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籬一族— —黃襟蛺蝶
拉丁學名:Cupha erymanthis (Drury)
習 性:訪花,飛行迅速,一年多代
分 布:華南、西南各省區,東南亞各國
黃襟蛺蝶是廣泛分布于東南亞一帶的蝶種,無論你是漫步在海島之上,還是棲身于山谷之中,都有機會目睹它的身影。我國臺灣朋友稱它為“臺灣黃斑蛺蝶”,很明顯,按顏色歸類的話,它屬黃色系。但是我更喜歡“黃襟”這個名字,這更能彰顯其特點,當成蟲展開翅膀時,可以看到前翅中域有一條橙黃色不規則的寬帶,恰似緊貼脖頸的衣領。而與它名字一字之差的“黃襟弄蝶”,辨識特征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什么稱它“刺籬一族”呢?因為非常有意思的是,在一種名為刺籬木的植物上面,竟然發現了包括它在內的三種蛺蝶,它們的幼蟲均取食這種植物。當然,黃襟蛺蝶幼蟲還有取食刺柊、垂柳等植物的記錄?;\統來說,這些粗生粗養的植物用來做人們家院里的柵欄倒也合適,權且用“刺籬”作為稱謂。
黃襟蛺蝶的成蟲在夏、秋兩季最為活躍。雌蝶喜歡將卵產在葉片背面,兩天后,一齡幼蟲就會出生。這時候幼蟲的身體半綠半紅,略透明,還長滿白色細長毛,就連運動也是一拱一拱的,速度很快,活像蛾的幼蟲,對食物也挑剔,只愛吃嫩葉。只需一周多的時間,就可以長成末齡幼蟲,這時的幼蟲已經變為黑褐色,連背部的棘刺也是黑的,不進食的時候喜歡一動不動地躲在枝條上。化蛹之前,幼蟲全身顏色會來個大轉變,由黑色變成綠色。若有枝條的話,馬上就能吐絲掛蛹了。變成的蛹也非常漂亮,全身翠綠色,還會從蛹腹拉伸出八條長長的紅絲線,似乎是在模仿一種恐怖的小動物。不用一周,成蟲就能破蛹而出!
以刺籬木為食的還有另外兩種蝴蝶,它們是琺蛺蝶、彩蛺蝶,非常有趣的是,它們的幼蟲與黃襟蛺蝶的幼蟲很相似。末齡幼蟲都是長條形,顏色黃褐,長有棘刺的。最為明顯的標志是它們的頭部臉譜,黃襟蛺蝶有兩個大大的“黑眼罩”,琺蛺蝶是“黑鼻子”,彩蛺蝶像“三只眼”。它們蛹的形態顏色很相似,只是琺蛺蝶沒有八條紅絲線,黃襟蛺蝶和彩蛺蝶則幾乎分不出。它們卵的形態顏色也很相似,為扁圓形、黃色。這樣綜合來看,三種蝶還真有趨同進化的感覺。
(劉廣)
觀察思考
除了黃襟蛺蝶、黃襟弄蝶外,你還知道有哪些蝶的前翅上面具有不規則的寬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