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夢想必須有:阿里巴巴脫貧實踐全記錄
-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
- 2518字
- 2021-08-11 18:01:53
8.盼盼的期盼
“你終于來了!”
甘肅省禮縣副縣長劉建勇握住了尹貽盼的手。
尹貽盼,花名“盼帥”,在阿里巴巴工作13年,人稱“盼盼”。2019年6月,他作為阿里巴巴脫貧特派員被派駐到禮縣,在當地的新身份是縣長助理。為此,他毅然放棄了前往北京大學深造的機會。
剛到禮縣,尹貽盼就馬不停蹄地跟著劉建勇下村考察。據說有一個村,山腳下的新房子都蓋好了,村民們卻不肯下來。尹貽盼想不通。
車開到山腳下就上不去了,一行人爬了20分鐘才看到了零星的十幾戶人家。有戶人家正在蓋房子,磚塊要先用整車拉到山下,再讓騾子背上山。一頭騾子一趟只能運40塊磚,一天來回十幾趟,半個月才能把磚運完。即便如此,這戶人家也不愿下山住新房,說是到新地方住不習慣。
“我當時就在思考一個問題,脫貧并非單是物質上的脫貧,關鍵是思想觀念上的脫貧?!币O盼說。
尹貽盼在電商直播培訓班上見到張加成時,并不覺得這個59歲的果農有何特殊之處,直到他見到了張加成寫的字。
張加成沒上過學,字卻寫得挺好看。后來,尹貽盼才知道,張加成每天都會選出5―10個字,不斷地去寫。他也會把別人寫得好看的字打印出來,照著抄,已經堅持了很多年。尹貽盼認為,他的這種堅持,正是其他人所缺少的。
電商直播,對于年歲已高的張加成而言,簡直就是個稀罕物。在禮縣種了大半輩子的蘋果,張加成從沒想過自己的命運還能再起波瀾。
禮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與秦嶺山脈、岷山山脈相連,1984年就被評定為全國貧困縣,是甘肅省18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至2018年底仍有4.73萬人未脫貧,占該地域總人口的10%左右。
禮縣產業結構單一,尹貽盼第一次坐車來禮縣,看到的是大片大片的果園,幾乎沒有工廠。多年來,蘋果一直是禮縣的一張名片,但果農的付出與回報并不成正比。
張加成的蘋果園年產量6萬多斤,蘋果以前要么被拉到路邊零售,要么被大型果品公司掃購,價格有時能低到幾毛錢一斤。這樣傳統的撞大運式售賣方式,很難給他帶來可觀的收入。
但這卻是禮縣最司空見慣的銷售模式?全縣有60萬畝蘋果園,每年產量7―8億斤,因產業鏈不完善、市場品牌知名度低等,利潤率極低。
“當地的電商企業不僅數量少,規模也普遍偏小,運營能力比較弱,短時間內要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就必須抓住直播這個風口。”尹貽盼說。
直播培訓計劃在果農中一啟動就遇到了困難,果農對直播賣貨的效果沒有信心。張加成當時就問過尹貽盼:“培訓真的有用嗎?”
