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三之前呢,對復讀沒有太多的概念,無非是我們考得很差的時候,班主任會苦口婆心地說:“你們真的要好好學誒,不要想著復讀,再來一年會很痛苦的。”
高三的時候,班里轉來了三個復讀的同學,一個女生,兩個男生。
女生和我坐得太遠了,最后一年,我兩說過的話估計都沒有一百個字,所以就不說她啦。
兩個男生分別是濤哥和羅少。
濤哥真的和我想象中的“復讀生”的樣子很符合,他有自己明確的目標,每天都很認真在學,甚至很少看到他午休。
有段時間濤哥坐在我后面,我每次回頭遞給他作業本,他不是在寫數學,就是在背地理知識,有時候寫得太認真,都沒有察覺我遞過去的東西,要提醒一句才抬頭。
濤哥數學也很厲害(突然感覺我身邊的人好像數學都不差?),有時候大帥在忙,我就會去找濤哥問數學題或者地理題,濤哥不太擅長講題,他都是在我的草稿紙上把過程寫好,讓我有看不懂的部分再去問他,他再和我詳細地講。
大概是高考倒計時一個月的時候,我很少再去寫那些按自己水平根本不能獨立完成的數學模擬題了,但是第二天又要上交,濤哥知道我的想法以后,他就經常把寫好了的卷子直接遞給我:“吶,給你拿去參考。”
濤哥還特別負責,他不確定的題目會拿去和大帥討論,討論出了正確答案回來告知我一聲:“填空題第一題改一下,我的是錯的。”
經常問題目我也不太好意思,一般去超市買了零食都會給濤哥桌子上放一兩個,以次表達我真誠的謝意。
羅少就和濤哥截然不同了,性格比較活潑,也特別能講,愛好那是真的廣泛,看過很多文學作品和電影,娛樂圈和動漫也會關注。
羅少特別熱情。他自己騎電瓶車走讀,有時候我們宿舍值日沒時間去食堂買早飯,就會前一天找羅少幫我們帶外面的小籠包或者煎餅果子,然后呢,就經常看到羅少大早上拎著一堆打包好的早點從班級后門進來。
我走讀那段時間,經常和羅少一起出校門,羅少都會騎著他的紅色小電瓶車把我送到小區門口,我說謝謝的時候,他都是隨便擺擺手:“沒事,我是燃燒的蠟燭,我愛奉獻。”
我們班的三個復讀生最后都考上了還不錯的大學,結局都還算圓滿。
今年高考結束,班上一部分人選擇了復讀,有些是沒有達本,有些是達本但是自己不滿意。
不管怎么說,復不復讀都是一種選擇,造化什么的還是看個人。
復讀要面對的壓力其實很大,比方說高四剛開始就要把自己高考的卷子再做一遍,把自己刻骨銘心的錯題聽老師再講一遍,要去新的班級甚至是新的學校,要適應新的環境以及處理或多或少的新的人際關系。
在聽到有關復讀的話題時,人也會變得敏感,而且多一年的學習就意味著多一年的開銷,重復高三的高強度練習和生活學習節奏。
每個人對復讀都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在最后說一句,選擇是自己的權利,決定好了,就向前走,別再回頭,別再猶豫,也別再在意別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