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賈家事(二)
- 紅樓之薛家法師
- 平沙秋冬
- 2094字
- 2021-08-24 05:17:59
王熙鳳本來就是爽利的性子,幾句話就哄得賈母開懷大笑,連帶著王夫人和邢夫人都笑了起來,說笑了一會兒便帶著表妹認識賈府的三個姑娘。
賈府有四個姑娘,大姑娘賈元春入了宮,二姑娘賈迎春是賈赦妾室所生,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溫柔沉默,觀之可親。三姑娘賈探春是賈政妾室所生,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四姑娘賈惜春,是寧國公府賈珍的胞妹,她是賈府四個姑娘中最小的一個。三個姑娘本來是一起養在賈母的院子里面,林黛玉來了之后,便搬到了王夫人房后三間小抱廈去住,讓已經過世的賈珠之妻李紈教導。
賈探春是賈政的妾室所生,按照大家子的規矩,得叫一聲王夫人為母親。她見薛寶釵年紀雖不大,然而品格端方容貌豐美,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襖,下著翠綠撒花洋縐裙,脖子上掛著明晃晃的瓔珞項圈,拉著薛寶釵親親熱熱的叫起了妹妹。
賈母生平最喜歡熱鬧,林黛玉和賈寶玉住在賈母處自不必說,賈府的三個姑娘,也要每日到老太太這里來湊熱鬧,王夫人和邢夫人這兩個做兒媳婦的,也時不時的來湊個趣,如今薛母帶著一雙兒女來了就更熱鬧了。
一家子骨肉親親熱熱的,姐姐長妹妹短,一向最喜歡與女孩子玩鬧的賈寶玉,也湊在薛寶釵的身旁,不停地問薛寶釵這一路之上的所見所聞。林黛玉素來知道賈寶玉,最喜歡與姐姐妹妹們在一起玩鬧,在姐妹面前伏低做小,可那些姐妹們都是他的親姐妹都是姓賈的,自她來到賈府住著外祖母對她比親孫女還要好,賈寶玉對她更是不同,心中頓時升起了一股不忿之意,到了晚間又偷偷的流了一會兒淚。
賈璉伴著薛蟠一起來到賈母的院內,遠遠的都聽見了屋子里面笑聲不絕,賈璉對著薛蟠笑一笑,隨后便讓伺候在外頭的丫頭打簾子,帶薛蟠進了內室。
早有機靈的丫頭向賈母等人報信,內室的笑聲漸漸停了。薛蟠低著頭跟在賈璉的身后,在蒲團上面沖著賈母磕了幾個頭,隨后便抬起頭來。賈母先是愣了一會兒,隨后便對薛母說道,“姨太太好福氣,竟生養了這么一個俊秀的哥兒,可比我的寶玉要俊俏多了”。
賈寶玉是賈母的心肝,自小當成鳳凰蛋一樣養著,薛母心知賈母說的是客氣話,心下仍然十分的受用。在她的心中自己的兒子比賈寶玉優秀得多,第一次科考就中了鄉試的頭名,這天底下能找出幾個人來。
“老太太說笑了,可千萬不要夸他們,小孩子年紀小,老太太這么一夸,就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寶玉才是有造化的,我這兩個孩子,不過是跟在我的后頭混日子罷了,老太太可千萬不要夸他們”。
“姑媽這么說我可不樂意了”,王熙鳳笑著打趣自己的姨媽,“這么說的話,可不是連帶著將我也編排了過去,我這個表弟雖不如寶玉,可也是個難得的,姑媽若是這么說的話,我以后可在老太太面前怎么奉承。老太太一想鳳丫頭就是個燒糊的卷子,不配在我的眼前出現,到時候老太太面前豈不是少了一個逗樂的人”。
王熙鳳話音一落,幾個人都笑了起來,賈母更是笑著對王熙鳳說道,“你這個猴兒,你是在說你呢,還是在說我呢”。
“老祖宗可千萬不能冤枉了我,我對老祖宗的孝心全府上下皆知,老太太可不能因為眼前有這么多孫子孫女,就把我給忘了”。
王熙鳳幾句話就將賈母給逗樂了,坐在玫瑰椅上的王夫人和邢夫人,也都被王熙鳳的話給逗樂了。與賈母一起坐在羅漢床上的賈寶玉,眼睛盯在了賈璉身旁的薛蟠身上,家中的姐姐妹妹,林妹妹都是極出色的女孩子,現在來了一個比她們不逞讓的薛姐姐,不想薛姐姐的哥哥比他的妹妹還要出色,整個人如同秀竹一般姿容俊美,一雙眼睛清澈如泉水,薛蟠沖著賈寶玉微微一笑,居然將賈寶玉給看呆了。
林黛玉見賈寶玉如同呆頭鵝的模樣,輕輕的推了他一把,賈寶玉這才緩過神來。他拉著賈母的袖子說道,“老祖宗,姨媽和表哥大老遠的到京城來,不如咱們讓姨媽住在咱們家可好”。
賈寶玉的聲音不大不小,賈母還未作反應,賈璉就對賈母說道,“老祖宗,剛才二老爺對我說,姨媽已經有些春秋了,蟠弟中了鄉試,再過個一兩年就該參加科舉了,住在家里面好方便二老爺教導。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白空閑著,打掃了,請媽和蟠弟住著,一家子骨肉也好親近親近”。
賈母笑著對薛母說道,“姨太太,可不要怪我們自作主張,我的這個兒子最喜歡的就是讀書人。你家的這個哥兒已經中了鄉試,再過個幾年也要進士及弟了。我們家有個私塾也認識幾個讀書人,在家住著,也好讓我那個兒子過過做先生的癮”。
王夫人也笑著對薛母說道,“老爺最喜歡的就是讀書人,偏我這個寶玉是個不爭氣的,一看到書就如同老鼠看到貓一樣,每日少不得挨他父親的板子,外甥來了也好,順道教導教導我的寶玉”。
薛母帶著兒子一雙兒女到京城來,本想投奔她的哥哥王子騰,不巧王子騰去外地上任去了。一想住在榮國公府也好,王夫人是她的親姐姐,賈政是她的親姐夫,自己一個婦道人家不懂得官場上的那些事情,蟠兒將來若是中舉,少不得要靠賈政和府上的提醒,便帶著一雙兒女在賈府的梨香院住了下來。
梨香院是當日榮國公暮年靜養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余間房屋,前廳后舍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薛家人就走此門出入,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的正房的東邊了。薛姨媽私下對王夫人說,“一應日費供給一概免卻,方是長處之法”。王夫人心知薛家不難于此,遂亦從其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