實際上,禮縣曾經在2014年大力推廣電商,不少像張加成這樣的果農也開過淘寶店,但后來都不了了之。
尹貽盼一一打電話給培訓對象解釋,不斷科普李佳琦和薇婭的成功案例,告訴他們直播之所以能賣出東西,是因為這些主播愿意改變觀念,嘗試新的帶貨方式。
到了組織培訓時,尹貽盼遇到了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現實問題。禮縣電商辦提醒他,不僅要給前來培訓的果農提供每天50―100元的補貼,還要包吃住,否則他們就不會參加培訓。尹貽盼頭一次聽到提供免費培訓,居然還要倒貼錢。
經過尹貽盼苦口婆心的勸說和當地政府的保障,為期3天的直播培訓招到了80多人。不過,速成的直播培訓遠遠不夠,尹貽盼告訴學員們,還需要每天堅持直播至少3小時,一個月后就會見到成效。
不出意料,80人的培訓班,最后只有3個人堅持了下來,其中就有張加成。
看到這樣的結果,尹貽盼有些失落。他不甘心,決定親自上陣。為了證明直播真的可以帶來收入,2019年9月,尹貽盼帶著當地果農做了一場3小時的直播,一下子賣掉十多萬斤蘋果、兩噸黃芪。
禮縣的商家沸騰了。
另一邊,張加成也開始在直播中收獲連連。2019年第4季度,張加成在直播間賣掉了6萬多斤蘋果,每天正常訂單量在50單左右,生意好時有100多單。
張加成成為禮縣電商脫貧致富行走的代言人,周圍人看到連沒讀過書的張加成老伯都能當淘寶主播,比他年輕、比他有文化、比他見多識廣的人,也開始陸續加入直播隊伍。
尹貽盼“期盼”的結果,逐步實現了。
尹貽盼后來才得知,張加成在村里做直播成為紅人后,其實壓力很大。
村里有了很多流言蜚語,在許多村民眼里,正經活兒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種地,大家都覺得張加成直播賣貨是不務正業,這讓張加成備受煎熬。即便賣再多蘋果、賺再多錢,這個純樸的農民也整日愁眉苦臉、郁郁寡歡。他經常給尹貽盼打電話:“別人說我是老不正經,都用異樣的眼光看我?!庇幸欢螘r間,他甚至想過要放棄了。

尹貽盼(右)和當地商家交流電商直播
“生活在那個環境里,對新事物往往表現出抗拒。”尹貽盼決定盡快把主播隊伍拉起來,打造一支“村播”隊伍。一個張加成的成功是星星之火,更多的人如果能成功,大家就會習以為常了。
風風火火的姜亞麗本是禮縣當地4家幼兒園的園長,尹貽盼剛到禮縣時,就是這位大姐幫忙找房子住,生活上對他也多有關照。尹貽盼說服她加入了主播隊伍。
之后,兩人一同找到了因殘障致貧的賈仁平。
如今,姜亞麗已經是有幾萬個粉絲的主播,賈仁平也做得風風火火。禮縣的“村播”正成燎原之勢,對張加成的流言蜚語也逐漸銷聲匿跡了。
禮縣是蘋果大縣,花牛蘋果尤其有名。但是,這么多年了,禮縣蘋果沒有一個統一的質量標準,產業鏈薄弱,競爭力低,果農難以靠蘋果真正致富。
在電商方面嘗到甜頭的姜亞麗約同尹貽盼,與副縣長劉建勇、蘋果商家趙映開了一次重要的會議,大家決定去江西贛州引進一套蘋果檢測機器。
這套機器可以檢測蘋果的甜度、成熟度、黑心等指標,其實并不是一個新生事物,只是在禮縣,從來沒引被進過。

禮縣先進的蘋果選果線
“它可以讓一部分禮縣蘋果走出低價困境,走向品牌化、標準化、高溢價。”尹貽盼說。采購這套檢測機器花了130萬元,這是中國第一套花牛蘋果選果線。
此前,禮縣蘋果一箱10斤,也就賣二三十元錢,最便宜的時候幾乎是幾毛錢一斤收購,如今,已經有一部分蘋果可以賣到198元一箱,一箱6斤左右,相當于能賣到30多元錢一斤。
“我們不想再把禮縣蘋果只當水果賣了,品相好了,就可當禮品賣。大家在這一點上觀念改變很大。”姜亞麗說。
尹貽盼還有下一步的打算,蘋果做好了,可以復制到核桃、蜂蜜、花椒的產業鏈優化上?!斑@樣的話,一年四季,禮縣就都有品牌農產品可以賣了。”
張加成曾跟尹貽盼說起過,20世紀八九十年代,村子里有1萬元的人就很有錢了,當時叫萬元戶。成為萬元戶一直是張加成的夢想。他悄悄地和尹貽盼說,這兩年,他的蘋果已經賣了50萬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