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常用法規掌中寶:刑事訴訟法(2014—2015)
- 教學法規中心
- 16252字
- 2021-09-18 16:57:26
第三編 審 判
第一章 審判組織
第一百七十八條 【合議庭與獨任審判】【合議庭的組成】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至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人民陪審員在人民法院執行職務,同審判員有同等的權利。
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案件,由審判員三人至五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合議庭的成員人數應當是單數。
合議庭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員一人擔任審判長。院長或者庭長參加審判案件的時候,自己擔任審判長。
關聯精選
助理審判員擔任審判長
《高法解釋》
第175條 審判長由審判員擔任。助理審判員由本院院長提出,經審判委員會通過,可以臨時代行審判員職務,并可以擔任審判長。
司考真題
1.張某系某基層法院陪審員,可以參與審判下列哪些案件? ( ) (2009/2/ 74)[71]
A.所在區基層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
B.所在市中級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
C.所在市中級法院審理的二審案件
D.所在省高級法院審理的一審案件
2.甲殺人案,犯罪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第一審法院為防止被害人家屬和旁聽群眾在法庭上過于激憤影響順利審判,決定作為特例不公開審理。經審理,第一審法院判處甲死刑立即執行,甲上訴。對于本案,第二審法院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確的?( )(2008/2/67)[72]
A.組成合議庭
B.把案件作為第一審案件審理
C.審理后改判
D.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第一百七十九條 【合議庭評議規則】合議庭進行評議的時候,如果意見分歧,應當按多數人的意見作出決定,但是少數人的意見應當寫入筆錄。評議筆錄由合議庭的組成人員簽名。
第一百八十條 【合議庭評議案件與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案件】合議庭開庭審理并且評議后,應當作出判決。對于疑難、復雜、重大的案件,合議庭認為難以作出決定的,由合議庭提請院長決定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審判委員會的決定,合議庭應當執行。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審判委員會在審判中的作用,據此條,合議庭只能在對疑難、復雜、重大的案件難以作出決定的情況下才可提請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結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院長如果認為不必要可以不提交。
第二章 第一審程序
第一節 公訴案件
第一百八十一條 【庭前審查】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后,對于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要點提示
該條規定公訴案件開庭審判的前提條件,只要符合此條件,法院不能拒絕審理。
第一百八十二條 【開庭前的準備】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十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及其辯護人。
在開庭以前,審判人員可以召集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回避、出庭證人名單、非法證據排除等與審判相關的問題,了解情況,聽取意見。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后,應當將開庭的時間、地點通知人民檢察院,傳喚當事人,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三日以前送達。公開審判的案件,應當在開庭三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活動情形應當寫入筆錄,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相關法條
《高法解釋》180-182
第一百八十三條 【公開審理與不公開審理】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當當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關聯精選
1.不公開審理的情形
《高法解釋》
第186條 審判案件應當公開進行。
案件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當事人提出申請的,法庭可以決定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人不得旁聽,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旁聽人員的限制
《高法解釋》
第186條 審判案件應當公開進行。
案件涉及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當事人提出申請的,法庭可以決定不公開審理。
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任何人不得旁聽,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187條 精神病人、醉酒的人、未經人民法院批準的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宜旁聽的人不得旁聽案件審理。
對比記憶
1.民事審判不公開審理的情形
《民事訴訟法》
第134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離婚案件,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2.行政審判不公開審理的情形
《行政訴訟法》
第45條 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八十四條 【檢察院派員出庭】人民法院審判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支持公訴。
第一百八十五條 【開庭】開庭的時候,審判長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宣布合議庭的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的名單;告知當事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告知被告人享有辯護權利。
司考真題
按照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關于法庭審理活動先后順序的排列,下列哪一選項的組合是正確的?( ) (2008/2/38)[73]
①宣讀勘驗筆錄;②公訴人發表公訴詞;③訊問被告人;④詢問證人、鑒定人;⑤出示物證;⑥被告人最后陳述。
A.②③⑤④①⑥
B.③④⑤①②⑥
C.②④⑤①⑥③
D.③④①⑤②⑥
第一百八十六條 【宣讀起訴書與訊問、發問被告人】公訴人在法庭上宣讀起訴書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訴書指控的犯罪進行陳述,公訴人可以訊問被告人。
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向被告人發問。
審判人員可以訊問被告人。
第一百八十七條 【證人出庭】【鑒定人出庭】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證人證言有異議,且該證人證言對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響,人民法院認為證人有必要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
