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淑樂公主(十)
- 紅樓之薛家法師
- 平沙秋冬
- 2088字
- 2021-09-24 16:27:16
淑樂公主的母親母憑女貴,過世的先帝擔心自己過世之后,自己這個最小的女兒會受到婆家的白眼,不單在身份上給足尊貴,在嫁妝之上也是給足了數目,三十頁紙的嫁妝單子上全都是宮中的珍寶。韋妃進宮很是瞧不起淑樂公主,蘇覺得她的母親跟她一樣,不過都是卑賤之人出身,除了公主這身份拿出手,憑什么看不起她。經過宮中宮娥的一番指點,這才知道了淑樂公主的尊貴之處,想盡辦法求著隆慶帝,將淑樂公主嫁到她娘家去。隆慶帝寵愛韋妃什么條件都答應,淑樂公主聞言冷笑一聲,以一個白衣如何能迎娶公主為由拒絕了這門婚事,韋妃便讓自己的弟弟參加今年的科舉,若是榜上有名的話,她一定勸服隆慶帝將妹妹嫁到她娘家去,彰顯她娘家的尊貴。結果不出皇后與淑樂公主所料,韋妃那個草包弟弟果然落榜,末達成心愿的韋妃在隆慶帝面前哭鬧不止。淑樂公主也沒少在隆慶帝的面前,嘲笑韋妃的弟弟是個無用之人,若不是姐姐長的好被選入后宮,韋家什么都不是。
薛蟠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接過官員手中證明他進士及第的證物,挺拔的身姿,看得淑樂公主臉上一紅,皇后看在眼中笑道。“真真是個相貌好的好兒郎,我就說嘛,賈貴妃有這樣的相貌,她的表弟能夠差到哪里去,就不知道相貌如此英俊兒郎可否婚配,哪家的女兒能有這樣的福氣,能夠得此佳婿”。
周圍的嬪妃宮娥都笑了起來。賈元春眉眼含笑的說道,“我姨母只有這么一個兒子,他自小就是個爭氣的,每日寒窗苦讀就將婚姻之事就耽擱了下來,我姨母原也想讓他早日訂下婚事,可他說自己尚且是一個白衣,怎么能耽誤別人女子的終身,婚事就這么耽擱了下來”。
“果然是個有志氣的”,皇后笑道,“這天底下的兒郎,就該像賈妃的表弟一樣如此有志氣,而不是靠著祖宗的庇護做紈绔子弟。這天下男子若都是人如此的話,圣上每個批折子眉頭也會少皺一些。賈妃你可要當心了,如今你的表弟已經榜上有名,這京中媒人該踏破你姨母家的門檻,到時候你這個做表姐的,可得封個大紅包過去”。
韋妃冷笑,“皇后娘娘這句話可說差了。表弟,表弟,哪怕兩個人的母親是一個母親所生,到底也是差了一些。賈妃乃是宮中嬪妃,只能是送一個紅包過去。若是賈妃的親弟弟,哪日也站在在崇明殿的殿外,賈妃宮里有多少好東西送不出去”。
賈寶玉是什么品行,宮中的嬪妃都略有耳聞,聽完,他前陣子還因為一個戲子,被自己的父親打到床上躺了幾天,好幾天都沒有下床。賈元春在空中聽聞自己的弟弟,因為這樣的齷齪齷齪之事而受到了父親的責罰,羞的在床上躺了好幾天。那些看不慣賈元春品行的人,沒少拿這件事情來譏笑她,韋妃更是天天拿這事來嘲笑賈元春,賈寶玉就是韋妃嘲笑賈元春最好的靶子,與后宮嬪妃說笑的,將賈寶玉的那些事兒了添油加醋的說,羞的賈元春都快沒臉見人了。
韋妃得意,那些看不慣韋妃得意的嬪妃插嘴說道,“妹妹這句話可是說錯了,表親,表親,那可是親的不能再親的了親人。表弟,怎么就不能當成親姐弟來相處,妹妹說這句話了可是太無情了一些。別說咱們這些宮妃了,就連圣上難道就沒有表兄弟,堂兄妹不成。我若記得沒錯的話,妹妹你可是拜了不少干親,但凡那些干親來求妹妹,妹妹一準到圣上面前求情。咱們都知道,妹妹是圣上的心肝寶貝,這是比不了的,自家的親表弟成婚之事,賈妃娘娘送禮過去都要被圣上訓斥一頓的話,妹妹你的那些干親怎么算”。
被說的惱羞成怒的韋妃,非狠狠地瞪了一眼賈元春,見賈元春像皇后一樣坐著,心中更恨,不過就是個妾侍而已,裝什么正妻,都是在這宮中給圣上當妾的女子,憑什么她就比她高貴一些。
薛潘很快退回到了人群之中,悄悄地瞟了一眼樓上,見一個頭戴珠釵的女子正盯著他看,心中想道莫不是自己的春天要來了。能坐在珠簾后面的女子不是宮中的嬪妃,就是隆慶帝的女兒,薜蟠有些捏不準,看他的女子是誰,見她十七八歲的模樣,想來也不是宮中的嬪妃。若是宮中的嬪妃的話,怎么能滿眼含春的看著他,還在如此眾目睽睽之下,不擔心被打進冷宮嗎。
賈元春回了宮哭了笑,笑了又哭,讓陪嫁過來的丫頭抱琴弄的不知所措,賈元春哭著對抱琴說道。“自打進了這個宮里,我就一心盼著家庭再出一個如同祖父一樣的男子,能讓我在這個深宮之中立足,父親做了這么多年的官,到如今都沒有做到高位置上。寶玉又是那樣的性子,我在這深宮之中深是覺得無趣,姨媽家的兒子雖然是我的表弟,見他榜上有名,我的心里面總算是有了一些盼頭”。
抱琴知道自家的姑娘,在這深宮之中是過足了委屈的日子,特別是那個韋妃總是出言刁難姑娘,也不知道姑娘到底是哪里得罪了她,姑娘幾次三番地向她示好,都被她冷冷的回了過去。抱琴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可恨她是個奴隸,韋妃是后宮的嬪妃,恨極了,也只能在暗地里面偷偷咒罵幾聲。
“娘娘,老太太和太太上次進宮的時候對娘娘說過,薛太太家還有一個大姑娘,比咱們寶二爺大了幾歲。但俗話說得好女大三抱金磚,太太不是一直想要和姨太太在做一門親。等著老太太和太太下次到了宮里來里,給娘娘請安的時候,娘娘何不順著太太的心意,將這門婚事給促成了。若是這么婚事成了的話,寶二爺何愁將來沒有靠山的日子,奴婢記得建園子的時候,姨太太家還出了五十萬兩銀子,足可見薛家是個富貴之家。若將姨太太家的姑娘娶回家,二爺可就不愁以后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