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注解與配套(含最新司法解釋)(2017年版)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 1589字
- 2021-09-28 11:02:42
第五章 留 置
第八十二條 【留置的定義】
本法所稱留置,是指依照本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動產,債務人不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權依照本法規定留置該財產,以該財產折價或者以拍賣、變賣該財產的價款優先受償。
注解
《擔保法》對留置財產與債權的關系未作明確規定。《物權法》第231條規定,“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通過對比可知,《物權法》明確規定了留置財產應當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同時也考慮到了商業實踐的特殊性。
配套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1條
第八十三條 【留置擔保的范圍】
留置擔保的范圍包括主債權及利息、違約金、損害賠償金,留置物保管費用和實現留置權的費用。
第八十四條 【留置的適用范圍】
因保管合同、運輸合同、加工承攬合同發生的債權,債務人不履行債務的,債權人有留置權。
法律規定可以留置的其他合同,適用前款規定。
當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不得留置的物。
注解
結合《物權法》第230、231條的規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留置已經合法占有的債務人的動產,并有權就該動產優先受償。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于同一法律關系,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這樣,留置權的適用范圍有明確擴展。
配套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0、231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1、107、108、109、111、112、114條
第八十五條 【留置物的價值】
留置的財產為可分物的,留置物的價值應當相當于債務的金額。
第八十六條 【留置物的保管】
留置權人負有妥善保管留置物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留置物滅失或者毀損的,留置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配套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0、93、11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5條
第八十七條 【留置權的實現】
債權人與債務人應當在合同中約定,債權人留置財產后,債務人應當在不少于兩個月的期限內履行債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在合同中未約定的,債權人留置債務人財產后,應當確定兩個月以上的期限,通知債務人在該期限內履行債務。
債務人逾期仍不履行的,債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議以留置物折價,也可以依法拍賣、變賣留置物。
留置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后,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債務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注解
《物權法》第236、237條對《擔保法》第87條有關留置權的實現作了修正,即對留置權人與債務人約定留置財產后的債務履行期間不再作出“不少于兩個月的期限”的限制性要求,而由當事人自行決定。只有在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情況下,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2個月以上的履行債務的期間,但是鮮活易腐等不易保管的動產除外。同時規定,留置財產折價或者變賣的,應當參照市場價格。另外,增加了關于債務人請求留置權人行使留置權的規定以及相應的救濟措施。
配套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36、237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64、110、113、114條
第八十八條 【留置權的消滅】
留置權因下列原因消滅:
(一)債權消滅的;
(二)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并被債權人接受的。
注解
《物權法》第240條將留置權消滅的原因規定為:留置權人對留置財產喪失占有或者留置權人接受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的,留置權消滅。
留置權產生的前提條件是債權人對債務人財產的合法、持續不間斷的占有,否則,留置權就會因占有的喪失而消滅。若留置權人非依自己的意愿暫時喪失對留置財產占有的,留置權消滅,但這種消滅并不是終局性的消滅,留置權人可以依占有的返還原物之訴要求非法占有人返還留置物而重新獲得留置權。
債務人另行提供擔保導致留置權消滅的,應當滿足以下條件:(1)債務人另行提供的擔保應當被債權人接受,若債權人不接受新擔保的,留置權不消滅。(2)債務人另行提供的擔保所能擔保的債權應當與債權人的債權額相當。
配套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24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