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2325字
- 2021-09-18 15:11:19
第十條 禁止作為商標使用的標志
下列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
(一) 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勛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標志、所在地特定地點的名稱或者標志性建筑物的名稱、圖形相同的;
(二) 同外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軍旗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國政府同意的除外;
(三) 同政府間國際組織的名稱、旗幟、徽記等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該組織同意或者不易誤導公眾的除外;
(四) 與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經授權的除外;
(五) 同“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標志相同或者近似的;(六) 帶有民族歧視性的;
(七) 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的;
(八) 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有效。
?理解與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名稱,包括全稱、簡稱和縮寫。我國國家名稱的全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為中國、中華,英文簡稱或者縮寫為CN、CHN、P.R.C、CHINA、P.R.CHINA、PR OF CHINA。國旗是五星紅旗。國徽的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谷穗和齒輪。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軍旗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八一軍旗,軍旗為紅底,左上角綴金黃色五角星和“八一”兩字。軍徽包括陸軍軍徽、海軍軍徽和空軍軍徽。軍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勛章是國家有關部門授給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人或者組織的表示榮譽的證章。中央國家機關的名稱、標志包括所有中央國家機關名稱、標志。中央國家機關所在地特定地點或者標志性建筑物包括中南海、天安門、新華門、紫光閣、懷仁堂、人民大會堂等。
外國的國家名稱,包括中文和外文的全稱、簡稱和縮寫。國旗是指由國家正式規定的代表本國的旗幟。國徽是由國家正式規定的代表本國的標志。軍旗是國家正式規定的代表本國軍隊的旗幟。
政府間國際組織,是指由若干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為了特定目的通過條約或者協議建立的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聯盟、非洲統一組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名稱,包括全稱、簡稱或者縮寫。例如,聯合國的英文全稱為United Nations,縮寫為UN;歐洲聯盟的中文簡稱為歐盟,英文全稱為European Union,縮寫為EU。
官方標志、檢驗印記,是指官方機構用以表明其對商品質量、性能、成分、原料等實施控制、予以保證或者進行檢驗的標志或印記。表明實施控制、予以保證的官方標志、檢驗印記是政府履行職責,對所監管事項作出的認可和保證,具有國家公信力,不宜作為商標使用,否則,將對社會造成誤導,使這種公信力大打折扣。
“紅十字”標志是國際人道主義保護標志,是武裝力量醫療機構的特定標志,是紅十字會的專用標志。“紅新月”是阿拉伯國家和部分伊斯蘭國家紅新月會專用的、性質和功能與紅十字標志相同的標志。紅十字標志是白底紅十字;紅新月標志是向右彎曲或者向左彎曲的紅新月。根據有關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的國際條約的規定,“紅十字”、“紅新月”的名稱和標志不得用于與兩會宗旨無關的活動。
民族歧視性,是指商標的文字、圖形或者其他構成要素帶有對特定民族進行丑化、貶低或者其他不平等看待該民族的內容。
帶有欺騙性,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質量等特點或者產地產生誤認的標志,會誤導消費者,使其在錯誤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消費,其利益也就會由此受到損害。
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是指我國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規范以及在一定時期內社會上流行的良好風氣和習慣。所謂其他不良影響,是指商標的文字、圖形或者其他構成要素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的、負面的影響。
以下兩種地名,不得作為商標:
一是我國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不得作為商標。所謂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包括縣級的縣、自治縣、縣級市、市轄區;地級的市、自治州、地區、盟;省級的省、直轄市、自治區;兩個特別行政區即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的地名以我國民政部編輯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為準。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地名,包括全稱、簡稱以及縣級以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著名的旅游城市的拼音形式。
二是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所謂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是指我國公眾知曉的我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地名。外國地名包括全稱、簡稱、外文名稱和通用的中文譯名。
[地名可作為商標的例外情形]
根據《商標法》第10條第2款的規定,下列三種情形,地名可作為商標:一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所謂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是指地名作為詞匯具有確定含義且該含義強于作為地名的含義,不會誤導公眾。二是地名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的組成部分。三是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依法繼續有效。
?典型案例指引
1.華盛頓某委員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異議復審裁定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07〕高行終字第107號)
案件適用要點:《商標法》第10條第2款規定但書條款中的“其他含義”,應理解為其不僅要求該地名具有地名之外的其他含義,亦要求該其他含義強于地名含義。構成商標的某一詞語可能具有多重含義,但相關公眾對商標含義的理解應以其首要的、最常見的含義為準。
2.浙江某服飾集團有限公司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商標行政糾紛上訴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判決書〔2007〕高行終字第15號)
案件適用要點:《商標法》第10條第1款第(八)項規定中的“不良影響”,一般是指商標的文字、圖形或者其他構成要素對我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等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產生消極的、負面的影響。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含草案說明)(2018年版)
- 法治社會(依法治國研究系列)
- 人格權基本問題論綱
- 最新刑事訴訟法配套規定(附新舊對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附配套規定(2014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2014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典:注釋法典(2012年版)
- 中國不動產法研究:《民法典》物權編的理解與適用(2020年第2輯·總第22輯)
- 新編常用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全書(2015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3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注解與配套(第三版)
- 家事法研究(2018年卷/總第14卷)
-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家庭法典:注釋法典(2014年版)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理解與適用
- 人格權法(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