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如累卵— — 艷婦斑粉蝶
拉丁學名: Delias belladonna (Fabricius)
習 性:訪花,吸水,飛行緩慢,一年兩代
分 布: 華東、華南、西南各省區,東南亞數國
在20世紀80年代的廣州,人們不時可以在白云山,甚至偶爾還會在市區看到一種通體黑色、雙翅布滿黃色的較大斑塊的粉蝶,但隨著全球平均氣溫的不斷上升,這種粉蝶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它就是華南地區體形最大的斑粉蝶成員——艷婦斑粉蝶。
如今想要見到艷婦斑粉蝶,只有向北走數十千米,到達廣州的從化山區才有可能。艷婦斑粉蝶的色彩不算特別艷麗,它們的身體呈黑色,雙翅也基本以黑色為主,但在這黑色的雙翅上,散布著許多黃色的較大型斑塊,就像是一位穿著花裙的貴婦站立其間一般。艷婦斑粉飛行速度并不快,它們喜歡上山頂活動,人們在山頭上時常可以見到成群的艷婦斑在山頂的植物上面飛舞覓食。
紅腋斑粉蝶
艷婦斑粉蝶產卵不是單粒的,而是成堆地產下,它們很多時候還會在產下的卵堆上一次一次地產下更多的卵,“危如累卵”說的大概就是這種情形吧。它們的卵為黃色半透明、紡錘形,表面有一些不算明顯的縱脊,卵堆會在五天后的同一天內先后孵化出黃色半透明的小幼蟲。它們的寄主是桑寄生科的苞花寄生等植物,幼蟲群棲在一起,它們同時進食,同時休息,也會同時蛻皮生長,它們的體色由黃色漸漸轉變為綠褐色,最后成長為體長約45毫米,全身綠褐色,身上長有許多疣突及稀疏長柔毛的成熟幼蟲。隨后,它們開始分散在寄主的葉子下面化蛹,蛹為綠褐色帶有黃色大斑的縊蛹。當蝶蛹成熟后,它們就集體羽化為新一代的成蟲。
優越斑粉蝶
斑粉蝶屬在熱帶是一個很大的家族,光是新幾內亞就有多達三百多個不同的斑粉蝶種類,在我們國內也有十多種不同的斑粉蝶。它們大多數種類都有著黑、紅、黃、白等數種色彩,其中大多數的種類身體和雙翅都以黑色為主,飛行速度都比較緩慢。各種斑粉蝶的幼蟲基本都是以各種桑寄生科、檀香科的植物為寄主,它們的幼蟲都長有稀疏的長柔毛,而它們的蛹也基本都是頭前方長有一個彎曲小角的縊蛹。
(陳錫昌)
觀察思考
艷婦斑粉蝶為什么喜歡把卵成堆地產下?它們幼蟲的集體生活給它們的生存帶來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