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之間
  • 瞿小松
  • 8296字
  • 2021-08-30 18:40:37

詞選

(二十首)

一 念奴驕·中秋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云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1)。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2)?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注與疏

(1)“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語出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2)“騎鵬翼”,典出《莊子·逍遙游》: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某甲數度夢中飛翔,自高山之巔,輕躍而下,順風隨意,天地間優游自在。

如是,權以此意相和:

長空萬里,云天無跡。
月夜周天疏朗。
何不自展雙翼,逍遙乘風飛滑。
俯睒江山如煙,仰睇天路曠廣。

二 水調歌頭·千里快哉風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1)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2)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3),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4),千里快哉風。

注與疏

(1)欹(qī):傾斜。

(2)“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句出王維詩《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風日好,留醉與山翁。

(3)“莊生天籟”,典出《莊子·齊物論》:

南郭子綦隱機而坐,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耦。

顏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機者,非昔之隱機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問之也。今者吾喪我,汝知之乎?汝聞人籟而未聞地籟,汝聞地籟而不聞天籟夫!”

子游曰:“敢問其方?!?/p>

子綦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號。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隹,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籟則眾竅是已,人籟則比竹是已,敢問天籟。”

子綦曰:“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4)“浩然氣”,典出《孟子·公孫丑章句上》:

孟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惫珜O丑:“敢問何謂浩然之氣。”

孟子:“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img alt=""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7D050/20992610801497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empty.jpg?sign=1753693096-0vF424bCYfx3iIZIABHc6JQaRlSHtXz8-0-4949993b368937a05d4db2a7f3e3f2cb" style="height:0.1em">

會意“黑頭”和“須生”

天地吐納,萬竅呼嘯。
激流奔涌,利箭劃空,叱咤、嚎叫、號泣。
沉郁之音,清厲之聲,風吹物應,浩蕩起伏,前后相隨。
小風小和,大風大和。
烈風止,萬籟寂而歸虛。
嚯哈哈——
天地浩然氣,千里快哉風,把酒凌虛遨蒼穹!

三 行香子·今古空名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1)。君臣一夢,今古空名(2)。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

注與疏

(1)嚴陵:漢代嚴光,字子陵,曾與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也曾相助劉秀。劉秀稱帝之后,嚴光隱退,垂釣于富春江。

(2)“君臣一夢,今古空名”:嚴光垂釣之舉,后世有人譏其“釣名”。

會意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居士見世事人生無常。
光武嚴陵,君臣名空。
劉秀功名空,嚴光垂釣空。
千秋功名,古今大夢。

水天清,影湛波平。
放眼望,唯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山水清明。

引孫髯翁和東坡居士

看江山如畫,悟古今名空。“行香子”數百年之后,昆明大觀樓出了一副長聯,堪與蘇子遙相應和: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
披襟岸幘,喜茫??臻煙o邊。
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
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
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
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
莫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
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
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
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
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云。
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
只贏得,幾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

觀空闊茫茫五百里滇池,嘆英雄滾滾數千年往事。
勘破功名心機,喝斷利祿盤算。
冷眼看,流年似水人間滄桑,天地無情山河常在。

東坡詞,孫髯聯,所見所悟略同。

四 滿江紅·蘭亭空跡

東武會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邞淇水入城。

東武南城,新堤就,邞淇初溢。微雨過,長林翠阜,臥紅堆碧。枝上殘花吹盡也,與君試向江頭覓。問向前,猶有幾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時畢?風雨外,無多日。相將泛曲水,滿城爭出。君不見蘭亭修禊事(1),當時坐上皆豪逸。到如今,修竹滿山陰,空陳跡。

注與疏

(1)“蘭亭修禊事”,典出書圣王羲之《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必M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天下事,官里事,蘭亭事,事事煙消。
君王念,臣子念,雅士念,念念云散。
有為業,凡夫心。
如露亦如電,如夢亦如幻。

按 “如露亦如電,如夢亦如幻”,典出《金剛經》末尾偈言。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五 滿庭芳·歸去來兮

元豐七年四月一日,余將去黃移汝,留別雪堂鄰里二三君子。會李仲覽自江東來別,遂書以遺之。

歸去來兮,吾歸何處?萬里家在岷峨。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坐見黃州再閏,兒童盡楚語吳歌。山中友,雞豚社酒,相勸老東坡。

云何?當此去,人生底事,來往如梭。待閑看秋風,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細柳,應念我,莫剪柔柯。仍傳語,江南父老,時與曬漁蓑。

家非家,身非身。
欲知何處往,當下斷乾坤。

六 哨遍·遇坎(1)還止

陶淵明賦《歸去來》,有其詞而無其聲。余治東坡,筑雪堂于上。人俱笑其陋,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有卜鄰之意。乃取《歸去來》詞,稍加隱括,使就聲律,以遺毅夫。使家童歌之,時相從于東坡,釋耒而和之,扣牛角而為之節,不亦樂乎?