人民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作為證人出庭作證,適用前款規定。
公訴人、當事人或者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對鑒定意見有異議,人民法院認為鑒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鑒定人應當出庭作證。經人民法院通知,鑒定人拒不出庭作證的,鑒定意見不得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一百八十八條 【強制證人到庭及其例外】【對無正當理由拒絕作證的處罰】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沒有正當理由不出庭作證的,人民法院可以強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
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絕作證的,予以訓誡,情節嚴重的,經院長批準,處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處罰人對拘留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司考真題
關于證人出庭作證,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 (2012/2/72)[74]
A.需要出庭作證的警察就其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出庭作證,適用證人作證的規定
B.警察就其非執行職務時目擊的犯罪情況出庭作證,不適用證人作證的規定
C.對了解案件情況的人,確有必要時,可以強制到庭作證
D.證人沒有正當理由拒絕出庭作證的,只有情節嚴重,才可以處以拘留,且拘留不可以超過10日
第一百八十九條 【對出庭證人、鑒定人的發問與詢問】證人作證,審判人員應當告知他要如實地提供證言和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要負的法律責任。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經審判長許可,可以對證人、鑒定人發問。審判長認為發問的內容與案件無關的時候,應當制止。
審判人員可以詢問證人、鑒定人。
第一百九十條 【調查核實實物證據與未到庭證人、鑒定人的言詞證據】公訴人、辯護人應當向法庭出示物證,讓當事人辨認,對未到庭的證人的證言筆錄、鑒定人的鑒定意見、勘驗筆錄和其他作為證據的文書,應當當庭宣讀。審判人員應當聽取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第一百九十一條 【庭外調查核實證據】法庭審理過程中,合議庭對證據有疑問的,可以宣布休庭,對證據進行調查核實。
人民法院調查核實證據,可以進行勘驗、檢查、查封、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
要點提示
根據該條規定,人民法院只能在對證據有疑問的情況下才可庭外調查,同時庭外調查的措施只能采取勘驗、檢查、扣押、鑒定和查詢、凍結等,而不能采取帶有強制性的搜查等手段調查。
第一百九十二條 【調取新證據】【申請通知專業人士出庭】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有權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
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庭通知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就鑒定人作出的鑒定意見提出意見。
法庭對于上述申請,應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第二款規定的有專門知識的人出庭,適用鑒定人的有關規定。
第一百九十三條 【法庭調查、法庭辯論與被告人最后陳述】法庭審理過程中,對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證據都應當進行調查、辯論。
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并且可以互相辯論。
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
司考真題
審理一起團伙犯罪案時,因涉及多個罪名和多名被告人、被害人,審判長為保障庭審秩序,提高效率,在法庭調查前告知控辯雙方注意事項。下列哪些做法是錯誤的?( )(2012/2/69)[75]
A.公訴人和被告人僅就刑事部分進行辯論,被害人和被告人僅就附帶民事部分進行辯論
B.控辯雙方僅在法庭辯論環節就證據的合法性、相關性問題進行辯論
C.控辯雙方可就證據問題、事實問題、程序問題以及法律適用問題進行辯論
D.為保證控方和每名辯護人都有發言時間,控方和辯方發表辯論意見時間不超過30分鐘
第一百九十四條 【對違反法庭秩序的處理】在法庭審判過程中,如果訴訟參與人或者旁聽人員違反法庭秩序,審判長應當警告制止。對不聽制止的,可以強行帶出法庭;情節嚴重的,處以一千元以下的罰款或者十五日以下的拘留。罰款、拘留必須經院長批準。被處罰人對罰款、拘留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復議期間不停止執行。
對聚眾哄鬧、沖擊法庭或者侮辱、誹謗、威脅、毆打司法工作人員或者訴訟參與人,嚴重擾亂法庭秩序,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司考真題
1.關于對法庭審理中違反法庭秩序的人員可采取的措施,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12/2/70)[76]
A.警告制止
B.強行帶出法庭
C.只能在1000元以下處以罰款
D.只能在10日以下處以拘留
2.下列關于司法拘留、行政拘留與刑事拘留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 )(2005/2/27)[77]
A.司法拘留是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行政拘留是行政制裁方法,被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的人均羈押在行政拘留所;刑事拘留是一種強制措施,被刑事拘留的人羈押在看守所
B.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刑事拘留都是一種處罰手段
C.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刑事拘留都是一種強制措施
D.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均可由公安機關決定
第一百九十五條 【評議與判決】在被告人最后陳述后,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司考真題
某縣人民法院在審判胥某搶劫案的過程中,縣人民檢察院以有新證據證明胥某的行為不構成搶劫罪為由,向縣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訴。法院接到檢察院撤回起訴的要求時,合議庭已經進行了評議,但尚未宣告判決。縣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撤回起訴的要求應當如何處理?( )(2005/2/32)[78]
A.作出準予撤回起訴的裁定
B.作出不準撤回起訴的裁定
C.可以先審查撤訴理由,再作出是否準予撤回起訴的裁定
D.應當先審查撤訴理由,再作出是否準予撤回起訴的裁定
第一百九十六條 【宣告判決】宣告判決,一律公開進行。
當庭宣告判決的,應當在五日以內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定期宣告判決的,應當在宣告后立即將判決書送達當事人和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判決書應當同時送達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第一百九十七條 【判決書署名與權利告知】判決書應當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署名,并且寫明上訴的期限和上訴的法院。
