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實用版)(2018年版)
- 中國法制出版社
- 474字
- 2021-09-18 14:58:04
第九條 本民族語言文字原則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
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理解與適用
[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
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原則,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
1.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不論是作為當事人還是作為其他訴訟參與人,各民族公民都有權用本民族的語言文字參加訴訟活動,包括用本民族的語言回答審判人員的詢問,在法庭上發表意見,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書寫起訴書、證人證言等。
2.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
3.使用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發布法律文書。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發布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開庭通知及其他訴訟文書,應當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進行發布。
條文參見
《憲法》第139條;《人民法院組織法》第6條;《民事訴訟法》第11條;《刑事訴訟法》第9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