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調解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783字
- 2021-09-18 15:16:23
第二章 人民調解委員會
第七條 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性質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依法設立的調解民間糾紛的群眾性組織。
?理解與適用
在把握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性質時需要注意:
(1)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性組織。其本質是讓人民群眾組織起來,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是人民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組織形式。人民調解委員會的群眾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人民調解委員會是群眾自治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由村(居)民委員會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委員由群眾推選產生,人民調解委員會根據需要依照法定條件從群眾中聘任其他人民調解員。②人民調解的工作范圍是民間糾紛,主要是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涉及人身、財產權益的民事糾紛。③人民調解員與糾紛當事人地位平等。④人民調解不具有行政或司法等國家強制力的屬性。人民調解協議的履行,主要依靠人民調解的公信力以及道德、輿論的約束力,由當事人自覺履行。人民調解協議在未通過司法確認之前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
(2)新型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性質。本法附則規定了鄉鎮、街道以及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根據需要可以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設立人民調解委員會。這些新型的人民調解組織形式是近年來順應實踐的需要逐漸發展起來的,它們在本質上仍然是群眾性組織。
(3)人民調解委員會應當依法設立。具體包含以下幾層含義:①設立主體應當符合法律規定,主要包括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企業事業單位、鄉鎮、街道、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等;②相關工作制度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如調委會的產生方式、調解員的條件、調解不收費等;③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工作范圍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就是調解民間糾紛,不能調解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或者應當由專門機關管轄處理的糾紛案件。
?條文參見
《憲法》第111條;《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2條、第25條;《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第3條、第13條;《人民調解委員會組織條例》第2條;《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第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