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圈正義:作為自由前提的信念
- 羅翔
- 1988字
- 2021-09-18 18:00:21
在自戀中攀登仇恨的高峰
五仁月餅好吃還是蛋黃月餅好吃?
國產片好看還是美國片好看?
北大好還是清華棒?
在網絡上, 只要你放置兩組看似對立的觀點, 人們很快就會“站隊”。
一開始只是溫和的斷言:
“五仁月餅好。”
“我喜歡吃蛋黃月餅。”
……
但很快語言就會變得激烈, 劍拔弩張, 一言不合, 立馬“開撕”。
“當然是國產片好。”
“美國片比國產片好一百倍。”
“美狗才看好萊塢。”
“土鱉才看國產片。”
……“北大好。”
“清華好。”
“北大的月亮都比清華圓。”
“呸! 清華的學渣都比北大的學霸強。”
……
如果有人超然一點, 很可能會受到兩派共同的指責。
“沒在清北讀過書, 別說話。”
“沒人把你當啞巴, 滾。”
人的本性喜好拉幫結派, 甚至不惜“互拉仇恨”, 其中的根源在于人的自戀。
當生命中缺乏一個終極的敬仰對象, 人就不可避免地會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 形成無法抑制的自戀。自戀讓人總是自覺優越: 或是出生的優越、種族的優越, 或是智力的優越、知識的優越, 或是財富的優越、階層的優越,或是地域的優越、口音的優越, 甚至是道德的優越、宗教的優越。正是這種自我的優越感使得人類沖突不斷。無論是儒家的“華夷之辨”, 清政府的“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 本質上都是人類自戀的產物。
自戀讓人很容易發現并放大他人的問題, 但卻很少會反思自己也犯著相同的問題。 “為什么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我們很容易記起近代史的屈辱與傷害, 但很少愿意思考我們曾經對外族, 甚至是同胞犯下的罪過。
自戀讓人執著于對他人的利用, 所有的人際交往都只是在滿足自我的需要。如果他人不再有利用價值, 人的“愛”也就會消失殆盡。因此, 我們很容易記住對他人的恩惠, 卻很容易忘記他人對自己的恩情。
自戀讓人缺乏安全感。人知道自己的有限, 無法主宰未來, 但自戀讓人靠不斷的自我提升來對抗對未來的焦慮。只不過不斷的自我成功帶來的卻是更大的不安全感, 以及對同類更深的敵意。人們總是在貪圖虛名, 互相嫉妒。在人的眼中, 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競爭對象, 沒有朋友, 只有敵人。
正是自戀, 讓人與人之間充滿著仇恨。仇恨帶來恐懼,恐懼又帶來更多的仇恨。
恐懼讓人選擇結盟, 盟友都是具有相同優越感的人, 如共同的出生地, 共同的種族, 共同的國別。 “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盟友們在對抗其他群體中獲得了短暫的安全, 并讓優越感得以強化, 通過對敵人的“同仇敵愾”深化了盟友的自我優越感。
然而, 這種安全極不穩定。一方面, 結盟會讓群體之間的沖突加大, 產生更大的仇恨; 另一方面, 人自戀與仇恨的天性也會在盟友內部形成新的派別、新的沖突、新的仇恨。一個仇恨異族的人, 也一定會在本族中分門別類, 造成爭端, 人的本性就是如此, 習慣拉幫結派, 彼此為敵。
仇恨是愛的缺失, 是一種無望的虛空, 唯有真正的愛可以填滿這種虛空。我們習慣了仇恨, 每天電視中充斥的“抗日神劇” “宮斗劇”不斷強化著這個我們對外對內的仇恨意識。人們根本不知何為“愛”。我們從小被教導的就是“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人所定義的“愛”與仇恨只是一線之隔, “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愛”在很多時候, 成為放縱、墮落與傷害的遮羞布。
有人說,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貧窮就是愛的缺乏。一個缺乏愛的人生活在自私自利的地獄中, 而一個充滿愛的人卻生活在天堂里。
因為自戀, 我們一貧如洗。
只有真正的愛才能讓人走出自戀。
但這并不容易, 因為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知道”和“做到”。
愛不是愛抽象的概念, 而是愛具體的人; 不是愛“人類”, 而是愛“人”。有許多偉大的知識分子都非常愛人類,但他們卻很難愛真正具體的人。有一個叫盧梭的人, 曾經寫過《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據說他一想到人類的苦難就會傷心落淚。但他卻把自己的五個孩子送往孤兒院。他太忙了, 忙著愛人類, 而沒有時間去愛具體的人。[4]
愛“人類”, 卻不愛具體的人是很多文人的通病。人類是抽象的, 并無具體的對象, 無須投入真心, 收放自如, 還可以為自己贏得道德上的優越感, 但具體的人總是有那么多的問題, 總是那么的不可愛。愛是要付出代價、恒久忍耐的。真正的愛永遠是對具體個人的愛。
有趣的是, 在生活中的很多環節, 我們好像都會碰到一些“對頭”。在學校中總有人和你不對付, 在單位里也有人老和你唱對臺戲, 這往往讓我們非常生氣。但在某種意義上, 這正是環境在訓練我們的愛心, 因為真正的愛往往都是對不可愛之人的愛。
可愛之人, 人皆愛之, 這種愛不過是自戀的一種表現形式。你欣賞他人的可愛之處, 你不過是把對自己的愛投放在他人的身上。然而, 只有當你在不可愛之人中看到值得愛的地方, 你才能慢慢地走出自戀。
有時看到別人對我的批評, 尤其是無理的指責, 我也非常生氣。但這個時候總有聲音在提醒我, 批評可以戳破人自戀的幻象, 給人虛榮的氣球放放氣, 讓人不至于飄到無邊的高處。在堅實的地面上, 人才能有真實的生活。
走出自戀, 走出仇恨, 成為一個真正富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