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春感激地看了一眼替她說話的嬪妃,那嬪妃對賈元春和善的笑一笑。韋妃笑道“貴妃娘娘在咱們這些女子中相貌自然是好的,就連皇后娘娘在賈貴妃的面前都不敢提一個好字,咱們這些人比起賈貴妃,更加是比不過了”。
長相端莊的嬪妃對韋妃說道,“韋妃姐姐可不要誤解了我的話,我的意思是說貴妃娘娘的相貌好,她的親表弟相貌自然也不會差到哪里去,若真的不堪入目之輩,那些官員也不會親自點評,污了圣上的眼”。
韋妃輕笑一聲,賈元春眼眶含淚更深,自她進宮以后日子就過得不太順心,她自小便是府中的大小姐,被老太太捧在手心里面長大的,進了宮成了女史,往好了聽是女史,往難聽的說就是伺候人的,這樣的落差讓賈元春有些接受不了,她的性子更加的敏感多疑,偶然間被當朝天子寵幸,突然間做上了貴妃的位置,賈元春曾經幻想過,很快幻想成了泡沫。隆慶帝寵幸賈元春是一時的興起,并沒有多少將她放在心里面的意思,宮里面好看的女子并不是只有賈元春一個人,他寵幸了一晚,覺得賈元春雖博學多才也是十分的無趣,像個木頭一樣坐在那一動不動,美是真的美,這宮里面能與之相匹配的除了韋妃外,隆慶帝就沒有見過能與之一敵的。
韋妃的出生不如賈元春,但她的性情卻與賈元春相反,是個鮮活明亮的女子,在這樣的深宮之中,多的是如賈元春這樣無趣的女子,像韋妃那樣活潑有趣,能得隆慶帝歡心的女子實在是少得很。韋妃本來不將賈元春放在眼里,覺得賈元春做了隆慶帝的女人,是因為隆慶帝一時的性起,沒什么大不了的。這宮里面多的是女人,所有的女人只能是有一個主子,那就是當今的圣上。當賈元春被隆慶帝封為賢德妃時,韋妃這才記恨上了賈元春,一個無子的女人竟然能坐上貴妃的位置,而她奪得了圣上的寵愛生了一個兒子,費盡了心思才坐上了妃位。宮娥太監討論起兩個人的相貌,直言兩人美貌所差無幾,賈貴妃脾氣更好頗有皇后的風范,韋妃則過于小家子氣了,韋妃聞言更恨賈元春。
站在樓下聽宣讀自己名字的薛蟠,沒有抬頭看樓上的景情景,幾個嬪妃的對話他倒是聽得一清二楚。賈元春封妃本來就有些奇怪,歷來極少有像她那樣了兩個字的嬪妃,要么是德妃,要么是賢妃,賈元春封妃竟然是兩個字的封號,賢德這兩個字都不像是稱贊賈元春的品行,倒像是某種奇怪的詛咒。賈元春在回家省親時,說了幾句相當不吉利的話,全程哭哭啼啼的,不像是回家省親的,倒像是在向父母抱怨不該送她進深宮之中。封為貴妃這是家族天大的榮譽,可賈元春封妃,除了將整個賈家底子都給掏空外,沒有帶來任何實質性的好處的貴妃,薛蟠也不大相信,她在這個深宮之中能夠過得很好。
點到薛蟠的名字時,薛蟠從人群之中走了出來,賈元春的神情有些激動。她回府省親只是見了姨媽家的女兒,并沒有見過姨媽家的兒子,聽到母親和祖母說自己這個表弟中了舉子,賈元春自覺自己的臉上也有了光彩。她在這深宮之中過得并不怎么樣,韋妃是妃她是貴妃,韋妃每次見到她都要冷嘲熱諷一番,除了那位長相端莊的宮妃與她關系不錯之外,其他的嬪妃大多都不大與她來往,嫌她的性子過于直板,表弟榜上有名,總算揚眉吐氣了一次。
坐在皇后身旁的淑樂公主,并不是隆慶帝的親生女兒,是他的親妹妹,是他的父親老年生下來的孩子。隆慶帝是位運氣不錯的天子,別人家的太子繼承皇位都是三災八難,可他不一樣,他雖然不是先皇后的親生兒子,母親也是一位嬪妃,一生下來卻抱到了先皇后的膝下養著,充當嫡子。先皇后連續夭折幾個兒子,當太醫告訴她,她已經無法再生下兒子,先皇后便動了抱養別人孩子的念頭。她養母和父親的關系一直不錯,充當嫡子來養育的隆慶帝,前頭有幾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無論是哪位皇子,都沒有辦法撼動他的位置,平平安安的,順順當當地坐到了龍椅之上。
淑樂公主的母親原本是個宮娥,因為長得好看被過世的先帝給看上了,生下淑樂公主之后,她的親生母親,因為身體不適沒過幾年就病逝了。她母親過世時先帝前一年便己入了皇陵,沒有了父母疼愛的淑樂公主,被抱到了她嫂子,當今皇后的寢宮里面,當成自己的親生女兒來養育,一直養到如今的歲數。早三年就已經及笄的她,還沒有定下駙馬的人選,這不但急壞的皇后,也急壞了她的親哥哥隆慶帝,不知道妹妹要找個什么樣的男子,才肯從這個宮里面嫁出去。
淑樂公主與皇后的感情一直不錯,兩個人的年紀相差太多,皇后將淑樂公主當成女兒來養育,隆慶帝卻不太喜歡這個妹妹。起因是因為她的母親出身實在是太過于卑微,是他的父親在晚年時,為了排除寂寞,從眾多小宮女之中挑選出來的一個宮女。原本也只是為了排遣一下寂寞,卻不想竟然給他弄出了這么一個妹妹,打小就不喜歡這個妹妹的隆慶帝,在萬般無奈之下才收養了這個妹妹,等到淑樂公主到了及笄之年,隆慶帝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給妹妹找個駙馬,趕緊讓她嫁出這個皇城。挑來挑去,給她挑了幾個合適的人選,最后都不了了之。淑樂公主也知道,自己的這個皇帝哥哥并不是很喜歡自己,但她也不怕他。她的母親雖然是宮娥出身,先帝過世之前,為了防止這個女兒將來受到欺負,被人瞧不起,早已將她母親的位置弄到了貴妃的依置,僅次于皇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