第一百九十八條 【延期審理】在法庭審判過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響審判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一)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
(二)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三)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關聯精選
《高法解釋》
第222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應當提供證人的姓名、證據的存放地點,說明擬證明的案件事實,要求重新鑒定或者勘驗的理由。法庭認為有必要的,應當同意,并宣布延期審理;不同意的,應當說明理由并繼續審理。
延期審理的案件,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延長審理期限。
人民法院同意重新鑒定申請的,應當及時委托鑒定,并將鑒定意見告知人民檢察院、當事人及其辯護人、訴訟代理人。
第223條 審判期間,公訴人發現案件需要補充偵查,建議延期審理的,合議庭應當同意,但建議延期審理不得超過兩次。
人民檢察院將補充收集的證據移送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查閱、摘抄、復制。
補充偵查期限屆滿后,經法庭通知,人民檢察院未將案件移送人民法院,且未說明原因的,人民法院可以決定按人民檢察院撤訴處理。
司考真題
1.關于刑事案件的延期審理和中止審理,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2008/ 2/70)[79]
A.延期審理適用于法庭審理過程中,中止審理適用于法院受理案件后至作出判決前
B.導致延期審理的原因是庭審自身出現障礙,因而不停止法庭審理以外的訴訟活動,導致中止審理的原因是出現了不能抗拒的情況,使訴訟活動無法正常進行,因而暫停訴訟活動
C.延期審理的案件再行開庭的時間具有可預見性,中止審理的案件再行開庭的時間往往無法預見
D.不論延期審理還是中止審理,其時間都計入審理期限
2.在下列何種情形下,經公訴人建議法庭延期審理的時間一次不得超過一個月?( )(2008/2/77)[80]
A.發現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
B.發現遺漏罪行、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補充偵查或者補充提供證據的
C.發現遺漏罪行或者遺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雖不需要補充偵查和補充提供證據,但需要提出追加或者變更起訴的
D.需要通知開庭前未向人民法院提供名單的證人、鑒定人或者經人民法院通知而未到庭的證人出庭陳述的
3.對于公訴人向法庭提出的補充偵查延期審理的建議,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2006/2/38)[81]
A.應當同意
B.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
C.可以同意延期審理,但限制延期審理的次數只能一次
D.不應當同意
第一百九十九條 【庭審中補充偵查期限】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項的規定延期審理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
第二百條 【中止審理】在審判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案件在較長時間內無法繼續審理的,可以中止審理:
(一)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脫逃的;
(三)自訴人患有嚴重疾病,無法出庭,未委托訴訟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審理的原因消失后,應當恢復審理。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司考真題
下列哪一選項屬于刑事訴訟中適用中止審理的情形?( )(2012/2/31)[82]
A.由于申請回避而不能進行審判的
B.需要重新鑒定的
C.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長時間無法出庭的
D.檢察人員發現提起公訴的案件需要補充偵查,提出建議的
第二百零一條 【法庭筆錄】法庭審判的全部活動,應當由書記員寫成筆錄,經審判長審閱后,由審判長和書記員簽名。
法庭筆錄中的證人證言部分,應當當庭宣讀或者交給證人閱讀。證人在承認沒有錯誤后,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法庭筆錄應當交給當事人閱讀或者向他宣讀。當事人認為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的,可以請求補充或者改正。當事人承認沒有錯誤后,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第二百零二條 【公訴案件的審限】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后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準,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人民法院改變管轄的案件,從改變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計算審理期限。
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的案件,補充偵查完畢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二百零三條 【檢察院對法庭審理的法律監督】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糾正意見。
第二節 自訴案件
第二百零四條 【自訴案件適用范圍】自訴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司考真題
1.關于自訴案件,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 (2009/2/33)[83]
A.法院都可以進行調解
B.當事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自行和解
C.被告人在訴訟過程中可以提起反訴
D.只能由被害人親自告訴
2.關于自訴案件的審理,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確的?( )(2008/2/72)[84]
A.甲、乙系一起傷害案件的自訴人,案件審理中甲撤回起訴,法院繼續案件審理
B.某傷害案,因檢察院作出不起訴決定,被害人提起自訴,審理中自訴人與被告人和解而撤回自訴,法院經審查準許
C.某遺棄案,被告人在第二審程序中提出反訴,法院予以受理并與原自訴合并審理
D.某侵犯知識產權案,第二審中當事人和解,法院裁定準許撤回自訴并撤銷一審判決
第二百零五條 【自訴案件審查后的處理】人民法院對于自訴案件進行審查后,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犯罪事實清楚,有足夠證據的案件,應當開庭審判;
(二)缺乏罪證的自訴案件,如果自訴人提不出補充證據,應當說服自訴人撤回自訴,或者裁定駁回。
自訴人經兩次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訴處理。
法庭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對證據有疑問,需要調查核實的,適用本法第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
司考真題
在一起傷害案件中,被害人甲不服某縣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乙作出的不起訴決定而向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審查后認為該案缺乏罪證,經要求,自訴人未能提出補充證據。縣人民法院可以作出哪些處理?( )(2004/2/67)[85]
