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樣姑娘:養孩子是一場修行
- 季美君
- 1195字
- 2021-09-03 16:37:35
序
陪伴
孩子出生前,醫生讓我選擇孩子的小腳印“紀念留言”。在屈指可數的幾個選項中,我選了“不求出類拔萃,但愿與眾不同”。這句話雖然不完全符合我的本心,但可見大意。我的意思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出類”與否,“同”與“不同”,都不在我的考慮之列。換句話說,人生,不是比出來的,只與其本人相關。
但人來到這個世上,真與他人無關嗎?恐怕不是。《佛說入胎經》有云:“父母及子有相感業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時心即顛倒。若是男者,于母生愛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愛于母生憎。于過去生所造諸業,而起妄想作邪解心。”由此看來,胎兒之前,隨父母來到世上的這個孩子,至少已與其父母“有相感業”。
這樣說或許有點玄乎。不可否認的是,從母親懷孕前后那一段時間起,孩子即與父母有了“緣”:想不想要孩子,什么時候要孩子,事先都得有個商量、計劃和安排。如果決定要孩子,首先就得在心里做好對孩子負責的準備,包括撫養、教育以及一定的物質基礎。如果連這點心理和準備都沒有,又何苦讓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做伴呢?
所以,妻子懷孕后的飲食營養、心情調節以及胎教音樂選擇,乃至新房裝修及入住時間等,都列入了我們的日程安排。一句話,只要能想到能做到的,我們事先都作了充分準備。
孩子如期而至,給我們帶來了驚喜,也帶來了意外——接生的醫生說:“父母脾氣這么好,孩子哭起來怎么這么兇啊!”這脾氣,或許是孩子自己帶來的。
伴隨著孩子的降臨和成長,我們的生活平添了無窮的樂趣,也品嘗到了各式各樣的味道。
嬰兒時,每天給孩子洗澡。一手穩托著后背,一手用溫水慢澆輕揉,邊洗邊逗孩子玩。看著孩子小手舞著小腳丫蹬著嘴巴笑著,此刻,就是人間最美天……
一歲多的女兒在樓下玩時看中了商店里的排球,緊抱著不撒手。“球不是我們家的,你先還給人家……”在不舍中女兒把球還了,我一口氣買回好多球……
夜班調休在家躺沙發上睡覺,被女兒看見,突然背誦起“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詩句,貼切于女兒的“神來之誦”,我睡意全無……
妻子出國游學,四歲的女兒被托付給老家大姨撫養,一個月不到,女兒打來電話,用順溜的家鄉話向“北京叔叔”問好。驚訝于小女兒的精明早熟,也感受到了女兒內心深處的那份牽掛和暗恨……
坐在客廳地板上清理著已被女兒淘汰的初中課本和作業本。是否該留下一些作為紀念?偶爾的翻看,愣是被唾斥為“窺探個人隱私”。“要偷看的話,我有的是時間……”怎樣的解釋都無濟于事,真心無奈于這種自我保護意識覺醒的滿身荊棘……
女兒半夜肚痛難忍,陪去醫院急診,等了半天不見人影。好不容易來了一個護士,就在我要爆粗口的一剎那,“你們這么晚了還要值班,真真辛苦”,女兒的一句話,讓護士露出了被理解的笑容,隨后,護士的服務態度似乎熱情多了……
是的,孩子的脾氣是她自己的,孩子的人生也是她自己的,我們只是陪伴著孩子,一起走過她人生中的一段路。在這段路中,我們影響著她,她一樣影響著我們。
洋爸
2018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