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5.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案

概 念

本罪是指秘密竊取、公然奪取或者損壞滅失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本罪為選擇性罪名,包括盜竊國家機關公文罪、盜竊國家機關證件罪、盜竊國家機關印章罪、搶奪國家機關公文罪、搶奪國家機關證件罪、搶奪國家機關印章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罪、毀滅國家機關證件罪及毀滅國家機關印章罪。

立案標準

根據《刑法》第280條第1款的規定,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應當立案。

本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原則上就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定罪標準

犯罪客體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

犯罪客觀方面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盜竊、搶奪或者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或印章的行為。

所謂盜竊,即秘密竊取,是指行為人采取自認為不被公文、證件、印章的保管者、使用人、所有人發覺的方法暗中將公文、證件、印章取走的行為。盜竊的必須是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或印章,才能構成本罪。如果所盜竊的不是公文、證件、印章或者雖是公文、證件、印章但不屬于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亦不能構成本罪。構成犯罪的,應當以他罪如盜竊罪、盜竊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等治罪。

所謂搶奪,即公然奪取,是指當著公文、證件、印章所有人、保管者、使用者的面而突然奪取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既可以是趁人不備,又可以是在他人有備的情況下公然奪取,如在保管人患病、中輕度醉酒減弱防護能力但神志清醒的情況下公開奪取等。公然奪取必須針對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而實施。不然,雖有搶奪行為,但不是搶奪公文、證件及印章或雖是公文、證件或印章但不是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或印章,也不能構成本罪。構成犯罪的,應是構成他罪如搶奪罪、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等。

所謂毀滅,其方式多種多樣,如撕、扯、燒、浸、涂、污等。既可以表現為作為,又可以表現為不作為,如不小心將公文掉入水中、火中而不立即采取措施讓其隨水漂流、浸濕或燒掉,亦可構成本罪。至于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概念,已在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中做過介紹,這里就不再贅述。

犯罪主體

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構成本罪。既可以是軍人,也可以是非軍人。

犯罪主觀方面

本罪在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是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及印章而仍決意盜竊、搶奪或毀滅。過失不能構成本罪。如果不知是公文、證件、印章而盜竊、搶奪或毀滅的,不能構成本罪,但可構成他罪如盜竊罪、搶奪罪等。至于其動機可多種多樣,或為了招搖撞騙;或為了出賣牟利;或為了自用;等等。不論動機如何,均不影響本罪成立。

罪與非罪

區分罪與非罪的界限,關鍵看是否實施盜竊、搶奪、毀滅行為。

此罪與彼罪

一、本罪與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界限。二者在犯罪的客體、主體、主觀方面都是一致的,主要區別在于客觀方面的差別,后罪表現為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行為。行為人盜竊、搶奪真實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后加以變造、買賣的,或毀滅買賣的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的,由于行為人先后觸犯兩種犯罪,而二罪又具有牽連關系,因此應按牽連犯的原則論處。但二罪的法定刑是一致的,因而我們認為,應以其中目的行為觸犯的罪名論處,如果行為人實施兩罪的數個行為沒有牽連關系的應以二罪并罰。

二、本罪與盜竊罪、搶奪罪、故意毀壞財物罪的界限。區別表現在:(1)侵犯的客體不同。后三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2)侵犯的對象不同。后三罪侵犯的對象是一定的公私財物;(3)犯罪目的不同。后三罪的犯罪目的意在非法占有或毀壞公私財物。如果行為人意欲盜竊、搶奪公私財物,但竊取、奪取的是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或同時又盜竊、搶奪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而后予以毀滅、買賣或加以變造的,應當以盜竊罪、搶奪罪與本罪或與變造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進行并罰。

三、本罪與盜竊、搶奪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罪的界限。兩罪的區別表現在:(1)侵犯的客體不同。后罪侵犯的是國家武裝部隊的信譽和正常管理活動。(2)侵犯的對象不同。后罪侵犯的是武裝部隊的公文、證件、印章。依據《刑法》第375條第1款規定,毀滅武裝部隊公文、證件、印章的,不構成該罪。如果毀滅軍事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可考慮以本罪論處。

證據參考標準

主體方面的證據

一、證明行為人刑事責任年齡、身份等自然情況的證據。

包括身份證明、戶籍證明、任職證明、工作經歷證明、特定職責證明等,主要是證明行為人的姓名(曾用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出生地、職業(或職務)、住所地(或居所地)等證據材料,如戶口簿、居民身份證、工作證、出生證、專業或技術等級證、干部履歷表、職工登記表、護照等。

對于戶籍、出生證等材料內容不實的,應提供其他證據材料。外國人犯罪的案件,應有護照等身份證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犯罪的案件,應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證明材料。

二、證明行為人刑事責任能力的證據。證明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是否具有辨認能力與控制能力,如是否屬于間歇性精神病人、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證明材料。

主觀方面的證據

證明行為人故意的證據:1.證明行為人明知的證據:證明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2.證明直接故意的證據:證明行為人希望危害結果發生;3.目的:非法占有。

客觀方面的證據

證明行為人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犯罪行為的證據。

具體證據包括:1.證明行為人秘密竊取、公然奪取或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行為的證據:(1)指示;(2)決議;(3)通知;(4)命令;(5)決定;(6)請示報告;(7)批復;(8)電函;(9)信函;(10)其他。2.證明行為人秘密竊取、公然奪取或毀滅國家機關證件行為的證據:(1)工作證;(2)執行公務證;(3)持槍證;(4)護照;(5)戶口遷移證;(6)駕駛證;(7)營業執照;(8)結婚證;(9)其他。3.證明行為人秘密竊取、公然奪取或毀滅國家機關印章行為的證據。4.證明行為人秘密竊取、公然奪取、或毀滅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情節嚴重行為的證據。

量刑方面的證據

一、法定量刑情節證據。

1.事實情節:(1)情節嚴重;(2)其他。2.法定從重情節。3.法定從輕減輕情節:(1)可以從輕;(2)可以從輕或減輕;(3)應當從輕或者減輕。4.法定從輕減輕免除情節:(1)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5.法定減輕免除情節:(1)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2)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3)可以免除處罰。

二、酌定量刑情節證據。

1.犯罪手段:(1)撬門破鎖;(2)切割門窗;(3)順手牽羊。2.犯罪對象。3.危害結果。4.動機。5.平時表現。6.認罪態度。7.是否有前科。8.其他證據。

量刑標準

img

法律適用

刑法條文

第二百八十條第一款 偽造、變造、買賣或者盜竊、搶奪、毀滅國家機關的公文、證件、印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苗栗县| 乌鲁木齐市| 灵台县| 通州市| 灯塔市| 贡嘎县| 临湘市| 沈丘县| 武川县| 清河县| 酉阳| 古浪县| 壤塘县| 吴江市| 贡觉县| 湘乡市| 滁州市| 叶城县| 寿光市| 出国| 嘉义市| 襄樊市| 满城县| 京山县| 哈巴河县| 义马市| 璧山县| 太仓市| 浮梁县| 恩平市| 曲麻莱县| 新沂市| 肇庆市| 台前县| 五华县| 余江县| 靖宇县| 涞源县| 西畴县|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