A.說服自訴人撤訴
B.裁定駁回自訴
C.對甲和乙進行調解
D.中止訴訟
第二百零六條 【自訴案件的調解、和解與撤訴】【自訴案件的審限】人民法院對自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自訴人在宣告判決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訴。本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三項規定的案件不適用調解。
人民法院審理自訴案件的期限,被告人被羈押的,適用本法第二百零二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未被羈押的,應當在受理后六個月以內宣判。
對比記憶
是否準予撤訴
《民事訴訟法》
第145條 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行政訴訟法》
第51條 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并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第二百零七條 【自訴案件中的反訴】自訴案件的被告人在訴訟過程中,可以對自訴人提起反訴。反訴適用自訴的規定。
第三節 簡易程序
第二百零八條 【簡易程序的適用條件】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判: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
(二)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
(三)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司考真題
下列哪一情形不得適用簡易程序?( )(2012/2/ 32)[86]
A.未成年人案件
B.共同犯罪案件
C.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案件
D.被告人沒有辯護人的案件
第二百零九條 【不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
(四)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
第二百一十條 【簡易程序的審判組織】【公訴案件檢察院派員出庭】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對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可以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也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判。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第二百一十一條 【簡易程序的法庭調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審判人員應當詢問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意見,告知被告人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法律規定,確認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第二百一十二條 【簡易程序的法庭辯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經審判人員許可,被告人及其辯護人可以同公訴人、自訴人及其訴訟代理人互相辯論。
第二百一十三條 【簡易程序的程序簡化及保留】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不受本章第一節關于送達期限、訊問被告人、詢問證人、鑒定人、出示證據、法庭辯論程序規定的限制。但在判決宣告前應當聽取被告人的最后陳述意見。
第二百一十四條 【簡易程序的審限】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人民法院應當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內審結;對可能判處的有期徒刑超過三年的,可以延長至一個半月。
第二百一十五條 【轉化普通程序】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按照本章第一節或者第二節的規定重新審理。
司考真題
下列哪一選項是2012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新增加的規定內容?( )(2012/2/ 35)[87]
A.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B.監獄、看守所提出暫予監外執行的書面意見的,應當將書面意見的副本抄送檢察院
C.決定或者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應當將暫予監外執行決定抄送檢察院
D.檢察院認為暫予監外執行不當的,應當在法定期間內將書面意見送交決定或者批準暫予監外執行的機關
第三章 第二審程序
第二百一十六條 【上訴主體及上訴權保障】 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有權用書狀或者口頭向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經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訴。
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
對被告人的上訴權,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剝奪。
要點提示
該條規定了上訴權的主體,尤其注意法定代理人可以直接以自己的名義上訴,而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則必須經被告人同意才可以以被告人的名義上訴。
司考真題
甲與乙婚后六年,乙又與另一男子相愛,并通過熟人辦理了結婚登記手續。甲得知后將乙起訴至法院,乙被法院以重婚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對本案第一審判決,哪些人享有獨立上訴權?( )(2005/2/76)[88]
A.甲
B.乙
C.甲、乙的父母
D.乙的辯護人
相關法條
《高法解釋》299
第二百一十七條 【抗訴主體】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的時候,應當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第二百一十八條 【請求抗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判決的,自收到判決書后五日以內,有權請求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人民檢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請求后五日以內,應當作出是否抗訴的決定并且答復請求人。
要點提示
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只能針對第一審的判決請求檢察院抗訴,對于裁定則不能。
司考真題
不服地方各級法院第一審未生效判決時,哪類人有權請求檢察院提起抗訴?( )(2006/2/36)[89]A.被害人及其近親屬
B.被害人及其訴訟代理人
C.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D.被害人以及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
相關法條
《高檢規則》582-587
第二百一十九條 【上訴、抗訴期限】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二十條 【上訴程序】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同時將上訴狀副本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被告人、自訴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以內將上訴狀交原審人民法院送交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對方當事人。
