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唐皇口諭
- 盛唐:帝國的崛起
- 幽靈的輕語
- 2138字
- 2021-09-12 20:09:05
看到任明飛三下五除二就放倒了三個打手,剩下的兩人立即被嚇得跪地求饒,早已喪失了戰斗的勇氣。
任明飛拿出一捆麻繩綁住了兩人的雙手,隨手拿著另一端就像是牽牛一樣牽到了方尋面前,笑道:“他們乃夜郎郡逃竄出來的張三張四兩兄弟,是他們的頭領。”
“這伙人不學無術專以行騙為生,途徑夜郎郡路州時當地官府委托我幫忙留意,沒想到竟在這里碰上了。”
任明飛看出方尋心中的疑惑,便給方尋簡單的解釋了這些人的行騙手法。
這種騙術說起來和零幾年時火車上的可樂蓋騙術差不多,都是利用了別人貪便宜的心理。
可樂蓋騙術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就算沒有聽說,也會在電視劇上看到過,比如黃渤瘋狂的石頭里面就有這個場景。
而這個騙術中的可樂蓋,便是那個象首壺了。
按照這伙人的計劃,這個象首壺最后會在兩名同鄉,也就是其中兩個打手的“證明”下,歸張四,也就是那個素衣中年所有。
張三是不經意看到張四擦拭象首壺,看出了它的價值,但又不想出錢購買,所以才心生歹意上演了一出爭奪戲碼。
他們這么做的原因,就是把人吸引過來,讓別人都知道張四有一個價值二十貫的象首壺。
這時第三個打手再出現,假意從老家帶來家書,信上說的,也就是張四家中的老母親病危,急需用錢之類的謊言。
最后的結果,便是張四不得不把這個從老家帶出來,準備用來給指腹為婚的未婚妻當做聘禮賣掉。
這個騙術高明的地方就在這里,它善惡通吃。
想趁機壓價占便宜的,能騙,善心大發給原價的,騙得更多!
如果這樣還騙不到人,沒事,還有最后一道保險,張三!
張三張四在爭論時,那三名打手也會躲在暗中觀察,尋找合適的人選,為最后一道保險做準備。
當沒人上當時,他們幾個就會去調查那些備選人的家庭環境,最后選出一個家境最好的作為目標。
然后張三再去“偶遇”對方,在合適的時候拿錢出來讓那人幫忙去跟張四購買象首壺。
被選中的人都是貪財之輩,又怎么會這么好心幫忙?
那些人有的直接拿著錢就跑了,這種人最后的下場便是被他們找上門,毒打一頓后再威脅著送去官府,不想吃牢飯就只能乖乖賠錢。
還有的,看到有人出錢購買,便認定那個象首壺真的就是價值不菲,表面上拒絕了張三,轉頭就回家拿錢找張四了。
這兩兄弟用這個騙術行騙了這么多次,沒有一次是失敗的。
如果不是這次遇到方尋和任明飛,不知道還會有多少人被坑騙!
至于方尋好奇的,為什么任明飛作為一個文職還這么能打,主要是因為他有一個好表哥——中郎將李君羨。
任明飛的一身本事,都是李君羨教的。
作為大理官員,一般來說是不能隨便離開長安的,更別說還是遠在千里的百越郡。
但司務不一樣,平時除了幫忙整理案宗,有時還要外出采風,把所遇到有價值的卷宗記錄在案,送回長安以供參考。
方尋失笑道:“采風采到百越來了,你還真是敬業。”
任明飛朝著長安的方向拱了拱手,正色道:“這次外出采風會來到百越,是為了給方公子帶來圣上口諭的。”
圣上?
柳婉凝眼神一滯,瞬間就被震撼到像個木頭人一樣杵在了原地。
雖然早就聽聞方公子和小侯爺馮智戴是好友,沒想到竟然還面見過圣上?
方尋作了一揖,然后問到:“圣上有何旨意?”
任明飛:“圣上讓你盡快去一趟京城,有要事和公子相商。”
方尋有些疑惑,想不明白怎么突然間李世民竟然要招自己去長安。
因為最近似乎并沒有什么大事要發生,杜如晦也是明年才病重去世的。
這樣的話好像也沒什么需要自己幫忙的啊?
貞觀三年能有啥事?好像就一個玄奘法師西行而已,總不可能是讓方尋陪他去吧?
方尋又不是姓孫的,而且李世民一開始也沒同意玄奘去印度啊。
就在方尋苦思不解時,一個名字跳出了腦海——張公謹。
“行,我明天便啟程。”
貞觀三年代州都督張公謹列出六條理由,建議李世民出兵討伐突厥。
第一,頡利國內政局混亂。
第二,薛延陀等部叛離。
第三,突利、欲谷設等都對頡利有怨言。
第四,突厥之地遇災,糧食缺少。
第五,頡利親近胡人,而胡人容易反叛。
第六,漢人在突厥的很多,唐朝出兵,他們必定響應。
李世民也是聽從了張公謹的建議,讓他和李靖發兵突厥,最后大勝而歸。
這次招方尋去長安,應該就是想聽一下他的意見。
方尋之所以選擇明天就啟程,就是他不贊同出兵。
現在大唐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全力發展商業、農業和民生,讓百姓安居樂業,提高國家的整體實力,而不是為了周邊小國大動干戈。
再說了,大唐的目標是征戰四海,揚華夏神威。
讓舟車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載,日月所照,霜露所墜,皆為大唐江山!
至于周邊的小國,不是說不用收服,而是根本就不用大動干戈,太掉價了。
對于突厥,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就能讓他們世代臣服。
所以沒必要在目前這個發展階段,去勞民傷財的發動戰爭。
任明飛抓起麻繩往手掌上繞了兩圈,說到:“那我先把這他們送去官府了,我目前住在城中的歸一閣客棧天字一號客房,明天你來找我,我等一同回長安。”
方尋點了點頭,說到:“行,明天一早我來找你。”
兩人分別后,柳婉凝還沒從震驚中緩過神來,方尋打趣道:“怎么,看上對方了?”
“說啥呢。”柳婉凝沒好氣道:“我只是在奇怪你的身份,一個里宰竟然會受到圣上的召見,這太匪夷所思了。”
你說要是圣上賞識方尋,也不不至于只讓他擔任一個小小的里宰。
要說不賞識,也不可能會讓人傳話召見,相商要事。
這怎么想都想不通。
方尋:“你還不知道的事情多著呢,走,回家吧。”
如果柳婉凝知道方尋是自己放棄任官于朝廷,選擇留在百越當里宰,不知道對方會不會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