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922字
- 2021-09-18 14:58:06
第十八條 一般地域管轄和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理解與適用
[一般地域管轄]
地域管轄是根據人民法院的轄區來劃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審判權。級別管轄解決的是案件由哪一級法院管轄,而地域管轄是進一步解決同級法院之間,特別是基層人民法院之間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權限。“原告就被告”是行政訴訟地域管轄的一般原則,經復議的案件,也適用這一原則。這樣的制度設計主要是便于法院審查,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時調查、取證、執行主要在行政機關的所在地進行,由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有利于審判。同時,能夠避免行政機關異地奔波應訴,降低行政成本。大多數情況下,原告的居住地與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的所在地都同屬于一個行政區域,由該轄區的人民法院管轄,也不會使原告負擔過重。當然,由被訴行政機關所在地管轄也存在一些弊端,司法轄區與行政轄區合一,法院的財政供給受同級行政機關的控制,在現實中造成了一些地方保護主義。
經復議的案件,無論復議機關改變還是維持原行政行為,既可以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由當事人自行選擇。這是地域管轄的特殊規定,賦予了當事人對管轄的選擇權。根據第21條規定,兩個以上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情況下,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原告向兩個以上法院都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這樣規定也體現了對原告權利的保護,方便當事人。
[法院跨區域管轄案件]
地方保護和行政干預,是行政訴訟制度運行不暢、行政審判困難重重的重要原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各地法院在管轄方面作了多方嘗試,但無論是提級管轄,還是異地交叉管轄和相對集中管轄,探索的道路喜憂參半。2014年行政訴訟法修改,除了在適當擴大中級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的范圍、增加請求上級法院指定管轄規定的同時,還增加規定:經最高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條文參見
本法第2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