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國:動物學者的自然筆記
- 趙序茅
- 1354字
- 2021-08-19 18:55:09
寫在前面
中國的西北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處在歐亞大陸的腹地,幅員遼闊,遠隔海洋,干旱少雨。境內自然景觀奇特,山脈綿延數千米。天山、昆侖山、阿爾泰山、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構成“三山夾兩盆”的地貌輪廓,塔克拉瑪干沙漠、古爾通古特沙漠形成獨有的荒漠景觀。這片神奇的土地就是新疆,古稱西域。遼闊的土地、特殊的氣候、多樣的環境滋養了新疆特有的生物群落。
自古以來,人們就對西域生物充滿了好奇。在所有的動物中,唯有鳥類具有高超的飛行能力,較少受到地理環境的局限,鳥類充滿好奇。
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這里由鳥類組成一個王國——西域鳥國。鳥國里敢為王者當屬猛禽,它們各自身懷絕技,活躍在不同的環境中,每一種猛禽都是食物鏈上的頂級殺手。那么誰是猛禽之王?唯有金雕!它雄偉的體魄、黑色的披風、金色的頭羽,儼然高貴的王者。它空中高超的飛行技能、雷霆一擊的必殺之技,這是空中霸主的本領。
徒有王者,未聞美色,豈不寂寞,鳥國之美,呼之欲出。佛法僧目之下有四美,即藍胸佛法僧、黃喉蜂虎、普通翠鳥、戴勝,它們個個都有絕妙的身姿、美麗的羽毛,將鳥國之美演繹得淋漓盡致。雷鳥則依靠春夏秋冬各種不同的裝扮,在鳥中張揚個性,引領時尚。
鳥國之美以色動人,歌者則以聲悅耳,舞者則以形悅目。雀形目的鳴禽各有各的絕活。烏鶇是花腔歌手,百靈是草原歌手,歐亞鴝是外來歌手;白喉林鶯有煙酒嗓,大山雀能唱山歌……涉禽類憑借大長腿,在淺水處舞起水上芭蕾;水禽類拿出絕活,潛入水中表演花樣游泳;攀禽類擅長空中雜技,讓觀眾嘆為觀止!鳥類的音樂和舞蹈不僅用于陶冶性情,有時更能用于贏得異性的青睞。
“人類什么都能造出來,除了鳥巢”,這是法國民間的諺語,道出了人類對于鳥巢的向往。不同的鳥巢在選址、選材和搭建方式各有特色:有的鳥將巢搭建在泥墩上,有的則將巢營造在崖壁上;有的鳥用草和泥筑巢,有的則用枯枝草莖;有的鳥讓巢漂浮在水面上隨波逐流,還有的則將其懸掛在樹枝下隨風飄搖。在人類林林總總的建筑中,也恰好能夠找到與這些鳥巢的構筑理念近似的實例——這不妨看作是生物在進化之路上的殊途同歸!
人類社會難免有冤假錯案,鳥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歷史上,人類由于對鳥類的行為、習性認識不足,而僅憑它們的長相,或部分特征就草率地給出結論,而這些鳥類又不會給自己辯護,致使千年沉冤,不得昭雪“。鳩占鵲巢“”勞燕分飛“”寒鴉報恩”……這些成語的背后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借此機會,我要把故事的真相告知大眾。
漫漫遷徙之路,跨過大洋,越過高山,它們將世界緊密地聯系到一起。鳥類的存在,早已超出單純物種的意義,而轉化為一種標尺——它們用生命的標尺來丈量世界。鳥國的精彩還在繼續:唐老鴨移民中國了,火烈鳥邂逅新疆了!在新疆有著工程兵稱號的粉紅椋鳥在為民除害,大漠中棕尾鵟在上演生死狙擊,森林中啄木鳥在排查害蟲。鄉野外,鳥類軍事家靠隱身術、抱團術等智斗天敵。城市里,烏鴉家族在給我們上演鳥類的成功學……
能夠走進西域鳥國的世界,這還得益于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馬鳴先生,他是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的研究員。2011年至2014年間,跟隨馬鳴老師輾轉深入野外,觀察、記錄動物的行為,收集、調查它們的信息。這本書最初就是來源于我在野外觀察記錄寫成的筆稿,而后又補充了我從各處收集調查到的信息,故此命名為“一位動物學者的自然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