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心理學1
- (美)約翰·華生
- 3405字
- 2021-07-23 14:26:16
3.反應器官——肌肉和腺
我將試著按照順序列出重要的反應器官,它們是:(1)橫紋的或骨骼的肌肉系統;(2)非橫紋的肌肉系統;(3)腺體系統。沒有這些結構,人體就什么都做不了,甚至無法滿足自身需要。
骨骼肌:人體的主要部分是由橫紋肌或骨骼肌系統構成的。如果把手臂、大腿或軀干上的皮膚去掉,你立刻就會看到層層疊疊的橫紋肌。這些肌肉看似排列得很混亂,但它們都有著各自的任務。它們通常被稱為“隨意肌”,即受人的“意愿”控制,但只要研究一下它們的活動情況,你很快就會發現,你想做的是抬起手臂、彎曲手指、跳躍、奔跑或彎腰。在做這些動作的同時,整個肌肉系統都會出現反應。肌肉通常是一群一群運作的。例如,或許你會認為伸手拉窗簾的動作需要用到手臂和手指,但事實上,人體所有肌肉都會參與這個動作。在做出這個簡單動作之前,整個身體都要以一種新的狀態或姿勢做好準備。接著,你彎下腰去撿起地上的一根針,此時,人體的所有肌肉又會立刻發生變化。
要想詳細探討骨骼肌,就不得不提到與之關系密切的人體骨骼。人體中總共約有200塊骨頭。有些骨頭彼此連接緊密,不會發生運動,例如頭蓋骨。有些骨頭可以稍微運動,形成半運動狀態,例如含有脊髓的脊椎骨和肋骨。還有一些骨頭可以朝一個或多個方向靈活運動,例如肘關節、膝關節、肩關節、髖關節等。橫紋肌通過結締組織(前面已經講過)連接著這些骨頭。大部分肌肉一端與骨頭相連,另一端(直接或通過肌腱)與旁邊的骨頭相連。在做一些運動時,整個身體需要逐漸伸直,例如,我們必須挺直身體才能站在足球上。有些弧形運動速度必須很快,例如,拳擊中手臂的運動。
如果我們將肢體朝著某個方向運動,例如彎曲肘關節,那么在參與這個動作的所有肌肉或肌肉群(屈肌)發生活動時,相應地會有相反的肌肉(伸肌)進行伸展或伸直手臂的運動。當運動沖動由大腦或脊髓傳送至肌肉時,肌肉往往會保持一定的緊張狀態,這一點可由以下事實來證明:當腹部的靜態肌肉被切斷時,斷開的肌肉會縮向兩邊。肌肉以及相應的對抗肌的緊張能夠保證我們做出自然流暢、協調精密的動作。當大腦或脊髓傳遞的運動神經沖動讓我們抬起手臂時,手臂的屈肌就會收縮,其對抗肌的緊張度則會減輕。當一塊肌肉發生收縮時,它的大小和形狀會逐漸恢復正常(放松狀態)。
當我們的肌肉像一臺機器那樣運轉時,它的效率會怎樣呢?嚴謹的測試表明,當肌肉系統像一臺機器那樣運轉時,它的效率相當于一臺蒸汽機。根據卡耐基學院營養實驗室的測定結果來看,其凈功率為21%多一點,而一臺蒸汽機的凈功率為15%~25%。
肌肉所需的營養:血液循環能夠為肌肉提供一定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以血糖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肌肉組織能夠將這些血糖轉化為糖原(即動物淀粉)。當肌肉運動時,其儲存的糖原會被逐漸消耗掉。當原先儲存的糖原全部消耗完了,肌肉就需要血液循環提供新的血糖。無管腺幫助肌肉增加營養,我將在下文中闡述這一點。
肌肉產生的廢物和疲勞:當肌肉工作時,其內部會發生化學變化,釋放出二氧化碳、乳酸以及其他一些酸性物質,還有很多“疲勞的副產品”。最終,肌肉無法繼續工作。此時,無管腺會清除疲勞的副產品,幫助肌肉繼續工作(并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更多的血液,加速清除疲勞的副產品)。肌肉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消耗所儲存的營養。
肌緊張——處于收縮狀態的肌肉經過短暫的休息可以再次收縮(除非它停止工作)。在休息的時間里,疲勞得以消除,血液也帶來了新的營養。如果肌肉運動過度,即過度肌緊張,那么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但肌肉很少會因為運動過度而受到損傷,至少從恢復狀況的角度來說是如此。
練習的效應:肌肉如果不投入使用,就會很快失去功能,甚至導致萎縮。缺乏鍛煉會造成缺乏良好的循環,進而造成無法補充足夠的營養、無法清除干凈廢物。如今,衛生學領域已經普遍認識到了運動鍛煉對肌肉保持良好狀態的重要性。衛生學家建議生活忙碌的人們進行簡單的運動訓練,其他人則要增加運動量;空閑時間比較多的人們最好進行戶外運動;長時間使用某些特定肌肉進行活動的人們最好每天鍛煉一下其他的肌肉。人身保險公司、商業組織等社會機構為正規的健身鍛煉提供了方便。如今人們已經普遍認可要通過鍛煉提高肌肉健康,尤其要讓體內所有重要器官保持健康。我們相信,長期保持適度鍛煉的習慣能夠讓老人們重煥青春,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更年輕,也能讓年輕人更加朝氣蓬勃。
