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深入推進警務改革的主要舉措

深化警務改革,光有立場和態度不行,光有總體思路和指導原則也不行,必須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拿出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民意引領,從經濟社會發展最為迫切需要的節點抓起;必須圍繞警務現代化建設的目標要求,從制約警務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改起,切實突出警務改革的針對性。近年來,蘇州市公安局積極貫徹落實蘇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部署要求,結合自身實際,落實各項重點改革工作,以蘇州警務改革助推全面深化改革大局。

(一)建立健全與大數據應用相匹配的警務機制

當前,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將是未來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推動社會治理方式轉變的重要動力之一。以大數據、云計算為代表的信息科技正給社會治理特別是公安工作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推動公安機關戰斗力生成模式的轉變,而且為破解各類警務難題提供有力支撐。建立健全與大數據應用相匹配的警務機制,加強對海量信息的掌控,實現基礎信息采集、錄入、分析、應用的一體化,提高基礎信息化水平,是警務改革的重中之重。一是要優化警務結構。科學合理的警務布局,是建設應用大數據的重要前提。2009年,蘇州市公安局制定并實施了做優機關、做強專業隊、做實派出所、做精社區警務的“四做”警務發展策略,通過進一步明晰專業隊與派出所、機關與實戰部門的職責任務及功能定位,優化警務資源擺布,提升警隊整體工作效能。比如,在反恐方面,不單純依靠將警力壓向街面,而是更加注重以基礎信息采集、情報信息研判和大數據分析等工作提升反恐能力。在打擊犯罪方面,不是將人力、裝備集中在基層派出所,由派出所承擔打處任務,而是通過做強專業隊,依托情報分析、技術支撐、深度經營的方法,實現精準打擊,提升打擊犯罪能力。2008年以來,全市違法犯罪警情“六連降”,六年下降三成,路面“兩搶”案件下降69.1%;打處效能“六連升”,人均打處數保持全省前茅。因此,加強公安大數據建設應用,首先要深化“四做”警務發展策略。要進一步做優機關,切實提高機關的指導、服務、保障、實戰能力;要進一步做強專業隊,積極探索大數據時代提高專業攻堅能力的方式方法;要進一步做實基層基礎,切實把基礎防范、基礎管理與基礎信息采錄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基礎管理的過程就是基礎信息采集的過程,就是數據錄入匯聚的過程,就是基礎防范的過程,實現基礎管理、基礎防范、基礎信息采集的同步運行、無縫銜接,為大數據實戰應用、提升實戰效能提供基礎保障。二是要加快推進大數據應用重點項目建設。大數據應用除了要有大量的基礎信息、基礎數據作為支撐以外,更為關鍵是數據加工分析、實戰應用,要從海量數據中快速“提純”出有價值的信息,指導實戰。從2013年開始,蘇州公安正式啟動了“大數據”“云計算”建設應用,加強與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第三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對接,積極引入大數據、云計算技術,并將其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加快數據中心建設,加快研發智能運算模型,提高數據自動關聯比對能力,向科技、向情報要警力要戰斗力,加快轉變公安機關戰斗力生成模式。比如,自主研發了“蜻蜓系統”,應用于車型綜合檢索、大貨車上高架預警、假牌套牌預警和車輛特征檢索等領域。再比如,探索建立了“犯罪預測系統”,綜合人口、地理、天氣等數據構建算法模型,預測轄區內未來犯罪案件發生的概率分布,進而引導區域警力擺布和巡防重點。下一步,要加大“蜻蜓系統”“犯罪預測系統”等大數據智能模型的研發推廣力度;要加快推進以人像識別為重點的圖像識別比對技術建設,為警務實戰提供新的“殺手锏”;要持續深入推進人口基礎信息庫建設,盡可能為公安大數據應用提供支撐。三是要健全與大數據相匹配的實戰機制。機制的建設與應用是深化警務改革的重要內容。要采用信息化匹配相應機制的做法,積極構建與大數據相關的警務實戰機制,提升警務實戰化的效能和水平。要健全完善情報信息收集機制,以大量及時、準確的數據信息支撐大數據建設運用。要健全情報研判機制,依托市局、縣(分)局、派出所三級綜合研判及兩級專業研判上下聯動、錯位互補的整體研判機制,構建智能分析與人工研判相結合的情報分析體系,為大數據應用提供更加鮮活、準確的情報資源。要健全完善合成作戰機制,緊緊抓住大數據瞬時化的特點,打破各警種部門各自為戰的傳統,提升對大要案、重大警情事件的合成處置、快速處置能力。要建立更為嚴格的信息安全保護機制,堅決避免泄露公民個人信息,損害公民隱私權。

