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嬴作為信陵君府上最為年長的門客,酒宴散去便被以上客的身份安排到府上一處最為典雅的別苑居住。
酒宴上魏無忌由于酒精作用,已經許諾小七前往邯鄲相助武安君促成和談,替其解圍,可一覺醒來,思來想去覺得有些唐突,可眾多門客在場卻無一人勸阻,是因為酒醉還是支持,無忌不敢確定,但始終心里有塊大石壓著有些別扭。于是,一大早便獨自一人到訪侯贏處,以拜別為名聽一聽他的看法,侯嬴知昨夜門主有話要說,礙于賓客諸多不便講話,出發前一定前來問計,便早早洗漱完畢,等待信陵君道來。
“先生,昨晚酒宴可盡興否?”無忌關切道。
“酒肉穿腸,不過一時盡興,只是門主遠行,當多加保重。”侯贏回。
“先生,無忌即將遠行,不能時時照料先生,還望見諒?!睙o忌對侯贏的回答沒有判斷出任何有價值東西,很明顯侯贏是知道自己來意,對笑而不答的侯贏拱了拱手,繼續說,“先生知道無忌到訪來意,何不指點一二。”
“門主之心,侯嬴早已知曉,垂垂老矣蒙門主厚愛已是萬分感激,何談他求乎?”
“邯鄲一行助秦亦或助趙,無忌心中實有疑惑,還望先生不吝賜教?!?
“敢問門主心中如何所想?”
“于公,秦趙兩敗俱傷對我魏國大利,無忌不該牽扯其中;于私,趙勝乃是無忌姐夫,無忌當希望趙國獲利,然趙魏更有三晉同胞之誼,無忌實在找不到助秦之理由。武安君乃是當世罕見名將,伊闕之戰、鄢郢之戰、華陽之戰、陘城之戰四大戰役下來,便足足殺掉了五十余萬將士,其他攻城略地之戰役還未曾細算,如此戰神困于邯鄲,實在是諸國之大幸,一旦放虎歸山,怕是長平之戰趙國將要慘淡收場了?!?
“門主所言極是,這趟渾水門主只會落個俠義之名,卻不切合國家利益,秦國和趙國一個在西,一個在北,魏國想要有所作為,就得擺脫這兩座大山,然而眼下門主赴邯鄲的兩點目的無非是:一、協調秦趙停戰;二、幫助武安君脫身,站在大義上來說,這兩點都是凜然之舉,無可厚非??煞旁谖簢娼嵌葋砜?,這是大大損己利人之舉,只怕魏王得知此事,未必會放門主前往。”
“先生教我,無忌不計后果承諾答應,去,則失信魏國,不去,則失信天下,無忌騎虎難下,不知該如何是好也?!?
“門主莫慌,既然門主問道,侯贏便向門主獻上第一策。”
“無忌洗耳恭聽?!?
“去!侯嬴以為于公于私,當助武安君脫身,一者長平對決王龁未必是廉頗敵手,易將武安君勝負難料,兩虎相爭必然全力以赴,結果必然兩敗俱傷;再者武安君乃是秦國擎天之柱,門主可趁機拉攏武安君賣其人情,日后方便說話。如此門主更博俠義之聲,救急之名豈不美哉?”
“可是魏國這邊如何交代?”
侯贏從袖子里取出昨夜寫好的竹簡,交給魏無忌,看著《勸魏王書》幾個字,心里也便輕松了許多,攤開竹簡細讀內容,魏無忌這才長舒一口氣,“沒想到先生會如此周到,把一切都安排的如此細微,無忌拜謝!”
“敢問門主一言:若秦國或趙國拉攏出兵,門主當如何?”
“這......無忌倒是沒有想過?!?
“四個字:糊弄了事?!?
“無忌明白,聽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此次前往定當全力以赴!無忌就此拜別?!毙帕昃钌钜话?,便出了別苑。
大梁距離邯鄲三百多公里路程,魏無忌只帶了三五親信與蟬玉小七一并騎馬飛馳北去。六月的艷陽已經興奮得可以讓人汗流浹背,空氣似乎在燃燒,讓人口干舌燥。官道上一個人影也看不到,渴了便解下水囊痛飲幾口,餓了啃幾口干牛肉繼續趕路。因為當時還沒有發明馬鐙,先秦時期的騎士需要兩腿緊緊夾住馬身,身體伏在馬背上保持平衡。尤其是長途跋涉,對一個騎士而言是耐力與技術的考驗。經過一天的奔波,眾人終于趕在天黑前到達河水南岸的白馬口,大家長舒一口氣,商定今晚在此過夜,明天一早啟程。侍衛們有的出去撿柴生起篝火,牽馬喂養草料。有的負責周邊警戒,井然有序的忙碌著。信陵君與蟬玉小七站在河邊,望著那顆“長河落日圓”的紅日,有一句每一句的閑聊著,天色就這樣漸漸暗了下來,涼涼的夏風撫摸著眾人的臉頰,讓人陶醉讓人著迷。
忽然警衛發出警報:有人靠近,全員戒備!幾名侍衛順著聲音望向遠方,朦朦朧朧之間看到諸多黑影向他們靠近,紛紛拔劍擋在前面??拷c才發現是一群穿著破爛,灰頭土臉,手拿木棒或是鋤頭的農人,只見他們神情呆滯,目光無神,猶如一群幽靈一般。魏無忌喝退警衛走到前面問道:“鄉親們,我是魏無忌,天色已晚,為何不回家休息?”