為米折腰,因酒棄家,口體交相累。歸去來,誰不遣君歸?覺從前皆非今是(2)。露未晞,征夫指予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3)。嗟舊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閉柴扉(4),策杖看孤云暮鴻飛。云出無心,鳥倦知返(5),本非有意。

噫!歸去來兮,我今忘我兼忘世。親戚無浪語,琴書中有真味(6)。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7)。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8)。念寓形宇內復幾時,不自覺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誰計?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9)。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10)。此生天命更何疑(11),且乘流,遇坎還止。

注與疏

(1)坎: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周易》八卦?!翱病必苑轿辉诒保匀粚傩詾樗⒂辍?/p>

(2)注(2)至注(11),句出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蘇軾“哨遍”,覺從前皆非今是;陶潛《歸去來兮辭》,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蘇軾“哨遍”,露未晞,征夫指予歸路,門前笑語喧童稚;陶潛《歸去來兮辭》,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

蘇軾“哨遍”,但小窗容膝閉柴扉;陶潛《歸去來兮辭》,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蘇軾“哨遍”,云出無心,鳥倦知返;陶潛《歸去來兮辭》,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蘇軾“哨遍”,親戚無浪語,琴書中有真味;陶潛《歸去來兮辭》,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蘇軾“哨遍”,步翠麓崎嶇,泛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觀草木欣榮,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陶潛《歸去來兮辭》,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

蘇軾“哨遍”,神仙知在何處,富貴非吾志;陶潛《歸去來兮辭》,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

蘇軾“哨遍”,但知臨水登山嘯詠,自引壺觴自醉;陶潛《歸去來兮辭》,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蘇軾“哨遍”,此生天命更何疑;陶潛《歸去來兮辭》,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會意(一)

《歸去來兮辭》,大美希文千古共賞。

也難怪蘇子情不自禁連篇整句搬用。他太傾慕陶潛:“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保ā杜c蘇轍書》)

引莊子《大宗師》《天地》附會“哨遍”

顏回見孔子:“我有所悟。”

孔丘:“什么?”

顏回:“忘了仁義?!?/p>

孔丘:“不錯。還不是根本。”

過了一些日子,顏回又來:“我有所悟?!?/p>

孔丘:“什么?”

顏回:“忘了禮樂?!?/p>

孔丘:“很好。仍不是根本?!?/p>

又過了一些日子,顏回再來:“我有所悟。”

孔丘:“什么?”

顏回答:“我坐忘了?!?/p>

孔子一驚:“什么是坐忘?”

顏回:“體身虛妄,萬境皆空。聽而不聞,視而不見,脫形,褪智,心同太虛,內不覺有身,外不分天地,內外通化,是為坐忘?!?/p>

會意(二)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謂入于天。(《莊子·天地》)

蘇子詩言:“歸去來兮,我今忘我兼忘世?!?/p>

忘我忘世,內外俱忘,是大忘,得大解脫。

善哉。

七 行香子·歸去閑人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1),石中火,夢中身(2)。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注與疏

(1)“隙中駒”,典出《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隙中駒”,如同《百步洪》之“飛電過隙”,喻光陰似箭。

(2)“石中火,夢中身”:如同“水上月,鏡中花”,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語)。

會意

虛名浮利,水中月,石中火,夢中身,苦志勞神終成障。

但自歸去,一長琴,一壺酒,一溪云,息心養性為無為。

八 浣溪沙·詠蘭溪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人生少而老,老復少,輪轉悠悠。
眼下閑暇。
但隨蘭溪散漫,柔步松間落葉。
心寂寂,耳目清。
靜聽流水暮雨,細看沙路無泥。
動中觀,行中參。
步步都是禪。

按 “人生少而老,老復少,輪轉悠悠”,暗喻周而復始,無有窮盡。

九 浣溪沙·村趣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里,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一)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睢盱(1)。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2)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采桑姑。