行為主義者非常重視這一事實:運動能讓肌肉柔潤、生命延長——總之,讓你永葆青春、更加年輕。
平滑肌或非橫紋肌系統:平滑肌主要作為人體內部器官的一部分——相比橫紋肌,你或許對平滑肌有些陌生。在探討平滑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人體內臟的示意圖。在行為主義心理學中,經常要用到“內臟”這一術語,這是因為我們逐漸發現人體的很多主要反應是由內臟器官變化的刺激引發的。我們經常不知道某種反應是如何產生的,而引發該反應的刺激可能就來源于內臟(形狀、大小或化學條件的變化。)
從廣義上來講,內臟包括嘴、咽喉、食道、胃、小腸、大腸、心臟、肺、膈、動脈和靜脈、膀胱、輸尿管;性器官;肝臟、脾臟、胰臟、腎臟以及人體的所有其他腺體。這樣廣義上的列舉并不符合嚴格的科學分類,但我們需要一個能夠囊括人體所有內部器官的心理學術語。
除了腺體——我們將在后面探討它(別忘了,內臟中還有結締組織、上皮組織和神經組織。在這些器官中,平滑肌組織至少在數量上占優勢。)——平滑肌組織是上述這些內部器官的主要構成部分。
很多內臟器官是中空的(因此它們有時被稱為中空器官),它們通常處于充滿或部分充滿的狀態:胃(空氣),肺(空氣),心臟,動脈和血管(血液),小腸(經消化后正在被吸收的食物),大腸(待排泄的廢物),膀胱(尿液及其他液體),等等。中空器官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它們會因內部太滿或太空而“抗議”——它們內部的物質不斷地運動、變化。這樣一來,它們就會不斷地產生反應,而每個反應又刺激著整個人體產生反應。讓我來具體闡述一下。例如,胃壁由幾層平滑肌構成,當胃囊中有足夠的食物時,胃壁及其肌肉都處于正常舒展的狀態。幾小時后,胃中的食物開始進入小腸,此時胃就空了,開始有節奏地收縮(饑餓收縮),這種收縮促使我們去尋找食物,有人甚至會因饑餓而盜竊、殺人。圖3-11描繪的是整個消化系統,包括嘴、胃、大腸和小腸。圖3-12描繪的是胃的橫截面。膀胱和結腸的情況則恰恰相反,當它們內部太滿時,器官壁會膨脹,產生強烈的刺激,其引發的明顯反應便是我們要尋找地方排泄。男性會因輸精管的膨脹而引發性行為。(我們沒有在女性身上發現引發性活動的壓
力,或者說,女性缺少此類壓力。但一些雌性哺乳動物會出現季節性發情,人類女性也有每月一次的月經。或許女性在孕期會出現某些腺體的分泌,這種分泌可能是無管腺的分泌。在懷孕期間,平滑肌會發生周期性或有規律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成為一種刺激,引發性活動。我之所以闡述這些事實,是為了說明,女性所具有的性活動的無條件刺激要遠遠少于男性。這或許可以從一個方面來解釋兩性之間性水平的差異。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這種差異都不夠明確。)

圖3一11消化系統

圖3-12 胃的橫截面
心顫、心悸、心動過速等會帶來一些明顯癥狀,例如缺氧、發熱、發冷等,還會明顯改變膈和肺的活動。
關于平滑肌器官,我覺得我們已經談得很多了。我們知道,每一秒鐘,這些器官中都會發生幾千次反應,而每一次的內臟反應都會刺激著(因為內臟也與感覺器官相連)身體產生一般性的活動——例如橫紋肌的運動。
我們會接觸到的刺激不僅包括外部對象,例如視覺對象、聽覺對象、嗅覺對象,還包括內部對象,例如饑餓收縮、膀胱膨脹、心悸、呼吸急促、肌肉變化,等等。(很多心理學家將這些內臟刺激稱為“內驅力”,甚至演化出“活力論”。在這方面,哥倫比亞大學的伍德沃斯犯下了嚴重的錯誤。)
或許你們會覺得我跑題了——我們原本探討的是平滑肌。我已經盡量避免贅述。對我們而言,關于平滑肌是怎樣參與器官活動的,這一主題過于龐大,很難用簡短的闡述解釋清楚。希望我已經在這一點上多多少少為大家提供了簡潔而真實的闡述。此外,我還要指出,我們發現皮膚中也有平滑肌,所以皮膚會起雞皮疙瘩;眼睛中也有平滑肌,所以瞳孔的直徑會發生變化;甚至就連人體的毛發中也有平滑肌。其實,人體的很多部位都存在著平滑肌。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說,平滑肌與橫紋肌有很多特征上的差異,但主要的收縮、舒展、潛伏、恢復等現象是相似的。
在下一章中,我們將探討大家所關注的腺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