(二)扎實推進法治公安建設

必須積極適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形勢,緊緊圍繞建設法治公安目標,以推進公安法律法規建設、完善公安執法制度機制、深化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等為重點,不斷提升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來維護社會平安穩定的能力水平。一是要進一步強化法治思維、法治意識。要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切實提升運用法治方式破解社會治理難題的能力,真正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要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處置群體性事件。群體性事件發生前,依法參與重大風險評估;依法收集情報信息,為后續處置提供情報支持。特別是加強對涉事群眾的法治教育,引導當事人依法理性維權,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群體性事件發生后,堅決依法處置,堅決防止矛盾擴大蔓延。同時,加強證據收集固定,為后續依法處理打下基礎。群體性事件處置時,堅持依法區別對待,對于違法行為一律嚴肅處理,絕不姑息;對于案事件參與人,視主觀惡性、情節輕重區別處理,從輕處理。二是要進一步強化過程控制。要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強化執法過程控制,進一步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2012年開始,蘇州市公安局大力推進警務流程再造,通過加強對關鍵節點的控制和考核,對24個流程項目400多個關鍵控制環節的信息化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實現警務執法過程網上錄入、網上流轉、全程監督,有效提高規范執法的水平。三年來蘇州公安信訪總量下降43%。三是要進一步提升規范執法能力。要通過不斷強化全警執法教育培訓,切實提高全體民警學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要通過不斷完善執法服務機制,及時發現問題、提供辦案指導,幫助基層提高執法辦案水平。同時,要健全執法崗位責任制、執法過錯追究制和執法質量終身負責制,切實加大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力度,不斷增強民警的程序意識、證據意識和責任意識,形成倒逼規范執法的長效機制。

(三)加快推進公安行政服務管理改革

公安機關在政府職能轉變中,承擔著優化行政服務、加強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務,必須加快推進公安行政服務管理改革。一方面,要簡政放權、便民利民。要通過簡化審批程序、前移服務窗口、拓展網上服務功能、創新服務舉措,不斷提升公安機關行政服務管理效能。蘇州公安率先在全省推進“網上公安”建設,將347項行政服務事項上線運行,其中301個事項足不出戶即可辦結。當前,網上公安每月網上辦事20余萬件,群眾網上辦事滿意率達99%以上。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強監管,做到“依法、有效、盡責”。轉變政府職能,要求減少對市場的干預,但這并不是意味著公安機關的管理任務減輕了,相反是對公安的管理要求提高了、更嚴了。要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公共安全監管壓力大、責任重的嚴峻形勢,扎實做好軌道交通、重點單位、重點場所以及重點部位等公共安全監管工作。“依法”是要認真梳理職責任務,梳理出公安機關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明確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承擔哪些責任、有哪些要求,真正做到責任權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同時,要按照職責權限,嚴格依法依規,認真組織開展安全檢查,排查整改問題隱患。“有效”是要充分運用“科技加機制”的辦法,努力實現安全監管的全天候運行,有效彌補警力不足問題。比如,對企業消防管理、旅館場所管理等,通過安裝監控甚至物聯網感應設備的辦法,實現24小時實時監督。面對面廣量大的安全監管任務,區分重點、有的放矢,根據風險等級確定不同的上門檢查周期,落實不同的監督舉措。“盡責”是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一級抓一級,嚴格落實管理責任,切實做到“誰不盡責,誰就被追責”。對發現的問題,立即責令當事企業整改,緊盯不放。此外,通過嚴格監管、嚴格執法,依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切實減輕公安機關的監管壓力。

(四)全面提升社會治安掌控力

必須清醒認識、深入分析當前的社會治安形勢和發展動態,總結汲取應對處置各類重大事件、案件的經驗教訓,加強資源整合,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努力做到打擊更加有力、防范更加嚴密、應對更加有效。一是要健全完善快速高效的聯合指揮機制。無論是執法辦案、打擊犯罪,還是應急處突、反恐維穩,要爭取在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在第一時間控制事態,確保成本最低、代價最小、效果最好。2013年5月,蘇州市公安局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市、縣兩級應急處置聯合指揮機制,特警、反恐、刑警等專業警種進駐指揮中心,集中辦公、常態化運作,聯合應對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大大提升了維護平安穩定的能力。聯合指揮機制運行以來,預警預防各類不安定因素295起,指揮處置各類突發事件643起。下一步,要不斷優化聯合指揮機制,進一步增強統籌協調、應急處置及合成作戰的能力,切實將市局聯合指揮部打造成為全局的指揮中心、情報中心、聯動中心和服務中心,第一時間響應基層單位的服務請求,提高協調處置和應急處突能力。二是要健全完善科學靈活的勤務運作模式。必須堅持應急與常態相結合,進一步優化警力配置、改進勤務模式,切實加強對社會治安的全方位、全時空、全天候防控。比如,蘇州市公安局加快推進城市巡邏體制改造提升工程,不僅加強了巡邏力量,增配了50多輛巡邏車輛,而且健全完善了巡防機制,形成以巡特警力量為主力,以派出所巡防為基礎,以武警支援力量、警輔以及義警為補充的大巡防警力布局,構筑起情報主導、警種協同、區域聯動的全天候路面巡防網絡,有效提升了駕馭動態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2014年以來,路面搶奪、搶劫警情分別同比下降了11%和28%。三是要健全完善支撐有力的群防群治體系。必須積極探索市場經濟條件下、動態社會環境下的群防群治新形式,更廣泛借助群眾力量,提升社會治安掌控能力。比如,蘇州市公安局在全國率先組織開展了義警隊伍建設,組織居民群眾廣泛參與治安防控、糾紛調解、便民服務等工作,并依托科技信息化手段,在全市范圍內招錄和統一管理義警,目前隊伍已擴大至2.3萬人,有效緩解了人少事多、警力不足的問題。

