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身說法
1957年5月,我在縣委農工部開完了財務工作座談會,16日本應回去,但因為第二天要給合陽中學應屆畢業的同學作報告,所以當晚便住在縣委范興兆處。
當時工業大發展,各項建設事業飛速發展,農村的知識青年一個個向往著到城市去,很多人不安心農業生產。縣委為了讓畢業的同學有回農村參加生產的思想準備,讓我于5月17日到合中校給同學們講我能安心農業生產的體會。
只要拋掉個人的利害打算,不怕吃苦,一切從人民的需要出發,那農村確實是需要人才的。只要刻苦努力,也一定會干出成績的。我自擔任農業社會計以來,一直參加集體生產勞動。1957年3月23日還拉來了隊里3條牛犢進行喂養,既當會計又當飼養員。當然,牲口主要還是靠女人趙菊蘭來喂養的。
(想起了邢燕子。邢燕子,女,河北寶坻人。1958年,17歲的邢燕子中學畢業后回鄉參加農業生產,成為全國“發憤圖強,扎根農村,大辦農業”的青年典型。她歷任中共河北省委委員、寶坻縣委副書記、天津市委書記、天津市委六屆政協副主席、天津市北郊區永新知青綜合場黨支部副書記。曾為中共九大至十三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5次見到毛澤東,13次見到周恩來。父親1949年“合陽簡師”畢業,便回鄉務農,屬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回鄉參加生產勞動的知識青年……)

1995年3月7日合陽中學寫信感謝侯永祿對母校編志工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