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章 訴訟參加人

第二十五條 原告資格

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理解與適用

“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

第二十六條 被告資格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

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所作的行政行為,委托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行政機關被撤銷或者職權變更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典型案例指引

田永訴北京科技大學拒絕頒發畢業證、學位證行政訴訟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1999年第4期)

案件適用要點:北京科技大學雖然不是行政機關,但它是根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由國家創辦的高等學校,是國家設立的公共教育機構之一。被告頒發畢業證、學位證的權力,是根據《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取得的,屬于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的范疇。被告北京科技大學拒絕給田永頒發畢業證、學位證的行為,屬于根據國家法律、法規授權行使國家行政職權的行政行為,因此,北京科技大學屬于適格的被告。

第二十七條 共同訴訟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

?理解與適用

[因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共同訴訟]

因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共同訴訟,由于該行政行為不能分割,法院必須一起審理,所以學理上稱為必要的共同訴訟。這是一項源于民法的理論和制度。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共同原告,就是兩個以上的行政相對人對同一行政行為不服而向法院起訴。如兩人以上共同違法,行政機關在同一行政決定中作出處罰,受處罰人均不服,提起訴訟的,或者行政處罰案件中違法行為人和受害人均不服處罰決定,提起訴訟。二是共同被告。就是兩個以上行政主體共同實施的行政行為,被起訴到法院。

[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共同訴訟]

因同類行政行為發生的共同訴訟,由于不是因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當事人之間不存在不可分割的權利義務關系,可以作為不同的案件審理,也可以一起審理,學理上將這類共同訴訟稱為普通的共同訴訟。之所以成為共同訴訟,是因為這類行為性質相同,或者事實和理由相同,從提高審判效率和保證司法統一性上,可以共同審理。與因同一行政行為引起的共同訴訟不同,同類行政行為引起的共同訴訟,需要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這類共同訴訟必要符合四個條件:一是必須由同一法院管轄。二是必須屬于同一訴訟程序。如都適用普通程序,或者簡易程序。三是當事人同意作為共同訴訟合并審理。四是必須符合合并審理的目的,即提高審判效率。

?典型案例指引

宣懿成等18人訴衢州市國土資源局收回土地使用權行政糾紛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4年第4期)

案件適用要點:從案情來看,18名原告之間的權利義務是各自獨立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無須得到其他人的承認,對其他人也不發生法律效力。因此,如果不合并審理的話,本案也可以分解為18個獨立的訴訟。但為了簡化訴訟程序,節省訴訟時間和費用,并避免人民法院在同一或同類時間上作出相互矛盾的判決,本案可按普通共同訴訟將18名原告的訴訟請求合并審理。

第二十八條 代表人訴訟

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的共同訴訟,可以由當事人推選代表人進行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所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但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應當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

?理解與適用

推選的代表人必須是當事人之一,不能推選當事人之外的人。因為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代表的當事人發生效力,他們的利益應當是一致的。訴訟代表人的訴訟行為僅指提出管轄權異議、提供證據、進行法庭辯論等不涉及當事人實體權利的行為。代表人變更、放棄訴訟請求或者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這些屬于當事人的實體權利,應當經被代表的當事人同意,否則就是對當事人權利的侵犯。

第二十九條 訴訟第三人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益的,第三人有權依法提起上訴。

第三十條 法定代理人

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第三十一條 委托代理人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三十二條 當事人及訴訟代理人權利

代理訴訟的律師,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有權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與本案有關的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

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按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庭審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理解與適用

[律師的權利]

律師的權利包括兩項:一是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包括證據材料、庭審記錄以及起訴狀、答辯狀、代理意見書等庭審中涉及的有關材料。二是調查收集證據。律師是專業法律工作者,調查、收集證據是其提供法律服務的基本要求,因此,法律保障其調查權,有關單位、個人應當配合。但是,在行政訴訟中,被告的律師受本法第35條的限制,即在訴訟過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無論是調查收集證據,還是查閱、復制案件材料,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律師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承擔保密義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虹口区| 阿坝县| 济源市| 宁城县| 三门峡市| 盐边县| 阳高县| 察雅县| 宁武县| 文安县| 合江县| 黔西| 大埔区| 怀集县| 苍溪县| 来凤县| 盐池县| 新和县| 定陶县| 右玉县| 康定县| 滕州市| 巩留县| 瑞昌市| 阿坝| 门源| 石河子市| 古丈县| 南溪县| 申扎县| 崇文区| 泽普县| 阿拉善左旗| 滁州市| 宜阳县| 敖汉旗| 贵定县| 长宁区| 麻阳| 大厂|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