第二百二十一條 【抗訴程序】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裁定的抗訴,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抗訴書,并且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原審人民法院應當將抗訴書連同案卷、證據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并且將抗訴書副本送交當事人。
上級人民檢察院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抗訴,并且通知下級人民檢察院。
第二百二十二條 【全面審查原則】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就第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
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應當對全案進行審查,一并處理。
要點提示
本條體現的是二審中的全面審查原則,不僅要審查事實,還要對適用法律的情況審查。
對比記憶
民事、行政訴訟二審的審理范圍
《民事訴訟法》
第168條 第二審人民
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行政訴訟法解釋》
第67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全面審查。
當事人對原審人民法院認定的事實有爭議的,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原審人民法院認定事實不清楚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相關法條
《高法解釋》312-314
第二百二十三條 【二審開庭審理與不開庭審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于下列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
(一)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第一審認定的事實、證據提出異議,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上訴案件;
(二)被告人被判處死刑的上訴案件;
(三)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
(四)其他應當開庭審理的案件。
第二審人民法院決定不開庭審理的,應當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
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上訴、抗訴案件,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
第二百二十四條 【二審檢察院派員出庭】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或者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公訴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都應當派員出席法庭。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決定開庭審理后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一個月以內查閱完畢。人民檢察院查閱案卷的時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第二百二十五條 【二審對一審判決的處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經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者抗訴,維持原判;
(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
(三)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原審人民法院對于依照前款第三項規定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作出判決后,被告人提出上訴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判決或者裁定,不得再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司考真題
某人民法院對被告人曹某等共同搶劫一案作出一審判決。曹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僅以量刑過重為由提出上訴,其他被告人未提出上訴,人民檢察院也未抗訴。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曹某構成犯罪,但曹某在二審作出裁判前因病死亡。二審法院應當如何處理該案件?( ) (2004/2/33)[90]
A.裁定全案終止審理,原判決自行生效
B.裁定對上訴終止審理,維持一審判決
C.裁定撤銷一審判決,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D.宣布對曹某終止審理,對其他被告人仍應作出判決或裁定
案例索引
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檢察院訴寧波利百代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陳宗緯、王文澤、鄭淳中非法經營案
(《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9年第1期)
第二百二十六條 【上訴不加刑原則及其限制】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實,人民檢察院補充起訴的以外,原審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自訴人提出上訴的,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
第二百二十七條 【違反法定訴訟程序的處理】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的審理有下列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的情形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定的;
(二)違反回避制度的;
(三)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
(五)其他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要點提示
該條規定了一審違反法定程序的處理辦法,各種情形應當記憶,應特別注意第(三)和第(五)種情形只有在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前提下才能發回重審。
司考真題
1.關于發回重審,下列哪一說法是不正確的?( ) (2011/2/37)[91]
A.發回重審原則上不能超過二次
B.在發回重審裁定書中應詳細闡明發回重審的理由及法律根據
C.一審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發回重審
D.發回重審應當撤銷原判
2.甲殺人案,犯罪手段殘忍,影響惡劣,第一審法院為防止被害人家屬和旁聽群眾在法庭上過于激憤影響順利審判,決定作為特例不公開審理。經審理,第一審法院判處甲死刑立即執行,甲上訴。對于本案,第二審法院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確的?( )(2008/2/67)[92]
A.組成合議庭
B.把案件作為第一審案件審理
C.審理后改判