(1)睢盱(huī xū):張目仰視貌。

(2)猱(náo):猴之一種。

(二)

旋抹紅妝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籬門,相排踏破蒨羅裙。

老幼扶攜收麥社,烏鳶(1)翔舞賽神村,道逢醉叟臥黃昏。

(1)鳶(yuān):鷹。

(三)

麻葉層層苘(1)葉光,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2)青搗麨(3)軟饑腸,問言豆葉幾時黃。

(1)苘(qǐng):苘麻。

(2)捋(lǚ):抹。

(3)麨(chǎo):炒米。

(四)

簌簌(1)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繅(2)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1)簌(sù)簌:樹葉搖曳聲。

(2)繅(sāo):把蠶繭浸在熱水里,抽出蠶絲。

(五)

軟草平莎過雨新,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潑,風來蒿艾氣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微醺

物物相依,村野睦睦。
一兩醉叟,三五村姑。

軟草清沙,古柳桑麻。
絲娘嬌語,日暖風酥。

散,淡,
閑。

微醉。

十 虞美人·夜闌風息

本事集云:陳述古守杭,已及瓜代。未交前數日,宴僚佐于有美堂,因請貳車蘇子瞻賦詞,子瞻即席而就,寄攤破虞美人。

湖山信是東南美,一望彌千里。使君能得幾回來?便使樽前醉倒且徘徊。

沙河塘里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會意

夜闌風息,萬籟休歇。
醉看一江明月。
…… ……
平滑寂寥。
清寧無染。
照人生如夢似幻。
…… ……

十一 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1),何時忘卻營營(2)?夜闌風靜縠(3)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與疏

(1)“此身非我有”,典出《莊子·知北游》:

舜問乎丞:“道可得而有乎?”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

“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

…… ……

“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2)營營:機事,機心。機事,需算計謀劃之事。機心,算計謀劃之心。

(3)縠(hú):縐紗,喻微波。

此身自來非我有,何必長恨。
醉也無,醒也無,家童與鼻息,似有也若無。

遙遙江聲,倚杖癡立。
…… ……
忘事。
忘聽。
忘心。

十二 西江月·萬事空

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十年不見老仙翁,壁上龍蛇飛動。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楊柳春風。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皆夢。

引《六祖壇經》公案和居士東坡

祖(禪宗五祖弘忍)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五祖)云:“汝為第六代祖,善自護念,廣度有情……衣為爭端,止汝勿傳……汝須速去,恐人害汝?!薄勰馨l足南行……遂后數百人來,欲奪衣缽。一僧俗姓陳名惠明……為眾人先,趁及慧能。慧能擲下衣缽于石上曰:“此衣表信,豈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

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被勰芩斐觯P坐石上。惠明作禮云:“望行者為我說法?!被勰茉疲骸叭昙葹榉▉恚善料⒅T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勰茉疲骸安凰忌疲凰紣?,正恁么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慧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p>

諸緣屏息,一念勿生。
良久。
…… ……
轉頭?不轉頭?正恁么時,哪個是居士本來面目?

十三 洞仙歌·流年暗中偷換

仆七歲時,見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歲。自言嘗隨其師入蜀主孟昶宮中。一日大熱,蜀主與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訶池上,作一詞,朱俱能記之。

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無知此詞者。獨記其首兩句,暇日尋味,豈《洞仙歌令》乎?乃為足之。

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1)

起來攜素手,庭戶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試問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繩低轉。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

注與疏

(1)“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句,白居易有《如夢令》詩言:

前度小花靜院,不比尋常時見。
見了又還休,愁卻等閑分散。
腸斷,腸斷,記取釵橫鬢亂。
…… ……

冰肌玉骨,釵橫鬢亂。
怎料流年暗中偷換。
看疏星渡河,明月朗照。
嘆寰宇從來清涼。
如幻,如幻,輪涅元本如幻。

按 輪,輪回。涅,涅槃。《法華經》里,佛陀釋迦牟尼以“火宅”喻“輪回”,以“化城”喻“涅槃”,開示輪涅皆如幻的“佛知見”。

十四 定風波·林中遇雨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會意

細雨落葉,春風料峭,山頭夕陽斜照。
似曾有,有也無。
酒醉酒醒,何處是關竅?

