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法院2016年度案例:道路交通糾紛
- 國家法官學院案例開發研究中心
- 2456字
- 2021-10-23 02:52:45
9 鐵路旅客在乘車途中發生旅客人身損害的,鐵路企業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肖學成訴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書字號
湖南省長沙鐵路運輸法院(2014)長鐵法民初字第15號民事判決書
2.案由: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3.當事人
原告:肖學成
被告: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案情】
2014年3月17日,原告肖學成搭乘被告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長沙至常德的T8316次列車,在乘車期間被告列車工作人員關閉乘務室門時,將原告的右手環指在乘務室門與門框之間的隙縫擠壓,造成原告右手指受傷,列車工作人員隨即將原告移交并送往常德市第一中醫院治療,住院14天,共支付醫療費用7435.1 元(含被告墊付的4347.5元)。原告損傷經常德市九澧司法鑒定所和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均被評定為十級傷殘。
原告肖學成訴稱,原告在乘車過程中,由于被告工作人員操作不當,造成原告損害后果,被告應承擔賠償責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為《侵權責任法》)及相關規定,依法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各項損失63842.3元并負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辯稱:1.被告列車乘務室門上有警示標志,且被告在原告受傷后做了及時的處理,原告對受傷也有過錯,應減輕被告的責任;2.原告的傷殘鑒定系單方委托,鑒定意見依據參照標準錯誤,傷殘程度不準確,其賠償要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案件焦點】
本案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是否應當根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評定的傷殘等級鑒定意見來確定殘疾賠償金。
【法院裁判要旨】
長沙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列車工作人員對乘務室設施及周圍的狀況應當熟悉,在關門時沒有確認是否安全,將原告的手擠壓傷,應承擔本案主要責任,即70%的責任。原告自身由于疏忽沒有注意到乘務室門上的警示標志,將手扶在門框,存在一定的過失,應承擔30%的責任。
關于原告傷殘等級的認定。原告損傷不是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屬于意外傷害。其手指損傷對勞動能力有一定的影響,按《職工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進行評殘的司法鑒定意見較為合理,故對原告作出的傷殘等級應予以認定。
關于賠償的內容及數額的計算和認定。對原告肖學成提出的醫療費(3087.6+4347.5)=7435.1元、傷殘賠償金23414元/年×20年×10%=46828元、誤工費4467元/月÷30天×5周×7天=5211.5元、護理費61.5元/天×14天=861元、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30元/天×14天=420元、交通費500元、鑒定費700元的請求,供了相關證據,應予以支持。對原告提出的被撫養人生活費1321.8元的請求,因沒有提供相關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原告提出精神損害撫慰金5000元本院酌定為1000元。
綜上,被告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賠償總金額為:(7435.1元+46828元+5211.5元+861元+420元+500元+700元)61955.6×70%+1000元-4347.5元(被告已支付)。
長沙鐵路運輸法院判決如下:
一、被告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賠償原告肖學成各項損失共計40021.42元;
二、駁回原告肖學成的其他訴訟請求。
【法官后語】
鐵路旅客運送期間發生旅客人身損害的案件,是鐵路運輸人身損害糾紛中常見的案件,鐵路運輸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中,如何確定案由和賠償數額以及是否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案件審查的重點。
1.根據旅客的訴訟請求來確定案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鐵路旅客運送期間發生旅客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承擔違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九十條、第三百零一條、第三百零二條等規定,確定鐵路運輸企業是否承擔責任及責任大小;賠償權利人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有關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定,確定鐵路運輸企業是否承擔賠償責任及責任大小。根據上述規定,旅客受到人身損害時,可以選擇利用旅客運輸合同關系來起訴鐵路企業,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也可以選擇侵權法律關系,要求鐵路方承擔侵權責任。法院根據當事人的訴訟請求來確定案由,然后再根據確定的案由來適用合同法還是侵權法來進行審理。本案中,原告選擇侵權法來要求被告承擔賠償責任,所以法院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確定本案為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并且適用侵權法律規定來審理案件。
2.本案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來確定各方當事人承擔責任的大小
法院在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時,是否一律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應當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本案中,原告在車內受到損害,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其主要理由:一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賠償權利人要求鐵路運輸企業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有關侵權責任的法律規定,確定鐵路運輸企業是否承擔賠償責任及責任大小。《侵權責任法》的基本原則就是過錯責任原則;二是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條件主要是“高危作業”,《民法通則》關于高危作業的規定,它主要指列車對周圍環境有高度危險,而本案旅客受傷是在車廂內發生的,和高危作業無關。因此,應不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三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各方當事人都比較容易接受,也不會損害受害人利益,從本案情況看按照三七開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3.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根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評定的傷殘等級鑒定意見來確定殘疾賠償金。
本案在審理中,經原、被告協商并共同委托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司法鑒定中心對原告傷情進行了重新鑒定,該中心出具了兩個鑒定意見:一個為被鑒定人肖學成的損傷比照《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評定為十級傷殘;第二個為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該損傷不構成傷殘。本案判決時,采納了第一個鑒定意見。其理由是:一是原告損傷不是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屬于意外傷害。其手指損傷對勞動能力有一定的影響,按《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進行評殘的司法鑒定意見較為合理;二是應當側重于保護受害人的利益。法院在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采信鑒定意見時,應當著重考慮有利于受害人的意見。故本案法院酌情采信了第一種鑒定意見。
編寫人:湖南省長沙鐵路運輸法院 陳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