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注解與配套(含最新司法解釋)(2017年版)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 2206字
- 2021-09-28 11:02:42
第六章 定 金
第八十九條 【定金及其法律效力】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后,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注解
定金,是指當事人約定一方在合同訂立之時或在合同履行前預先交付給對方一定數量的金錢,以保障合同主債權的實現。定金與預付款都是合同當事人約定的由一方當事人在合同金額內先行支付給對方當事人的款項。定金具有預先支付性,并且可以在合同履行后抵作價款,這點與預付款是一樣的。但是,兩者仍然存在以下區別:
(1)性質不同。定金屬于擔保方式的一種,其作用在于擔保主合同的訂立、生效或履行。而預付款是一種支付方式,屬于債務人履行債務的行為,其作用在于為一方當事人履行合同提供資金,從而幫助主合同的履行。
(2)基礎不同。定金合同是定金產生的基礎;預付款則是由當事人在主合同中約定的,一方當事人不按照合同的約定交付預付款的,屬于對主合同義務的違反。
(3)交付時間和方式不同。定金因不同性質而有不同的交付時間要求;而預付款必須在合同生效后交付,具體包括成立后、履行前,也包括履行開始后、履行中交付。定金一般是一次性交付;而預付款可以分期交付。
(4)適用范圍不同。定金適用于各類合同,在買賣合同、貨物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合同等合同關系中,債權人要求以擔保方式保障其債權實現的,可以依照主合同規定設立定金擔保合同;而預付款一般只適用于以金錢為履行內容的合同。
(5)效力不同。交付定金和收受定金的當事人若不履行合同債務的,應適用定金罰則;而交付和收受預付款的當事人若不履行合同債務的,則不會發生喪失預付款或雙倍返還預付款的后果,預付款可以在損害賠償金中扣除。
(6)金額限制不同。定金占主合同標的額的比例不得超過法律的限制,即20%;而預付款的數額由當事人自由約定,法律沒有比例的限制,甚至可以達到合同標的額的100%。
應用
58.我國法律對哪幾種定金進行了規范?
立約定金: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訂立主合同擔保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主合同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拒絕訂立合同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參見《擔保法解釋》第115條)
成約定金:當事人約定以交付定金作為主合同成立或者生效要件的,給付定金的一方未支付定金,但主合同已經履行或者已經履行主要部分的,不影響主合同的成立或者生效。(參見《擔保法解釋》第116條)
解約定金:定金交付后,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的約定以喪失定金為代價而解除主合同,收受定金的一方可以雙倍返還定金為代價而解除主合同。對解除主合同后責任的處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參見《擔保法解釋》第117條)
違約定金: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債務或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則應承擔定金罰則。
59.定金與押金如何區別?
實踐中常見有押金的做法,但是什么是押金?我國法律沒有作出明確規定。一般認為,押金是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擔保債權實現而交付給債權人占有的一定數量的金錢。押金屬于廣義擔保的范圍。押金與定金相比較,兩者存在以下不同之處:
(1)交付時間不同。定金因其性質不同而在交付時間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來說定金是預先交付的,具有預先給付的特點;而押金的交付可以在合同履行前或履行過程中的任何時間,沒有特殊的要求。
(2)交付主體不同。定金的交付者是主合同的一方當事人;而押金的交付者既可以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也可以是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
(3)交付數額不同。定金的數額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而押金的數額在法律上沒有限制,可以由當事人自由約定,并且實踐中往往高于主合同的數額。
(4)法律效力不同。定金的效力在于定金罰則的適用,即交付定金的一方喪失定金或收受定金的一方雙倍返還定金;而在押金關系中,給付押金的一方若不履行合同的,并不一定喪失押金,接受押金的一方若不履行合同的,也無須雙倍返還押金。
另外,當事人在合同中不宜將定金寫成“訂金、擔保金、保證金、留置金”等,因為《擔保法解釋》第118條規定:“當事人交付留置金、擔保金、保證金、訂約金、押金或者訂金等,但沒有約定定金性質的,當事人主張定金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睋艘幎?,如果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約定所交付的金錢是屬于“定金”性質,則不能作為定金予以適用。實踐中,如果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寫明“定金”兩字,但是明確約定將交付的金錢作為合同的擔保,或者明確約定當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時,導致喪失定金或雙倍返還定金的處罰規則,那么也可以視為“定金”。
配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5-120、122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16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因第三人的過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應如何適用定金罰則問題的復函》
第九十條 【定金的成立】
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當事人在定金合同中應當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第九十一條 【定金的數額】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
注解
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于或者少于約定數額,視為變更定金合同;收受定金一方提出異議并拒絕接受定金的,定金合同不生效。當事人約定的定金數額超過主合同標的額20%的,超過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參見《擔保法解釋》第119、121條)
配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9、12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