“可是信陵君無忌公子?”
“正是在下?!?
“不瞞公子,我等乃是野王韓民,戰事一起我們為求活命,拖家帶口沿著河水一路跑到了魏境這才停下來,沒有了土地就意味著我們沒有了生計,農民變饑民,饑民便亂民,各個城縣不但不接納我們,把我們拒之門外,還派兵驅逐我們。前些時日還遭到山匪劫掠,現在的我們一無所有,沒吃沒喝,也不知道去哪,怎么活下去。信陵君我們知道您宅心仁厚,愛民如子。今日有緣能在此見到您是老天開眼,還請信陵君大發慈悲,救救我們吧。”年長的里正拄著彎彎木棍顫顫巍巍的說道,說完便帶頭跪下磕頭,后面的男女老少也跟著跪下磕頭。
“老人家,鄉親們使不得,大家快快起來,聽無忌說:有勞老人家帶著大家再走一遭,去信陵,那里是無忌的封地,開阡陌種新田,好好活下去,就有希望?!蔽簾o忌扶起老人,將腰間的一塊佩玉放到老人手中繼續說道,“這是無忌貼身信件,到了信陵把這個交個城守,他們便知道如何去做了?!?
“感謝公子救命之恩,大恩大德永世得報!”里正說著,便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要下跪,魏無忌攔下,又招呼守衛將多余的糧食和錢幣分發給眾人,直到月上柳梢頭才送走眾人。多愁善感的魏無忌呆呆的站在河邊,望著水波粼粼的河水思緒萬千。
小七走到魏無忌身旁,打量著這個年輕的君侯,“信陵君真是個好人哩,之前冒犯的話小七收回?!薄懊胺??言重了,無忌怎么沒有想到有什么不妥的話,小友想多了?!薄爸皇?.....”“哈哈,你是說今日之事啊,無忌其實也沒幫上什么忙,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至于小友說的冒犯的話,無忌想了半天也沒想到,不要在糾結了。”魏無忌解釋,轉移話題道,“其實今天看到他們面黃肌瘦的樣子,無忌心中實在難受,戰爭讓他們失去了家園,背井離鄉來到這里,還被人無情驅逐,沒吃沒喝無依無靠的,實在是可憐的很,不知道像他們這般的還有多少啊?!?
“是啊,如果世間沒有戰爭那該多好啊,孔子所說的大同社會,路不拾遺,人人以禮相待,那該是多么美好的憧憬啊?!?
“小友也信儒家?”
“天下同歸而殊途,百家爭鳴而意同?!?
“世道無常,紛爭不斷,天下唯有一統方見大同?!?
“無忌公子以為魏國可以繼承大統?”
“無忌以為繼夏周之后,可以縱橫捭闔之王者尚不明朗,至于魏王,無忌也只得實事求的說,守土尚可,大出難以勝任,魏國想要一統天下,除非徹底變法,至少積累三代國力方有希望實現?!?
“那為何還要苦苦堅守,豈不是徒勞?!?
“小友啊,無忌為魏國之心乃是家國情懷,國之庇護,家之恩養,切切反哺之意非言語所能及也,如果有一天魏國到了生死存亡的那一刻,無忌義無反顧沖在最前面,就像墨家一般,若是墨家有難,你會如何處之?”
“小七知道了,這便是家國情懷。”小七憨憨的笑著,“無忌公子以為秦國如何?”
“政通人和,法度清明。非民間傳聞之苛政,后事前景不可估量?!?
“或許武安君所言是對的。”
“什么?”
“沒什么,天色不早,早點休息吧?!毙∑呓K結了話題,若有所思的走開了。
那一晚,魏無忌沒睡,他就像一個和藹的父親巡視著已經進入夢鄉的流民,給這個老人披上披風以作被褥,給這個孩子撿起玩具放入懷中,兜兜轉轉,借著皎潔的月光,魏無忌看到了與相遇時格格不入的安詳,也許,大家的夢里是一個沒有戰爭,沒有疾苦,有肉吃,有酒喝的喜樂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