陰晴圓缺來去來,彈指旋回剎那間。
醒復醉兮醉復醒,波還江海云歸天。

回首千古蕭瑟處,了無風雨了無晴。
乍見山頭光夕照,赤赤靈臺本空明。

按 1.“回首千古蕭瑟處,了無風雨了無晴”,有鑒于趙州禪師所言:“世界未有,其性早有。世界毀滅,其性不滅。”

2.赤赤,子生赤色,裸無衣飾。靈臺,本初心,心之根本。亦即“世界未有,其性早有”之性、“明心見性”之性。

3.“乍見山頭光夕照,赤赤靈臺本空明”:暗喻因“回首千古蕭瑟處,了無風雨了無晴”而頓見心之根性,本初清凈,純然無染。

十五 永遇樂·古今如夢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一云:徐州夢覺,北登燕子樓作。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云驚斷。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古今如夢,世事若煙。
何時夢覺,無覓無見。

按 《圓覺經》有言:“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于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p>

“古今如夢,世事若煙”,暗喻生死輪回之無常:“何時夢覺,無覓無見”,暗喻一旦徹悟,了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了知“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十六 如夢令·本來無垢

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兩闋。此曲本唐莊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莊宗作此詞,卒章云:“如夢,如夢,和淚出門相送?!币蛉∫詾槊?。

水垢何曾相受,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會意

《維摩詰所說經》有偈言:八解(1)之浴池,定(2)水湛然滿。布以七凈(3)(4),浴此無垢人。

(1)八解:八解脫,佛學用語?!毒闵嵴摗肪矶牛航饷撚邪?。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三、凈解脫身作證具足??;四種無色定,為四解脫(四、五、六、七);滅受想定,為第八解脫。

(2)定:禪定。

(3)七凈,佛教用語。即一戒凈,二心凈,三見凈,四度疑凈,五分別道凈,六行斷知見凈,七涅槃凈。

(4)華:花。

神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

慧能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居士同參

居士本然虛空,無生無凈無垢。
若非有染具身,何勞重手輕手。

按 1.“居士本然虛空,無生無凈無垢”,典出《心經》:“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p>

2.“有染具身”,因無明而以肉身輪回。

十七 鷓鴣天·夜雨

東坡謫黃州時作此詞,真本藏林子敬家。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會意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p>

與眾生共酷暑、同清涼,東坡居士心暖。

十八 臨江仙·問囚見鶴

自古相從休務日,何妨低唱微吟。天垂云重作春陰,坐中人半醉,簾外雪將深。

聞道分司狂御史,紫云無路追尋。凄風寒雨更骎骎(1),問囚長損氣,見鶴忽驚心。

(1)骎(qīn)骎:急速。

會意

往古來今,冤假錯案此伏彼起,有冤無處申而羸弱無助者,無非百姓貧民!

蘇軾為官問囚,痛天下不平事,哀眾生之多難。

更推己及囚,推囚及己,陡見鶴,憶《鶴嘆》,怵然心驚。

心懷慈悲,才智超群,東坡居士來日必果菩薩,“從大悲云起大法雨,利益眾生”。

十九 江城子·記夢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公之夫人王氏先卒,味此詩,蓋悼亡也。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會意

情傷深處,寂寞無言。
…… ……
只待再來,轉傷為憫,轉戀為慈,居士以情為機。
只待再來,化巧為拙,化智為慧,文豪以才為契。
有道是:無慧不超拔,無情非菩薩。

二十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云,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1)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2)。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3)江月。

(1)綸(guān):絲帛便帽。

(2)“灰飛煙滅”,典出《圓覺經》:“譬如鉆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p>

(3)酹(lèi):祭。

古今豪杰,萬千風流,逝者灰飛煙滅。
人生如酒,舉手揮灑,還散大河大江。

隨江奔涌,東去歸海,升騰雨露甘霖。
往復寰宇,普潤大千,幻和日月華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油尖旺区| 隆化县| 巴青县| 迭部县| 两当县| 绥芬河市| 云梦县| 楚雄市| 静海县| 临桂县| 平和县| 湄潭县| 宜川县| 五台县| 北辰区| 黎城县| 辽源市| 沂水县| 丰镇市| 安陆市| 新乡市| 崇礼县| 邢台县| 高州市| 延庆县| 卢湾区| 信丰县| 建水县| 桓台县| 定边县| 邵武市| 棋牌| 衢州市| 咸阳市| 隆尧县| 富源县| 眉山市| 霞浦县| 宜丰县| 太保市|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