D.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第二百二十八條 【重新審判】原審人民法院對于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對于重新審判后的判決,依照本法第二百一十六條、第二百一十七條、第二百一十八條的規定可以上訴、抗訴。
第二百二十九條 【二審后對一審裁定的處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不服第一審裁定的上訴或者抗訴,經過審查后,應當參照本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七條和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分別情形用裁定駁回上訴、抗訴,或者撤銷、變更原裁定。
第二百三十條 【發回重審案件審理期限的計算】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原審人民法院從收到發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計算審理期限。
第二百三十一條 【二審法律程序適用】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上訴或者抗訴案件的程序,除本章已有規定的以外,參照第一審程序的規定進行。
第二百三十二條 【二審的審限】第二審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應當在二個月以內審結。對于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二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訴、抗訴案件的審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三十三條 【終審判決、裁定】第二審的判決、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都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第二百三十四條 【查封、扣押、凍結財物及其孳息的保管與處理】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凍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財物及其孳息,應當妥善保管,以供核查,并制作清單,隨案移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用或者自行處理。對被害人的合法財產,應當及時返還。對違禁品或者不宜長期保存的物品,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對作為證據使用的實物應當隨案移送,對不宜移送的,應當將其清單、照片或者其他證明文件隨案移送。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應當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作出處理。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以后,有關機關應當根據判決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進行處理。對查封、扣押、凍結的贓款贓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還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繳國庫。
司法工作人員貪污、挪用或者私自處理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及其孳息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處分。
第四章 死刑復核程序
第二百三十五條 【死刑核準權】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第二百三十六條 【死刑核準程序】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應當由高級人民法院復核后,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高級人民法院不同意判處死刑的,可以提審或者發回重新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的第一審案件被告人不上訴的,和判處死刑的第二審案件,都應當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關聯精選
高級人民法院核準死刑緩期2年執行的案件不能加重被告人刑罰
《高法解釋》
第349條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的,應當裁定核準;
(二)原判認定的某一具體事實或者引用的法律條款等存在瑕疵,但判處被告人死刑緩期執行并無不當的,可以在糾正后作出核準的判決、裁定;
(三)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過重的,應當改判;
(四)原判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法改判;
(五)復核期間出現新的影響定罪量刑的事實、證據的,可以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依照本解釋第二百二十條規定審理后依法改判;
(六)原審違反法定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應當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
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
司考真題
1.關于死刑復核程序,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2008/2/79)[93]
A.趙某因故意殺人罪和販毒罪分別被判處死刑,最高法院對案件進行復核時,認為趙某販毒罪的死刑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但故意殺人罪的死刑判決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遂對全案裁定不予核準,撤銷原判,發回重審
B.錢某因綁架罪和搶劫罪分別被判處死刑,最高法院在對案件進行復核時,發現錢某綁架罪的死刑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訴訟程序合法,搶劫罪的死刑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遂對綁架罪作出核準死刑的判決,對搶劫罪的死刑判決予以改判
C.孫某伙同李某持槍搶劫銀行被分別判處死刑,最高法院進行復核時發現孫某的死刑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李某的死刑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遂對全案裁定不予核準
D.周某伙同吳某劫持航空器致人重傷被分別判處死刑,最高法院在復核時發現周某的死刑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程序合法,吳某的死刑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遂對周某作出核準死刑的判決,對吳某的死刑判決予以改判
2.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時,裁定不予核準,發回重審的案件,應當如何處理?( )(2007/2/74)[94]
A.既可以發回二審法院重新審判,也可以發回一審法院重新審判
B.發回二審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二審法院可以不經開庭直接改判
C.發回一審法院重新審判的案件,一審法院應當開庭審理
D.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后認為原判認定事實正確,但依法不應當判處死刑的,裁定不予核準,并撤銷原判,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重新審判的法院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