(五)加強警營生態體系建設

面對當前警務壓力越來越大、規范要求越來越嚴、警隊思想越來越多元的實際,公安機關必須進一步加強隊伍正規化建設,為公安工作提供堅實的隊伍保障。早在2011年,蘇州市公安局就提出了“警營生態建設”,通過充分尊重民警主體地位,營造以“民主和諧、積極向上、風清氣正、真抓實干”為主要特征的良好警營生態,讓民警切身感受人性化關懷,有效激發了民警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一是要優化警力資源配置。要主動順應警務運行模式信息化、合成化趨勢,努力在職數不減的前提下,積極推動警種部門職能歸并、機構精簡、資源整合,提升警務效能。同時,要按照挖潛增效原則,認真調研警力配置情況,研究優化警力配置的方案,盡快出臺民警交流輪崗實施辦法,努力盤活現有的警力資源。二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根據新修訂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精神,加快完善干部選拔制度,優化選拔任用方式和程序,不斷提高選人用人的科學性。要深入研究分析干部隊伍結構,加大對年輕干部的培養力度,逐步形成合理的干部梯隊。要探索建立包括領導點評、班子互評、下級測評在內的“三方評價”制度,加強對干部的日常考核考察。三是要加強隊伍保障激勵。要建立健全“注重積累、分級宣傳、梯度推出”的先進典型培育宣傳機制,確立不同層級的先進典型候選人梯隊;要進一步完善大病特困基金救助制度,不斷提高因病致困、因公致殘、因公犧牲民警的救助標準,努力為困難民警分憂解難。要探索建立“健康工程”,提高民警健康醫療保障水平。要加快建立健全集咨詢服務、心理維權、行為訓練、危機干預于一體的民警心理健康保護工作體系,打造心理健康保護惠警工程。特別是,要針對當前警輔工資待遇低、人員招錄難等問題,加強與人社、財政部門會商,加快優化警輔工資結構和晉升機制。四是要強化民警教育訓練。要通過開展領導干部研討班、基層所隊長集中培訓等形式,提升隊伍的理念思路、法治意識、應急處置和領導管理能力,努力讓現代警務理念深入人心、市局決策意圖得到充分理解和貫徹執行。要不斷優化武器警械使用、實戰技能、群眾工作以及大數據應用等日常培訓考核機制,不斷提高民警的實戰能力。

(六)加快推進執行力提升工程

深化警務改革必須在提升執行力上下足功夫,要通過強化工作督導督察,大力推進隊伍執行力建設,確保政策部署落實到位,切實解決“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的問題。一是要健全完善合成督察機制。2014年蘇州市公安局積極整合和盤活市局各部門督察(紀檢)力量資源,專門制定出臺《建立警務督察員制度的工作方案》《警務督察員工作考評辦法》等相關文件,構建“大督察”體系,推動合成督察工作機制建設,有效解決“中梗阻”等警令不暢的問題,有效提升了警隊執行力。下一步,要推進督察力量從分散向合成提升,建立突出問題聯合督察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業務部門通報突出問題、督察部門組織聯合督察、聯合督促整治整改、推動市局決策貫徹落實的常態化運行工作機制。要推進督察模式從傳統向現代轉變,探索從網下督察向網上督察拓展,建立健全網上督察系統,形成信息化督察格局。要探索從封閉督察向開放督察轉變,結合警務公開,推進督察工作向社會開放,與群眾互動,搭建起傾聽人民群眾心聲的連心橋。二是要健全完善褒獎機制。要不斷健全完善考核體系,努力讓考核更能體現工作實際業績,更好發揮考核杠桿的引導作用。要進一步加大表彰獎勵力度,不斷完善積分考核獎勵辦法,努力創造公平公正的獎勵環境,真正讓“肯吃苦、有作為”的人受表彰、受尊敬,充分發揮激勵示范作用,形成人人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三是要健全完善問責機制。要狠抓反腐倡廉責任落實,對違紀違規行為嚴肅查處,嚴格追究有關領導責任。要強化考核和督察結果的應用,對陽奉陰違、對上級政策執行不力的,要給予通報問責;特別是對弄虛作假、失職瀆職的,要堅決問責;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堅決懲處,切實營造恪盡職守、真抓實干的工作氛圍,切實推動隊伍作風轉變,不斷提高隊伍執行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浑源县| 丽水市| 高雄市| 万山特区| 微山县| 莱西市| 泸水县| 化德县| 淄博市| 台中县| 临沭县| 紫阳县| 巴青县| 襄城县| 宁波市| 公安县| 南城县| 尼玛县| 梨树县| 黔西| 巴林右旗| 军事| 伊川县| 枝江市| 高雄县| 怀柔区| 九龙县| 霍林郭勒市| 讷河市| 稻城县| 民县| 界首市| 六盘水市| 清镇市| 五莲县| 江门市| 海南省| 安康市| 淮北市| 清丰县|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