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杜甫詩選
  • 謝思煒評注
  • 888字
  • 2021-09-02 13:52:32

贈李白[1]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2]

野人對腥膻,蔬食常不飽[3]

豈無青精飯,使人顏色好[4]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5]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6]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7]

【解讀】

李白與杜甫的相遇是唐代詩人交往中最為人樂道的佳話。杜甫初次與這位年長他十一歲的大詩人見面,便一見如故,傾倒之至。這時杜甫正為在東都所經歷的世態炎涼而心存厭倦,李白的赫赫詩名以及待詔金馬而又脫身離去的傳奇經歷,都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但李白影響的主要方面和此詩的主題,卻落向宗教方面。李白本人這時正準備從道士受道箓,道教信仰正濃,杜甫于是也與他相約,同拾瑤草,共求仙舉。盡管這也許只是詩人因生活挫折而表達的一時沖動,但從此前“清狂”、“放蕩”的生活轉向宗教超越幻想,也完全合乎詩人思想性格演變的邏輯。杜甫對李白的傾倒既說明李白人格的巨大魅力,也說明年輕時的杜甫與李白呼吸著同樣的時代空氣,具有近似的精神生活和人生追求。


[1]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著名詩人。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奉詔入京,供奉翰林。天寶三載(744),賜金還山,漫游梁宋。杜甫約于天寶三載初夏,在東都首次與李白會面,留下此詩。

[2] 東都:唐以洛陽(今屬河南)為東都。杜甫于天寶元年來東都。機巧:指人心巧詐。

[3] 野人:杜甫自稱。腥膻:腥指魚類,膻指牛羊肉。蔬食:以菜蔬為食。《孟子·萬章下》:“雖蔬食菜羹,未嘗不飽。”杜甫此時欣賞李白求仙訪道,所以對腥膻之食表示厭倦,又用《孟子》語意而反之,稱蔬食亦不足飽。

[4] 青精飯:陶隱居《登真隱訣》載太極真人青精干石飯法,飯作青色,服之可健身,消滅三蟲。

[5] 大藥:道教稱金丹為大藥,服之以求長生。山林:道教以為煉藥求仙須入名山。跡如掃:絕跡。這兩句意謂自己因缺少煉藥之資而未入山林。

[6] 李侯:李白。侯是對人的尊稱。金閨彥:江淹《別賦》:“金閨之諸彥。”金閨指金馬門,漢官署門。彥,俊美之士。李白曾入翰林,故杜甫以此相稱。脫身:指李白脫離宮廷。幽討:指采藥訪道。

[7] 梁宋:梁指汴州(今河南開封),古稱大梁;宋指宋州(今河南商丘)。瑤草:玉芝,亦為道教服食之物。東方朔《與友人書》:“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嫩江县| 乐昌市| 增城市| 东乌| 和平区| 哈尔滨市| 大宁县| 福鼎市| 马关县| 德清县| 兴隆县| 温宿县| 惠安县| 正阳县| 庐江县| 普兰县| 新龙县| 宁国市| 阿瓦提县| 无为县| 绩溪县| 丹阳市| 盐边县| 定西市| 卢龙县| 桂阳县| 库尔勒市| 津南区| 永嘉县| 博兴县| 龙南县| 卓尼县| 和平县| 内黄县| 宝丰县| 大同县| 余姚市| 达拉特旗| 滦平县| 六枝特区|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