第二百三十七條 【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核準權】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案件,由高級人民法院核準。
第二百三十八條 【死刑復核合議庭組成】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高級人民法院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的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
第二百三十九條 【最高法院復核后的處理】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作出核準或者不核準死刑的裁定。對于不核準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發回重新審判或者予以改判。
第二百四十條 【最高法院復核的程序要求及最高檢察院的監督】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訊問被告人,辯護律師提出要求的,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在復核死刑案件過程中,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見。最高人民法院應當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人民檢察院。
司考真題
關于死刑復核程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2012/2/33)[95]
A.最高法院復核死刑案件,可以不訊問被告人
B.最高法院復核死刑案件,應當聽取辯護律師的意見
C.在復核死刑案件過程中,最高檢察院應當向最高法院提出意見
D.最高法院應當將死刑復核結果通報最高檢察院
第五章 審判監督程序
第二百四十一條 【申訴的主體和申訴的效力】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但是不能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司考真題
被告人劉某,17歲,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判決生效后劉某被送往當地監獄服刑,下列哪些人員有權對本案提出申訴?( )(2003/2/ 54)[96]
A.被害人溫某
B.劉某的父親
C.劉某的哥哥
D.劉某的辯護人史某
相關法條
《高法解釋》371
第二百四十二條 【對申訴應當重新審判的法定情形】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的申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重新審判:
(一)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可能影響定罪量刑的;
(二)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依法應當予以排除,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四)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
(五)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要點提示
本條規定了申訴的理由,只有符合這幾種情形,法院才能啟動再審程序對案件進行重新審判,同時還應參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第7條、第11條的規定,特別注意刑事附帶民事案件中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訴的,一般不予再審立案,但有證據證明民事部分明顯失當且原審被告人有賠償能力的除外。
關聯精選
人民法院決定再審的幾種刑事申訴
《再審立案意見》
第7條 對終審刑事裁判的申訴,具備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決定再審:
(一)有審判時未收集到的或者未被采信的證據,可能推翻原定罪量刑的;
(二)主要證據不充分或者不具有證明力的;
(三)原裁判的主要事實依據被依法變更或撤銷的;
(四)據以定罪量刑的主要證據自相矛盾的;
(五)引用法律條文錯誤或者違反刑法第十二條的規定適用失效法律的;
(六)違反法律關于溯及力規定的;
(七)量刑明顯不當的;
(八)審判程序不合法,影響案件公正裁判的;
(九)審判人員在審理案件時索賄受賄、徇私舞弊并導致枉法裁判的。
第二百四十三條 【提起再審的主體、方式和理由】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
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司考真題
關于審判監督程序,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 (2012/2/34)[97]
A.對于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應當指令下級法院再審
B.上級法院指令下級法院再審的,應當指令原審法院以外的下級法院審理;由原審法院審理更為適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審法院審理
C.不論是否屬于由檢察院提起抗訴的再審案件,逮捕由檢察院決定
D.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的案件,應當決定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四十四條 【再審法院】上級人民法院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指令原審人民法院以外的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更為適宜的,也可以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審理。
第二百四十五條 【再審的程序及效力】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如果原來是第一審案件,應當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案件,或者是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案件,應當依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再審案件,同級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
第二百四十六條 【再審中的強制措施】【中止原判決、裁定執行】人民法院決定再審的案件,需要對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的,由人民法院依法決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再審案件,需要對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的,由人民檢察院依法決定。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的案件,可以決定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
第二百四十七條 【再審的審限】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在作出提審、再審決定之日起三個月以內審結,需要延長期限的,不得超過六個月。
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判抗訴的案件,審理期限適用前款規定;對需要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的,應當自接受抗訴之日起一個月以內作出決定,下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期限適用前款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