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敦煌探秘3
- 釋迦密碼之一木棉袈裟
- 天下有雪1982
- 1596字
- 2021-08-09 08:00:00
三人從217窟中出來,繼續沿著山麓往南走,就來到了220窟前。
莫高窟第220窟是空前絕后的壁畫杰作,其南壁的通壁大畫《無量壽經變》,是敦煌《無量壽經變》的代表作,畫面呈現了極樂世界的種種令人向往的美妙圖景。
《無量壽經》被譽為凈土群經之首,是公認的凈土宗的根本佛典。《無量壽經》的大意是一個國王棄國捐王出家當和尚,法號法藏,他發了四十八個大愿,如愿不成誓不成佛。最終修成正果在西方凈土成佛,佛號無量壽。
敦煌莫高窟的《無量壽經變》,始于初唐而終于西夏。古代畫工繪制此鋪《無量壽佛經變》時,以高超的繪畫技藝、豐富的想像力與現實社會相結合,馳騁彩筆為大眾展現出了一幅令人向往的美好的“西方極樂世界”場景。
畫中飛舞著的樂器代表十方世界的妙音,鐘磬、琴瑟、箜篌樂器諸伎,不鼓皆自作五音。
極樂世界的精舍、宮殿、樓宇、樹木、池水皆為七寶莊嚴自然化成,所謂七寶,即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
在最重要的阿彌陀佛說法的場景中,皆是依據佛經所述,真是還原佛經內容:所有天人都置身于碧波蕩漾的象征八功德水的七寶池中。無量壽佛居中,左右兩尊脅侍菩薩坐于蓮臺,周圍還有三十三位菩薩。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可以順應人的心意,自然調和冷暖,如想吃飯,七寶缽器自然現前,百味飲食自然盈滿,一切欲念皆可應念而至。特別是七寶池九朵含苞待放的蓮花,能看見里面的化生童子,活潑可愛。
三人在石窟中望著這無數佛教徒窮盡畢生精力刻苦修行,所追求的最終歸宿-宏大莊嚴的極樂世界,被這個經變呈現出來的世界所深深地震撼。
恍惚間,程教授似乎看到開慧法師在壁畫中的蓮花上打坐,慢慢站起來,神色安詳慈悲,緩緩的向他走來,對著他在微笑,嘴唇微微翕動,像是要告訴他什么,但程教授怎么也聽不清楚,然后法師轉身向遠處走去,任憑他在法師的身后呼喊,卻徑直回到了壁畫中的世界,再也找不到在哪個蓮花上,空留程教授悵然若失,呆立在原地。
程教授腦海中再次回想開慧法師留下來的五組數字,對應的是莫高窟的窟號,每一窟與經變有關,依次是《華嚴經變》、《增一阿含經》經變、《無量壽經變》、《金剛經變》、《法華經變》,除了被這些經變的細膩的壁畫所震撼,以及虔誠的畫師數十年如一日按照佛經描繪出的壁畫所折服,程教授也沒有想明白開慧法師為什么留下這組數字,想告訴人們什么,但他想開慧法師臨終時留下的線索,肯定有很深的意義,只好將這些經變的壁畫內容先記下來,慢慢再琢磨。
開慧法師究竟想告訴他們什么?是警示還是線索?
現在都已無從考證,只能憑自己推斷和猜測。
程教授本以為觀摩完這五個石窟,可以從經變畫中得到某些啟示,現在都看完了卻還是一頭霧水,甚至這些經變圖到底和什么有關都不清楚,看來開慧法師留下的密碼并不是那么容易就破解的。
來敦煌之前還信心滿滿地確認莫高窟和五組數字有關,剛剛覺得有點眉目,發現的線索就戛然而止了,再回想起在習實法師在廣濟寺的重托,不免內心涌上一陣愧疚之情。
羅警官從身后并沒有看出程教授有些愧疚,只是發現程教授呆呆地站在那里,便走過來問道:“老程啊,這五個石窟也看完了,有什么發現嗎?這五副經變畫到底隱含著什么秘密嗎?開慧法師想告訴我們什么吶?”
程教授轉過頭看了眼羅警官,回答道:“我還是比較確信五組密碼確實和莫高窟這五組經變有關,只是具體代表著什么含義,還需再研究研究?!?
Emily好奇道:“哦,看來你們是有備而來,尋找經變背后的秘密?開慧法師是誰?就是給你們出謎題的人嗎?”
程教授略帶悲痛道:“嗯,我們來這里確實和一個謎題有關,很不幸,開慧法師留下這個謎題后就圓寂了。”
程教授忽然意識到在石窟內告訴Emily這件事似乎有些不妥,正好經變也都看完了,就提議三人從石窟中出去,一邊告訴給Emily一些事情的背景,一邊一塊討論討論集思廣益,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還頂個諸葛亮呢,何況有一個教授一個佛教古跡塑像修繕的研究生,還有一個多年從事刑偵工作的警察在一起,仔細梳理一下線索,看有什么忽略的細節沒有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