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說院子
任何一種建筑形式的形成,都有它的自然方面的原因。其中,氣候又占了很大的分量。別說建筑了,就連人的長相都跟氣候有密切的關系:赤道的居民,頭發都呈小卷狀罩在腦瓜頂上,為的是在太陽光和頭皮之間形成一個隔熱層;寒帶的人鼻子都特別高大,好讓吸進去的冷空氣在大鼻子里先預熱一番,再進入肺部。
作為除了衣服跟人貼得最近的一類住宅——四合院,它的形成尤其是這樣。從自然條件來說,北京地處中國的北方,水源不是很充足,而且夏季炎熱,西曬灼烤(這個“曬”字就是佐證:西邊的日頭),最高氣溫達42.6℃;冬季寒冷,北風刺骨,最低氣溫有-22.8℃;還有沙塵暴呢。按老舍的話說:“北京,刮風是香爐,下雨是墨盒子。”換句文縐縐的話:“無風三尺土,微雨一街泥。”因此,保暖、防曬、擋風、拒沙是建筑物最重要的功能,而厚墻厚頂、圍合一體、院內的房屋間距大、屋頂有坡,這些特性是抵御氣候缺點、納入盡可能多的陽光的最佳住宅形式。
北京的四合院按等級可分三類:王府、府邸、宅子(不算故宮,因為那個院子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