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 序

民國癸丑二次革命,以失敗而出亡者,實繁有徒,余亦隨走日本。甲寅乙卯之間,治法律政治之學,政法學校教師建部遁吾博士講義錄引據《列子·楊朱篇》,痛論“中國今日人心之窳敗,為楊朱者太多,專務自私自利,而實行其驕奢放肆縱恣淫樂之亡國主義,諄戒中國同學勿再蹈其覆轍”。余當時甚感博士之偉論,有以警勵吾亡命同志及留日同學也。惜其所據列子偽書,非真楊朱也,乃魏晉人假托之偽楊朱也。曾作一短文以糾正之。然在日京帝國圖書館等處,遍搜關于楊朱之學說,如高瀨武次郎博士之《支那哲學史》及《楊墨哲學》諸書,大率根據偽《列子》,無異說也。其后回國,自戊午己未,迄甲子乙丑之歲,余執教鞭于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及東南大學,遂成《楊朱考》一篇。又見謝無量、趙蘭坪兩教授編著《中國哲學史》,皆祖述高瀨博士,無所更正。胡適博士著《中國哲學史大綱》,頗疑《列子》為偽書,而唐鉞博士《國故新探》糾彈胡博士“當斷不斷”,誠有所見而云然也。唐博士又言“西洋人附會伊壁鳩魯之快樂主義,與魏晉人之偽造《楊朱篇》,同一蒙冤,實則伊壁鳩魯甚反對縱欲也”。余乃益感舊作《楊朱考》之不可廢。

丙寅丁卯,余在滬上,更名曰《楊朱學案》。今歲春間,更名曰《楊朱真論》。既而謝絕大學教授諸職,杜門整理舊稿。自夏徂秋,寫定中英對照《穆天子傳西征正詁》一書。而左臂痛風之疾劇作,急檢方書自療治之。在此病期間,又更名曰《楊朱哲學》。凡分三篇,上篇顯真論,窮搜楊朱信史之資料也。中篇明取論,闡發楊朱道術之精微也。此皆為真楊朱而作也。下篇辟偽論,則為辟偽楊朱而作也。

嘗謂人類進化之通例,其歷史與地理有切密之關系,故世界半島諸國每為往古文化勃發之區,若希臘半島之有雅典斯巴達,若意大利半島之有羅馬,若阿剌伯半島之有猶太、大食,若印度半島之有天竺,皆彰彰在人耳目者。吾國山東半島在周季亦有齊、魯二邦,篤生大政治、大哲學、大教育家。然魯國之有孔子,千年來,遍中國,遍東亞大陸,橫目之民,幾于男女老少,無不知之。魯國之有墨子,則自清季瑞安孫氏詒讓著《墨子間詁》,始考定之。而魯國之有楊朱,則自余此書始發之,前之人未有能言者也。試舉其證,則孔、楊二子之氣質相似,顯出國性之關系,一證也。楊、墨二子之服裝如一,明見國徽之表現,二證也。而楊朱南之沛,必自魯出發乃合,三證也。及其既見老子,禮容之恭,尤以于魯人為合,四證也。然則楊朱者,雖欲不謂之魯人,豈可得哉?司馬遷《史記》言“魯濱洙泗,猶有周公遺風,俗好儒,備于禮,地小人眾,儉嗇畏罪遠邪”。是以孔、楊、墨三哲無不著儉德而服道義,有以哉?復有顓孫子莫者,蓋亦魯人而七十子之徒也。嘗斟酌楊、墨之間而用其中,比于孔子之美舜大智,能執兩用中,則洵乎魯多大國民,富于調和之性質也。然孟子,鄒人也。鄒,故邾婁,魯之附庸小國也。故孟子亦器宇小而議論悍不顧理,甚至窮極丑詆楊、墨為無父無君之禽獸,且并儒家前輩之子莫而亦詆為賊道,大類村婦之破口謾罵。殊不知孔、楊二子,皆嘗問道于老聃。老聃所教者,君人南面之術也。楊朱固自比明王,尤深遠矣。而墨子亦忙于獻身社會,不遑顧恤其家者也。乃孟子并詆之曰無父無君之禽獸,豈不過哉?大抵孟子自言私淑諸人,未得為孔子之徒。則其所自詡愿學孔子,或得諸道路傳聞,而比于后世所譏“參野狐禪”者歟?重以生長邾婁小國之根性,君父而外,不知有其他,故過自尊大,遂不覺輕易出此言也。然其言在戰國,固無何等之影響也。第觀孟子在戰國前期,已言“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迨韓非在戰國末期,猶云“楊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

