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憲法(2017—2018)
- 教學法規中心
- 21981字
- 2021-09-28 12:36:46
第三章 國家機構
第一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五十七條 【全國人大的性質及常設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司考真題
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下列哪一選項是不正確的?( )(2011/1/24)[39]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現了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原則
B.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D.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對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負責,并接受其監督
第五十八條 【國家立法權的行使主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相關規定
《立法法》第7條
第五十九條 【全國人大代表的組成及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第六十條 【全國人大的任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的兩個月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如果遇到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在非常情況結束后一年內,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組織法》第39條
第六十一條 【全國人大的會議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關聯精選
代表的工作
《代表法》[40]
第7條 代表應當按時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代表因健康等特殊原因不能出席會議的,應當按照規定請假。
代表在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前,應當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為會議期間執行代表職務做好準備。
第8條 代表參加大會全體會議、代表團全體會議、小組會議,審議列入會議議程的各項議案和報告。
代表可以被推選或者受邀請列席主席團會議、專門委員會會議,發表意見。
代表應當圍繞會議議題發表意見,遵守議事規則。
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組織法》第4條、第6條
第六十二條 【全國人大的職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九)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審查和批準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二)批準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關聯精選
1.全國人大議案的提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第21條 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列入會議議程。
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并將主席團通過的關于議案處理意見的報告印發會議。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代表聯名或者代表團提出的議案,可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舉行前提出。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立法權限
《立法法》
第7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3.只能制定法律的事項
《立法法》
第8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征收、征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制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可以授權立法的事項
《立法法》
第9條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司考真題
1.關于全國人大職權,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2010/1/64)[41]
A.選舉國家主席、副主席
B.選舉國務院總理、副總理
C.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D.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與建置
2.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必然要求。根據《憲法》規定,對于“憲法法律至上”中“法律”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11/1/20)[42]
A.是指具有法的一般特征的規范性文件
B.是指全國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
C.是指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
D.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
3.關于我國憲法修改,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14/1/22)[43]
A.我國修憲實踐中既有對憲法的部分修改,也有對憲法的全面修改
B.經十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可以啟動憲法修改程序
C.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法定的修憲主體
D.憲法修正案是我國憲法規定的憲法修改方式
4.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關于全國人大代表的權利,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16/1/64)[44]
A.享有絕對的言論自由
B.有權參加決定國務院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的人選
C.非經全國人大主席團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許可,一律不受逮捕或者行政拘留
D.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相關規定
《代表法》第19~30條
第六十三條 【全國人大的罷免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下列人員: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二)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五)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組織法》第15條
第六十四條 【憲法的修改及法律的通過】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司考真題
憲法修改是指有權機關依照一定的程序變更憲法內容的行為。關于憲法的修改,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2016/1/93)[45]
A.凡憲法規范與社會生活發生沖突時,必須進行憲法修改
B.我國憲法的修改可由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提議
C.憲法修正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公布施行
D.我國1988年《憲法修正案》規定,土地的使用權可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轉讓
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組織法》第12條
第六十五條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組成及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委員長,
副委員長若干人,
秘書長,
委員若干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中,應當有適當名額的少數民族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并有權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關聯精選
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
《選舉法》
第11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三百五十名,省、自治區每十五萬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直轄市每二萬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一千名;
(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二百四十名,每二萬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過一千萬的,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六百五十名;
(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過一百六十五萬的,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萬的,代表總名額可以少于一百二十名;
(四)鄉、民族鄉、鎮的代表名額基數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總名額可以少于四十名。
按照前款規定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基數與按人口數增加的代表數相加,即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總名額。
自治區、聚居的少數民族多的省,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百分之五。聚居的少數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縣、自治縣、鄉、民族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百分之五。
第15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解放軍選舉產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不超過三千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應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另行規定。
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組織法》第23條;《選舉法》第17條、第18條
第六十六條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任期】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它行使職權到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常務委員會為止。
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第六十七條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四)解釋法律;
(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
(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十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
(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并且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
(十三)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
(十四)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準和廢除;
(十五)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
