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多變— — 遷粉蝶
拉丁學名:Catopsilia pomona (Fabricius)
習 性:訪花,吸水,飛行迅速,一年多代
分 布:華南、西南各省區,東南亞各國
遷粉蝶算得上是大城市之中最常見的蝶種之一了,寄主的多樣和形態的多變,是它能在城市之中容身的重要原因之一。每年3月至11月間,只要漫步在城市公園或郊外,就很容易觀察到遷粉蝶在寄主或花叢中穿梭。說它形態多變,就是因為它的成蟲具有多型性:高溫季節時主要為無紋型、血斑型;低溫季節時主要為銀紋型,而血斑型僅是雌蝶才有。即使同型,雌雄成蟲的顏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遷粉蝶的寄主種類很多,常見的就有臘腸樹、鐵刀木、翅莢決明、黃槐決明,而這些植物在城市之中也是被廣為種植的。成蟲喜歡將卵產在嫩葉上面,幼蟲一孵出來就有新鮮葉片可吃。我曾親眼見到這樣的景象:高處的幼蟲將所在位置的葉片吃干凈后向下爬,以尋找更多食物;而低處的幼蟲則相反,它們朝上爬以尋求食物。這樣一來,樹木的主干就成了最重要的交通線,幾十條幼蟲沿樹干爬行,而且非常有秩序,往往是一條幼蟲緊跟著另一條幼蟲爬行。若找不著食物了就會再換其他地方。要是在爬行途中遇到危險,幼蟲就仿佛是被放開的彈簧,蹦跳著脫離樹枝,直接向地面躥去,等到危險過去后才再爬回樹上。當末齡幼蟲長到老熟,就會選擇在葉底或枝下化蛹,蛹的顏色也有兩種,一種是綠色,另一種是黃色,顏色與它所在的環境相對應。因為遷粉蝶在野外寄主眾多,而它們數量又多,容易尋找,所以在一次科技節的開幕儀式上,我們特意尋找并飼養出了大量的遷粉蝶來進行放飛。
梨花遷粉蝶與遷粉蝶近似。它的寄主與遷粉蝶也差不多,所以有的時候在葉片上找到的小齡幼蟲還不好判斷是哪一種類,要養大后才能識別。一般到了末齡就容易看出區別了:梨花遷粉蝶的幼蟲偏向綠色,遷粉蝶的幼蟲偏向橙色;梨花遷粉蝶成蟲的翅膀與遷粉蝶相比增添了非常多的赭色細紋。無論是遷粉蝶,還是梨花遷粉蝶,它們都數量眾多,在集群吸水或訪花的時候,會帶給人以美的享受。遷粉蝶或梨花遷粉蝶集群也是所在區域環境好的標志。
(劉廣)
梨花遷粉蝶
觀察思考
為什么遷粉蝶在高溫季節以無紋型為主,而在低溫季節以銀紋型為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