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臘三部曲Ⅰ:追逐陽光之島(更新版)
- (英)杰拉爾德·達雷爾
- 2424字
- 2021-08-18 11:10:28
譯者序
詠嘆陽光燦爛的童年
科孚島上的童年生活塑造了我的一生,倘若我果真擁有亞瑟王的梅林法師的魔法,我愿給每一個孩子如我所得一般的童年禮物。
杰拉爾德·達雷爾
在坐下來好好享受動物保護界傳奇人物達雷爾的“希臘三部曲”之前,讓我們先用放大鏡來檢視,這樣的童年到底塑造出了什么樣的人格與人生。
達雷爾從22歲起,便開始組織采集動物遠征隊,足跡橫跨亞、非、澳、美洲大陸。他一生完成37本著作,等于從28歲開始到他辭世前兩年,幾乎每年都有作品出版;內容從廣播稿、敘事散文、兒童故事、短篇小說,到大部頭的入門指南,林林總總。他拍過12個系列電視專輯,介紹他到世界各地從事的與動物有關的工作,其中還包括一部BBC根據“希臘三部曲”改編攝制的連續劇。他寫的書至少已被譯成31種文字,紀錄片到目前仍在全球各地電視臺播放,說他是全世界家喻戶曉的人物,絕非過譽。
34歲,他如愿在海峽群島(Channel Islands)中的澤西島上成立澤西動物園;38歲,他成立執行世界性物種保護及繁育工作的澤西野生動物物種保護及繁育信托基金,并在46歲及60歲時,分別在美國及加拿大成立分會;51歲,他在澤西動物園旁創建“迷你大學”,訓練各國學生,使他們在畢業后可以回到動物原產國,挑起建立繁殖動物基地的重責大任,目前“達雷爾軍團的步兵”已有超過700名熱血男女,分布在80多個國家;67歲,英國肯特大學為肯定他的成就,成立了“達雷爾物種保護及生態學院”。如今,他的動物園及信托基金成為方興未艾的人工繁殖瀕臨絕種動物運動的濫觴;也是世界上第一所研究物種保護及繁育生態學的學術機構。
耶魯大學、杜倫大學、肯特大學這三所世界著名高等學府都給幾乎沒有上過學的達雷爾頒發了榮譽博士學位。英國女王在達雷爾57歲那年,為他頒發了“不列顛帝國勛章”。
面對這樣一張洋洋灑灑的成績單,我們驚異于其中的諷刺意味。在順應主義(conformity)(1)勢力日益擴張、無遠弗屆的20世紀,一個幾乎從未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小孩,一個一開始在動物園及生物學界同僚眼中離經叛道的異見分子,最后居然能為全球的動物園指引方向,對新一代物種保護人士造成深遠影響,更帶給千千萬萬人啟迪與激勵。這令人折服的實踐能力,泉源何處?
請讀者自己在“希臘三部曲”里找尋。
這三本書所描述的,是純真的心、童稚的眼睛所漫游經歷的愛麗絲仙境與鏡中世界,充滿了好聞的味道、繽紛的顏色、可口的食物、柔軟的觸感、奇怪有趣的人物和無盡的愛、學習與玩樂。在那個動植物種類浩繁、地理景觀變化多端的地中海小島上,小杰瑞(杰拉爾德·達雷爾的昵稱)在家人無邊的寵愛與信任,以及啟蒙老師無價的友誼與指引之下,以最大的自由,挖掘并擁有了自然豐盛的寶藏。
他們的家境在當時客居的希臘堪稱富裕,而且他的家人不拘泥于禮教,喜歡也懂得享樂,所以杰瑞從小就被訓練成一位對美食、美酒與玩樂頗為在行的鑒賞家。他還有個想當文豪的長兄,把屬于上流社會與文藝界那批最容易自我膨脹的人帶進家里,又使小杰瑞成為鑒賞“人”的內行,等于給了這個悠游于質樸鄉下的野孩子最好的平衡。同時,大哥的伶牙俐齒、尖酸刻薄,無疑也給了小杰瑞難得的思辨訓練。擁有無憂無慮、充滿愛的環境,長大以后成為充滿自信、樂觀進取的人,是很自然的事。不過,如果沒有長兄的影響,達雷爾的身手大概不會這么靈活,口才也不會好到能夠“只靠幾張紙和一支馬克筆,就在劍橋大學讓滿堂觀眾聚精會神聽他演講兩個小時”。
達雷爾的故事精彩絕倫,固然因為他的經歷與眾不同,本身的觀察力又極其敏銳,但我們不可忽略他文筆好、文風特殊的事實。他的文字具有一種單純而直接的感染力,他大哥拉里就曾說過:“難道你不覺得那個小鬼很會寫嗎?他的風格就像又脆又新鮮的萵苣。”所以達雷爾的書讀起來不是一種對智力的挑戰,而是一種感官的享受。我還想提醒讀者,這幾部書的出版年份分別是1956年、1969年及1978年,每一部書的時間間隔都在10年上下,代表他生命巔峰期的三個10年。
· 《希臘三部曲Ⅰ:追逐陽光之島》不僅被拍成電視劇,還是英國高中生畢業語文考試用書,受到的肯定無須贅言。倘若我們推算寫作時間在出版的前一年,那么達雷爾寫這本書的時候是30歲,功名事業正如旭日東升,實現理想的日子觸手可及,那種初生小獸探索世界的新鮮感,處處流露。
· 《希臘三部曲Ⅱ:桃金娘森林寶藏》則是全系列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有人說,一個導演若一輩子只拍三部電影,那么他的第一部一定很誠懇,但不夠成熟;第二部會既誠懇,又成熟;到了第三部,就會流于自我抄襲,缺乏新意。我覺得這本書在表達他原來的意圖,即描述科孚島的自然史以及他自己的童年方面,就是既誠懇而且功力成熟的一部,在人物事件的描述與動物及地方特色的介紹解說上,很有平衡的美感,而且結局非常美。寫這本書的時候,達雷爾經營動物園已過了10個年頭,物種保護界的現實看盡,為募款四處奔波的人情冷暖也嘗遍,他為揮別童年與受戰爭污染前的世外桃源所譜寫的抒情哀歌,不僅是對自己純真歲月的告別,也是對整個人類蹂躪自然環境、陷入“失樂園”絕境的一聲浩嘆,讀來教人不勝唏噓,痛在心里。
· 《希臘三部曲Ⅲ:眾神的花園》是達雷爾所有著作中非常特別的一本,因為這是一本帶有陰影的書。他讓我們看到他家人的另一面——畢竟少不了富人驕縱跋扈的氣息。同時,陪襯人物也有僵化定型的傾向——美國人天真而愚蠢,法國人愛發牢騷而自大可憎,印度人膜拜大英帝國文明,等等。最重要的是,這本書著墨動物的部分比較少,使其帶有一抹說不上來的陰暗色彩,潛伏在仍舊幽默的敘述底層,令熟悉他的讀者感到不安。我猜想這和他第一次婚姻在1976年破裂,獨居一年后的心境有關。
整體來看,“希臘三部曲”是達雷爾童年收到的一份厚禮,他再轉贈給所有的讀者——即使我們生活在城市里,即使我們的童年已遠逝,達雷爾交給我們的那根點石成金的魔棒,也會讓我們感受到“麻雀可以像天堂鳥一樣有意思,老鼠的行為也可以跟老虎的行為一樣有趣味”。活著,是多么值得開心和感恩的事。只要我們去找,充滿陽光的日子俯拾即是。只要我們別拋棄自己的童心,童年永遠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