(十六)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
(十七)決定特赦;
(十八)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布;
(十九)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
(二十)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
(二十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關聯精選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權限
《立法法》
第7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授權立法的事項
《立法法》
第9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司考真題
1.根據我國憲法規定關于決定特赦,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7/1/15)[46]
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決定特赦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特赦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特赦
D.決定特赦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的專有職權
2.根據我國《憲法》的規定,關于動員和緊急狀態的決定權,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08/1/62)[47]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全國總動員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決定全國進入緊急狀態
C.國務院有權決定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進入緊急狀態
D.國務院有權決定局部動員
第六十八條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工作分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副委員長、秘書長協助委員長工作。
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
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組織法》第25條、第29條
第六十九條 【全國人大與其常委會的關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組織法》第34條
第七十條 【全國人大的專門委員會及其職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
對比記憶
地方人大專門委員會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48]
第30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需要,可以設法制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的人民代表大會根據需要,可以設法制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領導;在大會閉會期間,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
各專門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和委員的人選,由主席團在代表中提名,大會通過。在大會閉會期間,常務委員會可以任免專門委員會的個別副主任委員和部分委員,由主任會議提名,常務委員會會議通過。
各專門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對屬于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同本委員會有關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提出建議。
司考真題
根據《憲法》規定,關于全國人大的專門委員會,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13/1/26)[49]
A.各專門委員會在其職權范圍內所作決議,具有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所作決定的效力
B.各專門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任命
C.關于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的任期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任期相同
D.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領導專門委員會的工作
第七十一條 【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關于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并且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
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的時候,一切有關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都有義務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第七十二條 【提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分別提出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
關聯精選
1.屬于全國人大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的提出主體
《全國人大組織法》
第9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交各代表團審議,或者并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由主席團審議決定提交大會表決。
第10條 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大會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
2.屬于全國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的提出主體
《全國人大組織法》
第32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3.屬于地方各級人大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的提出主體
《地方組織法》
第18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各專門委員會、本級人民政府,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于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提交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或者并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由主席團審議決定提交大會表決。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十人以上聯名,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五人以上聯名,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提出屬于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大會議程的意見,再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大會議程。
列入會議議程的議案,在交付大會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經主席團同意,會議對該項議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4.屬于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的提出主體
《地方組織法》
第46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三人以上聯名,可以向本級常務委員會提出屬于常務委員會職權范圍內的議案,由主任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第七十三條 【質詢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常務委員會開會期間,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提出對國務院或者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受質詢的機關必須負責答復。
關聯精選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質詢案的提出主體
《全國人大組織法》
第16條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書面提出對國務院和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由主席團決定交受質詢機關書面答復,或者由受質詢機關的領導人在主席團會議上或者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會議上或者有關的代表團會議上口頭答復。在主席團會議或者專門委員會會議上答復的,提質詢案的代表團團長或者提質詢案的代表可以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2.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質詢案的提出主體
《全國人大組織法》
第33條 在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對國務院和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交受質詢機關書面答復,或者由受質詢機關的領導人在常務委員會會議上或者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會議上口頭答復。在專門委員會會議上答復的,提質詢案的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可以出席會議,發表意見。
3.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質詢案的提出主體
《地方組織法》
第28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代表十人以上聯名可以書面提出對本級人民政府和它所屬各工作部門以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質詢案。質詢案必須寫明質詢對象、質詢的問題和內容。
質詢案由主席團決定交由受質詢機關在主席團會議、大會全體會議或者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會議上口頭答復,或者由受質詢機關書面答復。在主席團會議或者專門委員會會議上答復的,提質詢案的代表有權列席會議,發表意見;主席團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將答復質詢案的情況報告印發會議。
質詢案以口頭答復的,應當由受質詢機關的負責人到會答復;質詢案以書面答復的,應當由受質詢機關的負責人簽署,由主席團印發會議或者印發提質詢案的代表。
4.縣級以上地方人大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質詢案的提出主體
《地方組織法》
第47條 在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三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對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質詢案。質詢案必須寫明質詢對象、質詢的問題和內容。
質詢案由主任會議決定交由受質詢機關在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上或者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會議上口頭答復,或者由受質詢機關書面答復。在專門委員會會議上答復的,提質詢案的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列席會議,發表意見;主任會議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將答復質詢案的情況報告印發會議。
質詢案以口頭答復的,應當由受質詢機關的負責人到會答復;質詢案以書面答復的,應當由受質詢機關的負責人簽署,由主任會議印發會議或者印發提質詢案的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第七十四條 【司法豁免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