則是孟子雖攻楊、墨,而當時曾何損于楊、墨之毫末哉!彼楊雄云“楊、墨塞路,孟子辭而辟之,廓如也”。徒見其為儒家之自吹法螺耳。誠以楊、墨皆具有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精神,用能亙戰國二百五十年間,大受天下之歡迎,而享一代之大名。則戰國一代之天下,衣被楊、墨二子之教澤,固豈有量哉?故不百年而秦漢代興,中國大強,則楊、墨何負于國家社會,豈非嘗有大造于吾千年前之民族哉?然自漢武帝罷黜百家,表章六經。而楊、墨學說亦浸微矣。孟子之書,以依附孔子門墻,而聲價漸高。趙岐注《孟子》,即其證也。迨及漢末社會,轉趨逸榮,而人心亦流于墮落。然墨子書眾篇連第,內容奧折復雜,故不易偽造,惟楊朱書蓋內容比較單純,故偽書出矣。

慨自魏晉之際,有小人儒王肅者,思與鄭玄爭名,又不能敵,遂偽造《古文尚書》,偽造《孔安國尚書傳》,偽造《孔子家語》,偽造《孔叢子》,則無異訟不直而造作偽證也。同時王弼、何晏,競煽玄風,蓋竊相師,故何晏偽造孔安國《論語注》。王弼獨以年少,偽造未竟,故張湛偽《列子序》,稱得自王氏。然太康二年,汲冢發書,得《穆天子傳》,而偽《列子·周穆王篇》,實襲其文。則偽《列子》書,當完成于張湛之手也。假令偽書而無大害者猶可也,然非所論于偽《列子·楊朱篇》也。偽《楊朱篇》之文字,有剿襲者,有偽造者。說者必謂當分別觀之也。豈知剿襲《說苑·政理篇》之陳交楊朱“有一妻一妾而不能治,有三畝之園而不能蕓”,非赤貧之高行乎?而為之偽造種種饕富貴縱嗜欲之悖言,以導天下后世,則凡窮措大而一旦富貴,尚可問乎?此所以為流毒無窮之偽書也。蓋魏晉穢德,悉寓于其中矣。不見夫魏文放蕩,父子聚麀;晉武荒淫,羊車宰命。上有夏桀、商紂、秦二世之主,而下更誤以生養為養生之談。昔管子所痛戒“人臣縱欲妄行,男女無別,反于禽獸,而禮義廉恥不立”者,至是轉為神圣之人。故偽《楊朱篇》假冒楊朱之名,活現當代之實,膽敢黜舜、禹、周、孔四圣,而崇桀、紂二兇,甘為民賊獨夫而不知恥??誓矫篮衤暽瓜讶摺n嵉购诎祝閬y彝倫,直是賊說賊話。遂陷楊朱于真禽獸矣。殊不知周季百家,絕無有主唱淫樂主義,無生命觀念、無歷史觀念如偽《楊朱篇》之荒謬絕倫者。何況楊朱尤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大人物哉!故偽《楊朱篇》之悖言,在周季社會,斷不能產生。惟在魏晉社會乃能產生耳。

