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讓靈魂趕上你的腳步,讓思維趕上你的財富
在遙遠的非洲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支西方的考察隊深入非洲腹地考察,請了當地部落的土著人做背夫和向導,由于時間緊,需要趕路,而這些土著人很吃苦耐勞,背著幾十公斤的裝備物資依然健步如飛,一連三天,考察隊都很順利地按計劃行進,大家都很開心。可是第四天早上,考察隊準備出發的時候,土著人都在休息,好說歹說就是不愿出發。隊員們很稀奇,這幾天大家相處得很好啊,是不小心觸犯了他們嗎?還是要坐地加錢?這時,土著人的頭領解釋道,按照他們的傳統,假如連續三天趕路,第四天必須停下來休息一天,以免我們的靈魂趕不上我們的腳步。
靈魂趕不上腳步也發生在當下的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雷響起,40年后的今天,中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名義GDP翻了200多倍,許多產業從無到有,許多領域趕英超美,可圈可點之處數不勝數,從你我的衣食日常,到遠方的江河工程與高原天路,一直延伸至頭頂的星空宇宙。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個人財富在40年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個人財富的數量持續增長。197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43元,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扣除價格因素,比1978年實際增長22.8倍,年均實際增長8.5%。在財富普遍增長的同時,大量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2017年,胡潤研究院發布《36計·胡潤百富榜2017》,這是胡潤研究院自1999年以來連續第19次發布“胡潤百富榜”,上榜門檻已連續5年保持20億元,2130人的財富在20億元以上,總財富為17萬億元。這些超高凈值人士持有的巨額財富所需要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與普通人的財富管理理念截然不同。
個人財富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改革開放初期,大部分家庭的財產種類單一,財產結構簡單,只有存款、房產、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等財產。現在最普通的家庭財產種類也多達數十種,包括房產、汽車、家用電器、生活用品、存款、金融投資(股票、基金、債券、銀行理財、P2P、私募股權等)、公司股權、企業出資、知識產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等),以及比特幣、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等新型財產。種類也漸趨多元,專業復雜的財產在持有、管理、使用、收益的過程中有很多法律的條件和流程,中國普通家庭的財產已經很難全憑常識和樸素的理財觀念來管理,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對專業管理財富的理財師的需求越來越大。
個人財富在地域上的分布也越來越廣。改革開放初期,一個人站起身環顧四周就是他的全部財產,現在一個人、一個家庭的財產可能散布在不同的城市,甚至遍布全球。人和財產空間上的分離,也要求有專業的人代理管理外地、境外的財產。
個人財富在數量、種類、地域上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創富、守富、享富、傳富的各個環節面臨著復雜多變的環境,個人理財目標也越來越多元、細化、個性化。世界在變,財富在變,人們對財富的認知卻沒能同步更新。我們很多人對財富的認知還停留在樸素的勤儉持家觀念上,打理財產的方法大都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十幾年的學校教育中沒有哪一門功課能教給孩子們認識財富、管理財富的正確觀念,很多人是成年之后才開始有管理財產的意識,自己邊摸索邊實踐。財富的增加提升了每個人的消費能力和生活品質,給家庭提供了發展的機會,但是家庭的收入、支出如何安排才能最大程度發揮財產的效用?看不清走勢的房地產市場、消息亂飛的股市、頻繁跑路的P2P平臺,包裝得眼花繚亂的理財騙局讓我們的財產無處安放。動輒數千萬、數億元資產在生命終結時何去何從?中國富人在幾乎所有財富榜單都榜上有名,但是連環債務可能拖垮一連串企業和家庭,婚姻的危機可能斷送一家上市公司的前景,企業經營不規范很可能引來牢獄之災,人身風險可能引來親人的爭產大戰,中美貿易戰波及之處,財產可能瞬間垮塌。
在財富匱乏的年代,我們饑餓著,渴望財富;在財富大幅增長的時代,我們卻生出深深的不安全感。如何“善用財富”,讓財富充分發揮價值?如何保全財富、享用財富?科研機構的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在研究,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在探索,富裕起來的中國普通大眾在摸索。“理財普及教育”和“理財職業教育”是理財教育事業的使命,任重道遠。
作為中國最早從事理財教育和實踐的一群人,我們在與成千上萬名金融理財師的教學相長中解讀到了對理財系統知識的渴望,在與千千萬萬客戶的互動咨詢中洞察到了社會大眾最樸素、真實的理財需求。我們懷著深深的使命感撰寫這本書,從“理財是什么”這個最基礎、最直白的問題開始,探討當下理財思維的升級變遷;從生命周期、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金融與理財的管理,梳理影響理財的結構化要素;從家庭財務分析、家庭財務風險揭示、金融工具等理財基本功著手,構建家庭理財的八大規劃。這八大規劃就像個人和家庭財務生命的八大體統,環環相扣、互相成就、互相約束,最終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得以應用實踐。
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們對理財的認知又經過了一次洗禮:其實人人都是理財師,不管你是上市公司的CEO,是金融機構的理財師,還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主婦,每個人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運作著身邊的財富,一步一步走著自己的財富之旅。
沃倫·巴菲特說:“人生最重要的投資就是你自己。”選擇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你已為自己選擇了一次理財思維的升級之旅,途中是一步一步財富思維的躍遷,終點是財富自由。財富的變化不會減速,唯有你加速提升自己的理財認知,讓思維趕上你的財富,讓靈魂跟上你的腳步。
張國棟
2019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