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蝴蝶故事
- 陳錫昌 劉廣 楊駿
- 813字
- 2021-12-29 17:59:07
蓑衣紅裙— — 紅鋸蛺蝶
拉丁學名:Cethosia biblis (Drury)
習 性:訪花,飛行緩慢,一年多代
分 布:華南、西南各省區,東南亞各國
紅鋸蛺蝶是久負盛名的觀賞蝶種,各大蝴蝶園內均有它的身影。吉祥熱情的紅色,再加上碩大的翅形,翩翩起舞的飛行姿態,絕對讓人難忘。因為翅膀上特別的面譜紋路,甚至還有人將它比喻作“夢露蝶”。紅鋸蛺蝶雌雄異型,雄蝶翅正面橘紅色,雌蝶則為墨綠色,兩翅具白色鋸狀外緣,中域有一列“V”字形白色斑,其外有一列白斑。翅反面黃褐色,中域一串面譜形斑。
紅鋸蛺蝶最愛的寄主是西番蓮科的蛇王藤,雌蝶在找到寄主后,就會在藤條上群產下一堆卵,卵的數量在20粒或以上。卵的形狀和顏色都像縮小版的玉米。剛孵出的幼蟲黃綠色,長滿了細毛,喜愛躲在葉背處進食。第一次蛻皮后,頭上就長了兩個短犄角。直到第四次蛻皮后,全身變為了紅白黑相間的顏色,并且長有長長的棘刺,原來頭上的短犄角也變得很長,足足有7毫米。外形十分唬人,而且看到的往往不止是一只,相信夢露本人看到了也要驚叫出聲。這個時候幼蟲的食量也相當驚人,一條蟲一天吃六七片葉子不成問題。化蛹時,幼蟲會倒懸在葉底,最后化為褐、白、黑色混雜的成蛹,蛹腹面還有短刺。適宜溫度下,一周時間就能羽化成功。
外形、習性與紅鋸蛺蝶相近的還有一種白帶鋸蛺蝶。兩者均為雌雄異型,顏色、花紋近似,寄主植物也相同。只不過白帶鋸蛺蝶成蟲前翅有一條白色斜帶。但是就分布而言,白帶鋸蛺蝶分布范圍較窄,主要是在海南、廣東、廣西等地,算得上是一種喜熱怕冷的蝴蝶。幼蟲也與紅鋸蛺蝶的不同,體色是紅黑黃三色,然而,與紅鋸蛺蝶的唬人技巧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論是紅鋸蛺蝶,還是白帶鋸蛺蝶,它們在末齡的時候食量都非常大。所以要滿足幼蟲生存的需要,必須要有足量的蛇王藤。而這種植物非常粗生,摘段枝條插土基本就能再生。而這種植物的花和果也非常具有觀賞性,可在賞蝶時一同觀賞。
(劉廣)
觀察思考
想要繁育出一批觀賞性蝶種,除了要種植足夠數量的寄主植物外,還需要什么條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