先總理孫公之言曰:“知難行易?!必M不信哉!孟子詆楊、墨為無父無君之禽獸,亦就其所行者詆之耳。而所知者,則不能言矣。故偽《楊朱篇》中之高行,莫或察之,知之難也。而偽《楊朱篇》中之悖言,則隨人欲以橫流,行之易也。嗣是而后,江左六朝,中原板蕩,神州陸沉。生于其心,害于其政。政治原即社會心理之反映也。然偽《列子》一書,東晉之世猶未甚顯也,下逮齊梁始流行矣。文人學士不明夫知人論世,當以歷史關系,推證古書,而真偽宜不能辨。請為誦江淹《自序傳》曰:“人生當適性為樂,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此江氏賢者,猶不免為偽《楊朱篇》中之一流人也。陳隋之世,承風翕流。而唐人荒淫,號稱累代獨絕。杜甫《閣夜詩》曰:“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此亦賢者不免,而甘為江氏之續者。蓋自天寶初,尊偽《列子》為《沖虛真經》,而偽《楊朱篇》亦愈流毒于國家社會。楊妃馬嵬,其禍大矣。五代殘唐,其亂極矣。宋儒救之以理學,高抬孟子,躋于圣經。豈知“一庭之中有至樂,四子以外無奇書”。遂成此后中國之社會。則元明清三朝,皆貫澈宋儒主張之社會也。其社會即為真孟子之表面,而偽楊朱之里面也。有父有君矣,甚至不愿中國人為君,愿得夷狄之人為之君也。而為之臣者,貪黷于美厚聲色,大率如偽《楊朱篇》公孫朝、穆二子之治內也。舉世風靡,江河日下,則吾民族無貧富貴賤,將莫不愿縱恣于美厚聲色,而身心日即于愚暗孱弱。從是可坐而待國亡種滅也。此真宋儒理學,以救之之善因,而得禍之惡果者也。抑豈宋儒所及料哉?

吾民族復興之潛勢力,嘗彌漫于遜清一代矣。而大江南北以太平天國一代,界分遜清為前清、后清兩朝。吾亦襲用其語。前清乾嘉考證之學興,而尊漢黜宋,所知之限界一辟。后清咸同時務之學興,而溝中通西,所知之限界再辟。于是鎮洋畢氏沅、高郵王氏父子、吾邑張氏惠言、楊氏葆彝諸家,皆治《墨子》書;而瑞安孫氏集其大成,繼起者尚紛紛不絕,則以墨子有成書具在故也。獨楊朱書亡絕于魏晉之際,而偽《列子》之《楊朱篇》,學者羞言之。由是楊朱、墨翟抗顏行于戰國一代,近世學者乃不免夫左楊而右墨。學術之饑荒,遂無以應莘莘學子之期望。不觀最近全國學校林立,滔滔流俗之徒,采取偽《楊朱篇》,中學作課本,大學列講義,此何象耶?然則年來吾國社會,日見不寧,兵匪遍地,奸淫搶掠,罪惡萬端,寧能不謂偽《楊朱篇》實隱為之導火線耶?或曰:歐西有伊壁鳩魯派之末流,日本亦有崇拜偽楊朱之快樂主義者,何子杞憂之甚也?應之曰:不然,是有國性之不同。歐西地方破碎,日本小島林立,故其人民皆派別互競甚多。且亦止以為學說,不以為政論也。惟我中國茫茫一片大陸,其人民最富于盲從性質,尤富于作惡性質。往往挾政治勢力而高唱道一風同,古傳有之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笨刹晃吩眨?/p>

是故,余書之作,顯真也,明取也,辟偽也,大白真楊朱,痛辟偽楊朱,庶幾真楊朱重光而偽楊朱滅亡。然后足以掃蕩吾民族千年來之積穢,而有裨助于今后國家社會之清明也。何則,昔日之楊朱無君者,今日之民主精神也。楊朱非無君也,人盡得而為君也。猶今日吾民主政體,四百兆同胞,人盡皆皇帝也。則吾四百兆同胞,方將歡迎真楊朱之不暇也。其比于無父之墨翟,不又光彩萬萬哉!且楊朱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尤富于修養之精神,而可為吾民族轉弱為強,絕對無上之妙方,亦救時之良策也。雖然,非余書莫為表白真楊朱,然則四百兆同胞歡迎無君之楊朱,必先歡迎余書也。此則余書不茍作,又將拜賜于吾四百兆同胞之前矣。

十九年庚午十一月

總理誕日

律師武進顧實自序于南京之穆天寄廬

主站蜘蛛池模板: 菏泽市| 盱眙县| 麟游县| 广灵县| 阿巴嘎旗| 江都市| 乌恰县| 马边| 潼关县| 眉山市| 十堰市| 巫山县| 山东| 三门峡市| 图们市| 张家川| 根河市| 曲水县| 宁陕县| 白朗县| 上高县| 海伦市| 儋州市| 旺苍县| 甘德县| 彭泽县| 金湖县| 永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军事| 云浮市| 崇义县| 手机| 饶河县| 保亭| 锡林郭勒盟| 张家口市| 富平县| 和顺县| 贵州省| 瑞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