臺階上入睡,被迫吃下幻想供給的面包。我被告知,我那從未謀面的父親名叫上帝,可這個名字對我絲毫沒有意義。有時候,在夜里,當我感覺孤單之際,我就會流著淚大聲呼喊他,在心中描繪他的映像,讓自己愛戴他。然而,接下來我會突然想到,我根本就不認識他,或許他和我想象中的樣子天差地別,或許那個形象從來都不是我的靈魂之父……

這一切將何時結(jié)束——我拖著自己的苦難走過的街頭,我忍受著嚴寒蜷縮過的臺階,夜晚用它的手掌撫過我的破衣爛衫時的感覺?要是有一天上帝到來,把我?guī)нM他的房子,給我溫暖與愛,那該有多好……有時候想著這情形,就因為我可以如此這樣想象,便會快樂地哭泣。然而狂風(fēng)吹街道,樹葉紛紛落到路上。我抬起雙眼,看著星辰,那滿天繁星此時毫無意義可言。那一切造成的后果便是,沒有人愿意收養(yǎng)我這個被人遺棄的可憐孩子,給予我關(guān)愛,沒有人把我當成玩伴,給予我友誼。

遭人遺棄,我感覺如此冰冷,如此疲倦。哦,風(fēng),去尋找我的母親吧。帶著我乘著夜色去到那棟我從不曾見過的房子里。哦,無邊的死寂,讓我重回保姆的懷抱,把曾經(jīng)哄我入睡的嬰兒床與搖籃曲還給我。

無為

唯一能配得上君子的姿態(tài)就是,堅持去做一件他認為毫無用處的事情,去遵守他知道枯燥乏味的紀律,去使用他認為完全不合邏輯的哲學(xué)和形而上學(xué)思想的規(guī)范。

沉思

將現(xiàn)實視作幻覺的形式,和將幻覺視作現(xiàn)實的形式一樣重要,一樣徒勞無用。沉思的生活,若要完全存在,必須將現(xiàn)實生活的林林總總視作各種零零散散的前提,導(dǎo)致一個不可企及的結(jié)局。但是,我們還應(yīng)當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各種各樣的夢值得我們?nèi)リP(guān)注,因為正是這種關(guān)注使我們陷入沉思。

奇跡或障礙,一切或虛無,途徑或問題,任何一切事物都取決于一個人對它的看法。不斷采用新方法去看問題,就是一種重建和續(xù)添。這就是為什么愛沉思的人即使從不離開村莊,也能將整個宇宙了然于心的原因。細胞中蘊含著無窮小,沙漠中包含了無窮大。一個背靠巖石而眠的人,那里就是整個宇宙。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陷入沉思時——一切沉思者都是如此——一切事物突然變得破舊,看得見或重現(xiàn),即便我們沒有看見。因為不管我們?nèi)绾嗡伎迹ㄟ^沉思去轉(zhuǎn)化,無論轉(zhuǎn)化成什么,它終究只是想象中的物質(zhì)。某種意義上來說,對生活的渴望和缺乏知識的求知欲將我們淹沒,我們只帶著感覺去沉思,憑借觸覺或感官的方式思考,存在于思想的內(nèi)在客體中,就像它是一塊海綿,而我們是水。同樣,我們也有黑夜,感覺帶來的深度疲倦甚至變得更強烈,因為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感覺來自我們的思想。但是,沒有月亮或星辰的無眠之夜,這樣的夜晚,仿佛一切都朝外翻了個遍——內(nèi)化的無邊無際,隨時會爆發(fā),白晝變成了陌生套裝的黑邊。

是的,成為人類的蛞蝓,愛我們不了解的東西,成為水蛭,對自己的討厭之處一無所知,這是最好的辦法。無視是為了生活!感覺是為了遺忘!啊,一切事物消失在古老帆船綠里泛白的尾波里,像高高的船舵(它是古老船艙眼睛下面的鼻子)濺起冰冷的水花。

自我高貴

站在市郊的石墻邊,我只要瞥一眼開闊的原野,給我?guī)淼淖杂梢葎e人的一次完整的旅行帶來的還要多。每一個視角都是倒金字塔的頂點,它的根基是搖擺不定的。

過去某個時期惹怒我的某些事情,如今使我嗤之一笑。其中一件事,我?guī)缀趺刻於枷氲闷饋恚褪侨藗冊谌粘I钪袠分杂诔靶υ娙撕退囆g(shù)家的方式。正如給報紙寫稿的知識分子所猜想的,他們并不總是帶著優(yōu)越感去這么做,而是常常帶有鐘情的意味。但是,他們就像去喜歡一個孩子,而孩子們對生活的必然性和準確度還沒有什么概念。

這常常惹怒我,因為我天真地以為,這種外在的微笑是沖著做夢和內(nèi)心確信優(yōu)越的自我表達去的。事實上,它只是對一些不同的事物做出的一種反應(yīng)。而我曾經(jīng)把這種微笑當成一種侮辱,因為它似乎隱含著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如今,我把它看作一種無意識的懷疑跡象。就像大人常常在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他們不具備的機靈,我們在專注于做夢和表達時,微笑者同樣在我們身上發(fā)現(xiàn)了令他們懷疑的不同點,正因為不熟悉,所以令他們發(fā)笑。我倒愿意他們中間最聰明的人偶爾發(fā)現(xiàn)我們的優(yōu)越性,然后神氣地發(fā)笑,來掩蓋我們優(yōu)越的事實。

但是,我們的優(yōu)越性和很多做夢者想象的不一樣。做夢者高于行動者的原因不在于做夢要高于現(xiàn)實。由于做夢比生活更實用,做夢者比行動者從生活中獲得的愉悅要多得多,豐富得多,所以做夢者具有優(yōu)越性。簡單地說,做夢者是真正的行動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清县| 甘肃省| 大田县| 临澧县| 九龙县| 射阳县| 关岭| 西昌市| 肥乡县| 青神县| 喀喇沁旗| 南靖县| 遂溪县| 黄龙县| 三台县| 白银市| 延津县| 滕州市| 海淀区| 马关县| 邻水| 大田县| 普陀区| 平南县| 上林县| 云霄县| 郎溪县| 亳州市| 邢台县| 泸水县| 海南省| 新干县| 察哈| 渝北区| 苏尼特右旗| 无为县| 贵南县| 安吉县| 南岸区| 林芝县| 广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