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2 防火設計

3.2.1 鋼結構應按結構耐火承載力極限狀態進行耐火驗算與防火設計。

3.2.2 鋼結構耐火承載力極限狀態的最不利荷載(作用)效應組合設計值,應考慮火災時結構上可能同時出現的荷載(作用),且應按下列組合值中的最不利值確定:

img

式中:Sm——荷載(作用)效應組合的設計值;

   SGk——按永久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

   STk——按火災下結構的溫度標準值計算的作用效應值;

   SQk——按樓面或屋面活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

   SWk——按風荷載標準值計算的荷載效應值;

   γ0T——結構重要性系數;對于耐火等級為一級的建筑,γ0T=1.1;對于其他建筑,γ0T=1.0;

   γG——永久荷載的分項系數,一般可取γG=1.0;當永久荷載有利時,取γG=0.9;

   φw——風荷載的頻遇值系數,取φw=0.4;

   φf——樓面或屋面活荷載的頻遇值系數,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的規定取值;

   φq——樓面或屋面活荷載的準永久值系數,應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的規定取值。

3.2.3 鋼結構的防火設計應根據結構的重要性、結構類型和荷載特征等選用基于整體結構耐火驗算或基于構件耐火驗算的防火設計方法,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跨度不小于60m的大跨度鋼結構,宜采用基于整體結構耐火驗算的防火設計方法;

2 預應力鋼結構和跨度不小于120m的大跨度建筑中的鋼結構,應采用基于整體結構耐火驗算的防火設計方法。

3.2.4 基于整體結構耐火驗算的鋼結構防火設計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各防火分區應分別作為一個火災工況并選用最不利火災場景進行驗算;

2 應考慮結構的熱膨脹效應、結構材料性能受高溫作用的影響,必要時,還應考慮結構幾何非線性的影響。

3.2.5 基于構件耐火驗算的鋼結構防火設計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計算火災下構件的組合效應時,對于受彎構件、拉彎構件和壓彎構件等以彎曲變形為主的構件,可不考慮熱膨脹效應,且火災下構件的邊界約束和在外荷載作用下產生的內力可采用常溫下的邊界約束和內力,計算構件在火災下的組合效應;對于軸心受拉、軸心受壓等以軸向變形為主的構件,應考慮熱膨脹效應對內力的影響。

2 計算火災下構件的承載力時,構件溫度應取其截面的最高平均溫度,并應采用結構材料在相應溫度下的強度與彈性模量。

3.2.6 鋼結構構件的耐火驗算和防火設計,可采用耐火極限法、承載力法或臨界溫度法,且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耐火極限法。在設計荷載作用下,火災下鋼結構構件的實際耐火極限不應小于其設計耐火極限,并應按下式進行驗算。其中,構件的實際耐火極限可按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9978.1、《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 第5部分:承重水平分隔構件的特殊要求》GB/T 9978.5、《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 第6部分:梁的特殊要求》GB/T 9978.6、《建筑構件耐火試驗方法 第7部分:柱的特殊要求》GB/T 9978.7通過試驗測定,或按本規范有關規定計算確定。

img

2 承載力法。在設計耐火極限時間內,火災下鋼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設計值不應小于其最不利的荷載(作用)組合效應設計值,并應按下式進行驗算。

img

3 臨界溫度法。在設計耐火極限時間內,火災下鋼結構構件的最高溫度不應高于其臨界溫度,并應按下式進行驗算。

img

式中:tm——火災下鋼結構構件的實際耐火極限;

   td——鋼結構構件的設計耐火極限,應按本規范第3.1.1條規定確定;

   Sm——荷載(作用)效應組合的設計值,應按本規范第3.2.2條的規定確定;

   Rd——結構構件抗力的設計值,應根據本規范第7章、第8章的規定確定;

   Tm——在設計耐火極限時間內構件的最高溫度,應根據本規范第6章的規定確定;

   Td——構件的臨界溫度,應根據本規范第7章、第8章的規定確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西华县| 唐河县| 桐庐县| 临高县| 东光县| 宝清县| 南陵县| 浦东新区| 济源市| 湘乡市| 胶南市| 黑龙江省| 盘山县| 宁阳县| 阿尔山市| 化隆| 额济纳旗| 高雄县| 宝兴县| 崇义县| 高碑店市| 白朗县| 无棣县| 吉木萨尔县| 新竹市| 华蓥市| 大丰市| 永新县| 武威市| 古田县| 大宁县| 龙门县| 西吉县| 池州市| 蒙自县| 天津市| 邵武市| 大关县| 台南县| 华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