關聯精選
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司法豁免權
《全國人大組織法》
第44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上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決議的遵守和執行;
(二)領導或者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三)召集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四)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環境和資源保護、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項;
(五)根據本級人民政府的建議,決定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的部分變更;
(六)監督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聯系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理人民群眾對上述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申訴和意見;
(七)撤銷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不適當的決議;
(八)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九)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決定副省長、自治區副主席、副市長、副州長、副縣長、副區長的個別任免;在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州長、縣長、區長和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因故不能擔任職務的時候,從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副職領導人員中決定代理的人選;決定代理檢察長,須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十)根據省長、自治區主席、市長、州長、縣長、區長的提名,決定本級人民政府秘書長、廳長、局長、委員會主任、科長的任免,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十一)按照人民法院組織法和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規定,任免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任免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批準任免下一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根據主任會議的提名,決定在省、自治區內按地區設立的和在直轄市內設立的中級人民法院院長的任免,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名,決定人民檢察院分院檢察長的任免;
(十二)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決定撤銷個別副省長、自治區副主席、副市長、副州長、副縣長、副區長的職務;決定撤銷由它任命的本級人民政府其他組成人員和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分院檢察長的職務;
(十三)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出缺的代表和罷免個別代表;
(十四)決定授予地方的榮譽稱號。
2.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司法豁免權
《地方組織法》
第35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許可,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如果因為是現行犯被拘留,執行拘留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向該級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或者常務委員會報告。
第七十五條 【言論、表決豁免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相關規定
《全國人大組織法》第43條;《地方組織法》第34條
第七十六條 【全國人大代表的義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必須模范地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并且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同原選舉單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
第七十七條 【對全國人大代表的監督和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原選舉單位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免本單位選出的代表。
關聯精選
1.對全國人大代表的罷免程序及條件
《全國人大組織法》
第45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原選舉單位有權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
罷免全國人大代表,須經原選舉單位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經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可以罷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個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被罷免的代表可以出席上述會議或者書面申訴意見。
罷免代表的決議,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對地方人大代表的罷免
《憲法》
第102條 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選民的監督。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單位和選民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免由他們選出的代表。
3.對地方人大代表的罷免程序及條件
《地方組織法》
第38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選民的監督。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單位和選民有權隨時罷免自己選出的代表。代表的罷免必須由原選舉單位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過,或者由原選區以選民的過半數通過。
第七十八條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織和工作程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織和工作程序由法律規定。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第七十九條 【主席、副主席的選舉及任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四十五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第八十條 【主席的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布法律,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授予國家的勛章和榮譽稱號,發布特赦令,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宣布戰爭狀態,發布動員令。
司考真題
根據我國現行憲法規定,擔任下列哪一職務的人員,應由國家主席根據全國人大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予以任免?( )(2005/1/10)[50]
A.國家副主席
B.國家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
D.國務院副總理
相關規定
《立法法》第25條
第八十一條 【主席的外交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國事活動,接受外國使節;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批準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
司考真題
根據《憲法》和《組織法》的規定,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2011/1/86)[51]
A.地方各級人大代表非經本級人大主席團許可,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本級人大常委會許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審判
B.鄉、民族鄉、鎮的人大主席、副主席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的職務
C.審計機關依照法律獨立行使審計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D.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進行國事活動
第八十二條 【副主席的職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協助主席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受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職權。
第八十三條 【主席、副主席的換屆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行使職權到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主席、副主席就職為止。
第八十四條 【主席、副主席的缺位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副主席繼任主席的職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補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時候,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補選;在補選以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暫時代理主席職位。
第三節 國 務 院
第八十五條 【國務院的性質、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第八十六條 【國務院的組成】國務院由下列人員組成:
總理,
副總理若干人,
國務委員若干人,
各部部長,
各委員會主任,
審計長,
秘書長。
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
國務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司考真題
1.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下列哪些人員是國務院組成人員?()(2008/1/65)[52]
A.外交部副部長
B.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C.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D.審計署審計長
2.根據《憲法》規定,關于國務院的說法,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10/1/61)[53]
A.國務院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
B.國務院常務會議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
C.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D.國務院依法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相關規定
《國務院組織法》第2條
第八十七條 【國務院的任期】國務院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第八十八條 【國務院的工作分工】總理領導國務院的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
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常務會議。
總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國務院全體會議。
相關規定
