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覺知壞情緒——別再去“冰凍”你的孩子

我們自己會有壞情緒,有時候我們也會遇到有壞情緒的其他人,這樣的兩種情況下,值得思考的現象就會出現了:

如果是我們自己爆發了壞情緒,絕大多數人可能會當時就被壞情緒所操控,只顧著去發泄,拼命表達自己的不滿,吼叫、摔東西,甚至還可能與人打架,我們此時完全像變了一個人。

但如果是他人爆發了壞情緒,我們站在了旁觀者的角度,這時的我們是相對冷靜的,于是便可以很神奇地看到壞情緒所帶來的壞處,并能給他人說出個一二三來,還能非常理智地去教導別人應該怎樣去做,甚至能夠非常有效地幫助別人擺脫壞情緒。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對比,可見我們并非不能處理壞情緒。

然而事實卻是,道理都懂,我們往往不能自控;可以勸導別人,卻不能讓自己平靜下來;冷靜的時候思路是暢通的,情緒一旦到來一切又都堵在了一起。

如此看來,我們需要開啟對自我壞情緒的覺知能力,盡快察覺到自己爆發情緒的前兆,保證自己能在冷靜狀態下意識到自己情緒可能會出現的變化,從而更清醒地將那些“壞情緒不好”“平復情緒才能繼續”的道理運用在自己身上,讓自己可以做到自我控制,從而避免用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孩子。

那么所謂的“覺知”壞情緒,都要意識到什么內容呢?

第一,壞情緒傷身、傷心更傷人。

我們為什么要覺知壞情緒?與其說覺知壞情緒本身,不如說覺知壞情緒對自己及他人的傷害。一旦意識到了其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我們可能就會努力想辦法去避免這些后果。

壞情緒能給我們帶來什么?

首先,壞情緒會傷身。它對身體的影響會很大,引發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等化學物質的分泌,這些壓力荷爾蒙會導致人體內的生態平衡被破壞,尤其會對心臟造成傷害。可見,壞情緒會損傷身體健康。

其次,壞情緒會傷心。它使得我們的頭腦發昏、思維停滯,于是我們便會固執地認為自己是被傷害的那一個。這種被傷害的感覺會讓我們產生“希望有人來關注我、安慰我”的心理。如果長時間處于壞情緒之中,人也將逐漸陷入一種抑郁狀態。

最后,壞情緒會傷人。我們一般都會以一些非常強烈的方式來表現壞情緒,不管是言語還是行為,都會讓承受情緒的人感覺不舒服。如果是孩子來承受,更會讓他感覺到恐懼、難過,長此以往更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

第二,壞情緒其實并不“壞”。

很多媽媽在沖孩子發怒后,都會產生后悔的情緒,覺得自己又向“壞媽媽”前進了一步。一旦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可能就會否定自己,進而逃避這個問題,會慢慢地不再主動關注這個問題,最終我們將會陷入“吼叫——后悔——再吼叫”的死循環,這當然無益于問題的解決。

人類之所以被歸類為高級動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可以表達多種多樣的情緒,比如:可以喜、可以怒,也可以哀、可以樂……這也可以說明,壞情緒其實是源自我們自身所創造出來的一種正常存在,缺失了反而會顯得不太“正常”。

只不過,相較于好情緒,壞情緒總會給人帶來難過的感受,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正因為它讓我們和周圍人尤其是孩子感到難過,所以我們才要正視它,以便于更好地規避它。

第三,壞情緒表達的其實是我們自身的問題。

很多人在解釋自己的壞情緒時,會說這樣一些話,比如“如果孩子聽話一點,我哪兒那么生氣”“如果你能體諒我一些,我當然不會發脾氣了”“我為什么這么生氣,還不是因為你們鬧的”,等等。乍一看去,似乎壞情緒的產生全都是因為別人的錯。

事實卻是,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個獨立個體,同樣一件事,為什么有的人生氣,有的人卻可以一笑而過?這其實就是我們自身的問題。爆發壞情緒,讓我們日漸積累了下面的種種“惡習”:

※※越發盛氣凌人,稍有不順便很容易爆發,越發有“世界必須圍著我轉”的想法;

※※創造了各種不信任,總是懷疑他人,甚至懷疑孩子,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且不容動搖;

※※更容易制造各種不開心,更容易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整個思維也逐漸偏向負向思考;

※※習慣于可憐自己,并抱怨他人的不理解,不接納他人的勸說,變得更加固執與不解人意。

網絡上有一個詞叫“細思恐極”,仔細想想會覺得恐怖至極,壞情緒所反映出來的我們自身的問題,如果不及時更正,是不是很可怕?

如果能意識到這三點,那么我們對待壞情緒的態度就可能會有所改觀。我們要在冷靜狀態下好好思考這三點內容,真正理解壞情緒所造成的影響,這樣我們才可能有覺知壞情緒的主動意識。

簡單來說就是,深刻了解了它的不好,為了不讓這樣的不好繼續蔓延,要努力嘗試在它爆發之前,就按下頭腦中的開關,用自己日漸冷靜的頭腦來阻止它毫無顧忌的出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三明市| 安宁市| 靖宇县| 墨竹工卡县| 宁夏| 韶山市| 陕西省| 泗洪县| 富民县| 石嘴山市| 株洲市| 芮城县| 大庆市| 金华市| 汶上县| 德昌县| 长子县| 徐水县| 河东区| 乐都县| 吉林省| 敖汉旗| 永平县| 平顶山市| 宝丰县| 通榆县| 措美县| 分宜县| 保定市| 宜州市| 绥芬河市| 云南省| 铅山县| 宜兰市| 沙坪坝区| 小金县| 桐城市| 石棉县| 凤阳县| 新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