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走藝?
- 一本備忘錄
- 租小小
- 1743字
- 2021-09-03 07:16:00
高一后面,理科班學藝術的基本都轉來了文科班,那個時候認識了二弟。
為什么叫他二弟,因為他見我就喊大哥。
二弟是學播音主持的,感覺認識他開始,他就在減肥,長期不吃晚飯,實在忍不住就周末放松暴飲暴食一頓,然后繼續減肥。
學播音主持要很多條件,舒服的長相和氣質,好聽的嗓音,還有說話寫作的素養。
二弟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看電影,和一般朋友去看電影基本上就偶爾小聲吐槽一下劇情,喝喝奶茶啥的,二弟就不一樣,可能受專業課的影響,他看電影的時候很忙,總在備忘錄上打字,有時候是一些意味深長的臺詞,有時候是某個鏡頭的拍攝手法。
和二弟一起吃飯也和別人不一樣,和別人都是想吃什么點什么,和二弟吃飯,就是聽他說什么什么熱量很高,什么什么不能吃太多,辛辣的東西,還有蛋黃他們很少吃,因為要保護好嗓子。
我問過二弟選擇藝考過后有沒有遇到特別的事情,或者自己一些想法的轉變,他給我發了好長一段話。
“自從決定轉文科,就想著一定要做點什么對我未來有提升,有幫助的事兒,最起碼考個本科嘛。對于我這種文化課不行,其他啥啥都會點兒的人來說,藝考,成了我的希望。”
“可是我家人并不支持,我父親平生最看不上的人,就是戲子。但他見我一心想要學播音,也沒阻攔,在經濟上從沒讓我感到有壓力過。”
“直到現在,我才理解他的想法,很多藝考生真的挺亂的,即使我是一個藝考生,這話我也得說。他怕我被帶上偏路。尤其是:就業難。”
“我家從商,就業我從來沒考慮過,但實話實說,我學習這個專業,除了讓我在應對社交時更加從容一點兒、除了讓我在和朋友吹牛的時候有更多一點的資本,還有一點在接下來說。其余的,對我未來真的沒有幫助。”
“我還真挺喜歡語言類專業的,一開始想學音樂,可是找不到好的老師,以及好的老師課時費真的很高,就放棄了,后來通過同學的推薦,學了播音主持專業,從開始的一知半解,到后來的熱愛,這個過程其實還挺微妙的。并且我發現,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真的會用心對待的,即使無用。”
“在高中學文化課天天上課睡覺的我,在學枯燥的播音理論知識的時候,即使無比困倦,也會強忍著困意去學習,兩年里,我只在課上睡著過一次。”
“為什么這么認真學呢,因為很多人覺得,我壓根兒沒可能考上本科的,我非要打他們臉。”
“后來是父母,他們一直不是很看好我學這個專業,但我非得考個本科證明一下。”
“但考上后我也想明白了,光靠熱愛是沒辦法生存的,在這個行業內,除非出人頭地或天賦異稟,不然也就只是討個生活。”
“說直白一點,考本科對我來說,就是用來滿足我那點虛榮心的。但是,藝考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就是,改變了我的生活環境,讓我擺脫了曾經讓我窒息的一切。”
“我很懷念高中的生活,但也只是懷念我的同學們,懷念我在那的青春。”
下面分享一下二弟的日常。
早上七點半起床,這對于很多文化課學生來說簡直是天堂。八點開始早功,早功完上課。中午吃完飯睡覺,睡醒了上課,晚上吃完飯休息一下,晚課又開始了。晚課結束開始錄作業,十點半一到,不論作業完成與否大多數同學都回去休息了。
“可是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接受力差,很差。別人一遍就能聽懂的東西,我得要來很多遍,老師反復說的問題,我得花很多時間才能get到點上,所以十點半回家,對我來說就成了不可能的事兒,差不多十二點、一點左右,我才能把當天的所有任務完成,回家休息。睡覺,差不多得到兩三點,每周一休。
辛苦嗎,枯燥嗎?這就是我的日常。不同與整日蹦迪的同學,你如果問他(她)們,他們當然也會說很累很辛苦,真辛苦嗎?不予置評。”
“當然我不能代表大多數藝考生,但是除我以外,還有幾位同學也和我差不多,所以我們最后考的都還不錯。”
“如果同學看到了這篇關于藝考的文章,并且有藝考的想法,我建議你想清楚,權衡一下利弊。其他省份其他模塊的不說,在安徽省,藝術A類真的很難考,文化課壓力越來越大,近兩年,文化課升了20%,說數據你們可能不懂,這么說吧,安徽藝術文,文化課分數兩年漲了110+。拋開升學率不談,以后就業也是問題,權衡吧。”
“但是。”
“這種枯燥相對于文化課學生來說,也不算那么的“日復一日”,畢竟是藝術生嘛,該玩兒的時候不會玩兒怎么行,偶爾也會有戶外采訪,也會去其他城市考試,考完試后,不就約等于旅游了嘛。”
“最后用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我的藝考生活吧:枯燥,壓力,疲憊,偶爾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