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先生
- 龐余亮
- 813字
- 2021-09-02 13:50:27
擠暖和
冬天又到了,猜個謎語吧:“冬長夏不長,要長根朝上。”這個謎語的謎底就叫做“凍凍丁”——雪水化后又懸結在屋檐邊的冰柱。我們曾因衛生問題警告過學生不要吃“凍凍丁”,但學生們不管這些,照樣像青蛙一樣跳,摘那屋檐下的“凍凍丁”,夠不著還“搭高肩”(一個站到一個的肩上)摘,然后就把摘下的“凍凍丁”塞到嘴里咯吱咯吱地嚼,侉得很,這些侉孩子別看他們聽話,一旦犟起來,十頭牛都拉不回。
是啊,孩子們肯定是不饞的,但他們喜歡“凍凍丁”的味道。有的孩子還從河里找到了大塊厚冰,磨圓了,用一根蘆管在中央使勁吹出一只小洞,然后用繩子穿上,當滾車輪玩;還有的孩子索性就把兩塊冰穿起來讓另一個學生拉著滑行。真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冰塊把孩子們的手冰得紅通通的。可他們并不冷,手背上全都冒著熱氣。
如果不下雪,凍凍丁也就長不成。但孩子們總會找到辦法玩,他們還可以跳繩,踢毽子。天再冷的時候,學生就朝太陽下鉆了。他們聚在一起,然后不約而同地分成兩派,開始“擠暖和”。他們真的像兩群初生的牛犢,頭對頭地抵著——聽著他們嗷嗷地叫,真是吃奶的力氣也擠出來了,不過到了教室里,再也沒有跺腳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像一只只羽毛凌亂的鳥兒,興奮到半節課后才安靜下來。
由于縣里其他學校發生了好幾起意外事故,所以校長不允許學生“擠暖和”。在校長的高壓和我們大呼小叫下,學生們開始“化整為零”,一對一地擠——其實不是擠,而是兩個人做“完全彈性碰撞”,像兩條龍的角力。“嘿”“嘿”“嘿嘿”。一聲高似一聲,還是有節奏的,看不見校長的時候,兩條“龍”后面就迅速跟上了很多人,孩子們鼓著腮幫,把力運向一側,然后一撞——把力進行傳遞,一直傳遞到領頭的大個子男生肩上。擠的目的不是勝利,而在乎暖和。
我曾在班上講漢語中有意思的特例詞。我舉出了“吃食堂”“打醬油”“曬太陽”等詞,有個學生急中生智,說出了“擠暖和”一詞。
“擠暖和”,多好的詞啊,牙膏的清香一樣,用力一擠,“暖和”就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