《國務院組織法》第4條、第5條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的職權】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并且領導不屬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監察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準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關聯精選
1.國務院改變或撤銷法規的權限
《立法法》
第97條 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權限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和批準的不適當的地方性法規;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六)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下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七)授權機關有權撤銷被授權機關制定的超越授權范圍或者違背授權目的的法規,必要時可以撤銷授權。
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授權國務院的事項
《立法法》
第9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外。
3.國務院各部、委變更的程序
《國務院組織法》
第8條 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設立、撤銷或者合并,經總理提出,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
司考真題
1.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某市擬將所管轄的一個縣變為市轄區。根據憲法規定,上述改變應由下列哪一機關批準?( )(2007/1/17)[54]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國務院
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根據《憲法》規定,關于行政建置和行政區劃,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2014/1/96)[55]
A.全國人大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置
B.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
C.國務院批準自治州、自治縣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D.省、直轄市、地級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第九十條 【各部、委首長負責制】國務院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負責本部門的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委務會議,討論決定本部門工作的重大問題。
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內,發布命令、指示和規章。
相關規定
《立法法》第80條、81條、82條;《國務院組織法》第9條、第10條
第九十一條 【審計機關】國務院設立審計機關,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
審計機關在國務院總理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九十二條 【國務院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關系】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司考真題
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09/1/65)[56]
A.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
B.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
D.中央軍事委員會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第四節 中央軍事委員會
第九十三條 【中央軍委的組成、職責與任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
中央軍事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主席,
副主席若干人,
委員若干人。
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
中央軍事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司考真題
1.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關于國家機構,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14/1/60)[57]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
B.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
C.地方各級審計機關依法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
D.市轄區的政府經本級人大批準可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作為派出機關
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關于中央軍事委員會,下列哪一表述是錯誤的?( )(2015/1/26)[58]
A.實行主席負責制
B.每屆任期與全國人大相同
C.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
D.副主席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
第九十四條 【中央軍委向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第五節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第九十五條 【地方人大及政府的設置和組織】省、直轄市、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設立自治機關。自治機關的組織和工作根據憲法第三章第五節、第六節規定的基本原則由法律規定。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1條、第3條;《民族區域自治法》第3條、第4條
第九十六條 【地方人大的性質及常委會的設置】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2條、第4條
第九十七條 【地方人大代表的選舉】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5條;《選舉法》第7條、第9~14條
第九十八條 【地方人大的任期】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6條
第九十九條 【地方人大的職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的遵守和執行;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通過和發布決議,審查和決定地方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公共事業建設的計劃。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準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以及它們的執行情況的報告;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司考真題
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從事下列哪些行為?( )(2007/1/19)[59]
A.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B.制定具有民族特點的政府規章
C.自行確定經濟社會發展政策
D.采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第一百條 【地方性法規的制定】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相關規定
《立法法》第72~79條;《地方組織法》第7條
第一百零一條 【地方人大的選舉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分別選舉并且有權罷免本級人民政府的省長和副省長、市長和副市長、縣長和副縣長、區長和副區長、鄉長和副鄉長、鎮長和副鎮長。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并且有權罷免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選出或者罷免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上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
司考真題
根據我國《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下列選項中某市市長的哪些意見是錯誤的?( )(2006/1/60)[60]
A.某縣為了大力發展科技,請市政府選派1名博士來掛職擔任科技副縣長。有人提出,副縣長應通過人大選舉。市長答復:縣長需要通過選舉產生,而副縣長可以由上級委派
B.某縣剛被確定為民族自治區,市長指示:根據《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縣法院和縣檢察院的院長和檢察長應當更換為自治民族的公民
C.某縣地域寬廣,為了便于經濟建設和行政管理,縣政府請示市政府擬設立5個區公所,分別管轄所屬的30余個鄉鎮。市長答復:此事經縣人大以通過即可
D.市長指示:為了提高村民委員會整體素質,市里抽調一批應屆高校畢業生擔任村民委員會主任或副主任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8條、第9條
第一百零二條 【對地方人大代表的監督和罷免】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選民的監督。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單位和選民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罷免由他們選出的代表。
第一百零三條 【地方人大常委會的組成、地位及產生】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員若干人組成,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并有權罷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40、41條
第一百零四條 【地方人大常委會的職權】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項;監督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撤銷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不適當的決議;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決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罷免和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個別代表。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44條
第一百零五條 【地方政府的性質、地位及其負責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省長、市長、縣長、區長、鄉長、鎮長負責制。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54條
第一百零六條 【地方政府的任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每屆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58條
第一百零七條 【地方政府的職權】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發布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工作人員。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
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第一百零八條 【地方政府內部及各級政府之間的關系】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
第一百零九條 【地方政府審計機關的地位和職權】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地方各級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
