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注解與配套(第2版)
-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
- 608字
- 2021-09-10 17:28:40
第五條【基本原則】
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
注解
本條是關于本法的基本原則的規定。包括以事實為依據原則,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原則,公開、公正原則,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等。
注意,以事實為依據原則中的所謂“事實”,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第一,生活事實。也就是在引起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調整過程中的最基本的事實,比如發生了某個具體的違反本法的事實,如酗酒等。第二,法律事實。指法律規定的,從生活事實中抽象出來的,構成某一法律后果的事實。一般體現在法律要件中。比如本法在第二節第8條到第16條對各種違法事實的描述。第三,案件事實。所謂案件事實也就是經過行政機關的判斷或法官的裁判,最終可用來進行法律裁判的事實依據。
應用
8.已經制定并經相關部門討論通過但尚未公布的關于行政處罰的規定,能否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條的規定,以及《行政處罰法》第4條的規定,對于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的依據必須公開,否則不得作為處罰的依據,這就是公開性原則的一個方面的要求。因此,已經制定并經相關部門討論通過但尚未公布的關于行政處罰的規定因為其并沒有公布出來為行政相對人所知悉,其不能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配套
《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4-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