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
京口得鄉書[1]
雨后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2]。北固山前三面水[3],碧瓊梳擁青螺髻[4]。 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5]。回首送春拚一醉[6],東風吹破千行淚。
【解讀】
熙寧七年(1074)三月作于鎮江。
上片寫所處之地京口之景。用反襯法,如碧瓊之水梳理似螺髻之山,雨后春容更顯清麗,但雨水只洗春容,無法洗去自己心中的幽恨。春容愈清麗,幽恨愈纏綿。幽恨為何,并未說出,但讀及下片,就不難明了。下片抒因得鄉書而生的鄉梓之情。用對比法,“一紙鄉書”對“萬里”家山,“拚一醉”對“千行淚”。前者表現鄉人作書盼歸的深情厚意,后者突出自己爽約的無奈和思歸不得的沉痛。
作者三十二歲時(熙寧元年冬,1068)最后一次離開眉山,從此“萬里家山一夢中”(《蜀州報本禪院鄉僧文長老方丈》),對家鄉的感情只能表現于不絕的吟哦,直到他度過另一個三十多年,辭別人世為止。
[1] 京口:即鎮江。三國吳孫權曾在此建首府,稱京城,首府遷至建業(今江蘇南京)后,改稱京口。
[2] 幽恨:心中隱埋的怨悔。
[3] 北固山:在鎮江市北。《世說新語·言語》注引《南徐州記》:“(京口)城西北有別嶺入江,三面臨水,高數十丈,號曰北固。”
[4] “碧瓊”句:碧瓊,綠色的美玉,喻江水。梳擁,像梳子般梳理、簇擁。青螺髻,狀似青螺的發髻,喻北固山。唐劉禹錫《望洞庭》:“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雍陶《題君山》:“應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
[5] 真個:真的。個,語助。
[6] 拚:心甘情愿,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