司考真題
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下列有關審計機關的表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2004/1/8)[61]
A.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
B.國務院審計機關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政收支進行審計監督
C.國務院審計機關在國務院總理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D.地方各級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對同級人民政府負責
第一百一十條 【地方政府與同級人大、上級政府的關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并報告工作。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都服從國務院。
相關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55條
第一百一十一條 【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系由法律規定。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并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關聯精選
村民委員會的選舉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第11條 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
第12條 村民委員會的選舉,由村民選舉委員會主持。
村民選舉委員會由主任和委員組成,由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或者各村民小組會議推選產生。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被提名為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應當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
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退出村民選舉委員會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選結果依次遞補,也可以另行推選。
司考真題
某村村委會未經村民會議討論,制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方案,侵害了村民的合法權益,引發了村民的強烈不滿。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規定,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確的?( )(2015/1/64)[62]
A.村民會議有權撤銷該方案B.由該村所在地的鄉鎮級政府責令改正
C.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請法院予以撤銷
D.村民代表可以就此聯名提出罷免村委會成員的要求
相關規定
《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11~12條
第六節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第一百一十二條 【民族自治機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15條
第一百一十三條 【自治地方的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組成】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也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應當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16條
第一百一十四條 【自治地方的政府首長的人選】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17條
第一百一十五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機關行使憲法第三章第五節規定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政策。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4條
第一百一十六條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關聯精選
1.民族自治立法的具體權限
《立法法》
第75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后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2.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公布
《立法法》
第79條 地方性法規、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公布后,及時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中國人大網、本地方人民代表大會網站以及在本行政區域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
在常務委員會公報上刊登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文本為標準文本。
3.自治機關行使的權限
《民族區域自治法》
第4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行使憲法第三章第五節規定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依照憲法和本法以及其他法律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根據本地方的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政策。
自治州的自治機關行使下設區、縣的市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行使自治權。
司考真題
2015年10月,某自治州
人大常委會出臺了一部《關于加強本州濕地保護與利用
的決定》。關于該法律文件的表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16/1/27)[63]
A.由該自治州州長簽署命令予以公布
B.可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C.該自治州所屬的省的省級人大常委會應對該《決定》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D.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相關規定
《立法法》第75條;《民族區域自治法》第19條
第一百一十七條 【財政自治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有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凡是依照國家財政體制屬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安排使用。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32條
第一百一十八條 【地方性經濟的自主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
國家在民族自治地方開發資源、建設企業的時候,應當照顧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25條、第26條
第一百一十九條 【地方文化事業的自主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保護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遺產,發展和繁榮民族文化。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36~41條
第一百二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安部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地的實際需要,經國務院批準,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24條
第一百二十一條 【自治機關的公務語言】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21條
第一百二十二條 【國家對民族自治地方的幫助、扶持】國家從財政、物資、技術等方面幫助各少數民族加速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事業。
國家幫助民族自治地方從當地民族中大量培養各級干部、各種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55~72條
第七節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第一百二十三條 【審判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第一百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的級別、組織和任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人民法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司考真題
關于專門人民法院,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2009/1/18)[64]
A.專門人民法院是設在特定部門或針對特定案件而設立,受理與設立部門相關的專業性案件的法院
B.軍事法院負責審判軍事人
員犯罪的刑事案件,軍事
法院的基層法院設在師級C.海事法院判決和裁定的上
訴案件,由最高法院管轄D.鐵路運輸法院、森林法院
只設基層法院
第一百二十五條 【審判公開原則和辯護原則】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第一百二十六條 【審判權獨立】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二十七條 【各級審判機關間的關系】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第一百二十八條 【法院與人大的關系】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第一百二十九條 【法律監督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第一百三十條 【檢察院的級別、組織和任期】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人民檢察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三十一條 【檢察權獨立】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三十二條 【檢察機關間的關系】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
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第一百三十三條 【檢察院與人大的關系】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人民檢察院負責。
司考真題
根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關于國家機關組織和職權,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2013/1/90)[65]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憲法、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B.國務院依照法律規定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范圍內部分地區進入緊急狀態
C.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在必要的時候,經國務院批準,可以設立若干派出機構
D.地方各級檢察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檢察院負責
第一百三十四條 【訴訟語言】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對于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理;起訴書、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書應當根據實際需要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文字。
相關規定
《民族區域自治法》第21條、第47條
第一百三十五條 【司法機關間的分工與制約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