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戰爭與和平:兩宋對外戰爭史

宋太宗為什么要發明“挨打陣”?

01

北宋初期,軍隊的戰斗力實際上還不錯,武器裝備也一流,平時訓練也很嚴格,但在與遼國作戰時老打敗仗,這與“愚蠢”的宋太宗趙光義有很大關系。

趙光義的“愚蠢”來源于“膽小”。他怕什么呢?怕將領們擁兵自重,復制他哥趙匡胤的黃袍加身,所以他總是到了用兵之時,才臨時任命將領擔任指揮使、都招討使等職務,讓他們帶兵出征。

更奇葩的是,這些將領出征之前,趙光義還要干一件更蠢的事:他親自繪制好作戰圖,然后把作戰圖交給指揮官,命令他們必須按圖作戰,不許有絲毫更改,否則就是違抗圣旨。

那么問題來了:按圖作戰打了敗仗怎么辦?沒事,至少沒多大的事,挨點兒小處分而已。但如果擅自變更,哪怕你打了勝仗,也可能會倒大霉。

所以每次出征,還沒見到敵人的影子,將士們都是又恨又怕,因為他們明白,按圖打仗,這一仗又會輸。士氣之低落可想而知,仗還沒打就輸了。

然而,有一個人卻“膽大包天”,敢于“抗命”。

02

據《宋史》記載,979年九月,契丹人又來犯邊,帶隊的是遼國燕王韓匡嗣。奉命率兵御敵的是云州觀察使劉廷翰,他命令崔翰、趙延進、李繼隆等將領帶兵參戰。

出發前,趙光義不但給了他們每人一張作戰圖,命令他們必須按圖作戰,還要求他們“務必求勝”。他們懷著必輸的信念出發了。

諸軍來到蒲城,遼軍也開到了,從東西兩面蜂擁而至,漫山遍野,像大雨驟至之前搬家的螞蟻那樣密密麻麻。登高一望,進入視野的是望不到邊的滾滾煙塵。

趕緊布陣吧,待會兒契丹人就沖上來了。

根據皇上給他們的布陣圖,他們得把大軍分成八陣,每陣之間相隔百步。

這是什么陣?如果非要給它一個名稱,姑且叫它“挨打陣”吧。

兵力如此分散,只配給契丹人塞牙縫,他們所帶的8萬人馬,只不過是人家的8萬盤菜而已。

這種做法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每一個士兵都明白,大家都很恐懼,毫無斗志。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記載,“趙延進屯定州,契丹入寇,與崔翰、李繼隆將兵八萬,太宗賜八陣圖,使按圖從事。歸次蒲城,虜大至,翰等按圖布陣,相去各百步,眾懼,無斗志。”

不過,有人顯然不愿意成為這樣的菜,比如趙延進。

03

趙延進,今河南清豐人,后漢時期就是屢立戰功的戰將,后來又成為后周將領,隨周世宗柴榮征過淮南,因功授右千牛衛將軍、濠州都監。再后來他成為北宋將領,在抵御契丹人擾邊的戰爭中三戰三捷,而且都是大捷,以功累遷右金吾衛大將軍,去世后贈右武衛上將軍。

然而,如果什么都按趙光義的命令來,別說三戰三捷,估計他也早成為遼人的菜了。

比如這一次,當他意識到如此布陣不可能抵擋遼兵鐵騎的沖擊,一沖即垮,一垮即敗,他決定讓布陣圖滾一邊去,大聲對其他將領說:“陛下派我們來的目的,是把敵人打回去,可是按他的作戰圖打,不但不可能完成任務,還會全軍覆沒。要想打勝仗,唯一的辦法是集中兵力。這樣雖然有抗命之罪,但總比喪師辱國好得多!”他決定根據實情布陣。

抗命不遵充其量殺頭,犧牲的只不過是個人的生命。但如果打了敗仗,就不這么簡單了,那可是關系到國家前途命運的大事!

可有人不這么想,他們遇到問題首先想的是個人的安危,比如崔翰。他說:“按你的想法打,萬一敗了,那可怎么辦?”趙延進說好辦,罪名我來承擔,與諸位無關!

04

說話間,遼國大軍越來越近,仿佛成千上萬只螞蟻撲向一只毫無反抗能力的蠕蟲,若再遲疑不決,等待他們的將是什么,每個人心中都一清二楚。

然而,崔翰對擅改圣旨罪名的恐懼,似乎比被遼軍一口吃掉骨頭都不吐的恐懼還大,他依然猶豫不決。

看到洪水般涌來的遼軍,李繼隆也無法淡定了,他決定支持趙延進,并表示他也愿意承擔責任,崔翰這才同意把八陣改為二陣,前后呼應。

這一改,結果如何呢?司馬光在《涑水記聞》里是這樣記載的:“延進曰:‘不如合而擊之,違令而獲利,不猶愈于辱國乎?’遂改為二陣,三戰,大破之,獲人馬、牛羊、鎧甲數十萬,遷右監門衛將軍。”

還好,趙光義得到捷報,不但未追究抗命之責,反而獎賞了趙延進。

只不過那以后,趙光義依然是老一套,而具備趙延進這種膽略的將軍又有幾個?宋軍老打敗仗也就不足為奇了。

世上最悲催的事,是不分青紅皂白,什么都聽老大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宁明县| 苏尼特右旗| 孝感市| 伊宁县| 广丰县| 吴堡县| 西盟| 绍兴市| 吉安县| 盈江县| 巩留县| 读书| 如东县| 曲沃县| 肇东市| 颍上县| 南川市| 上饶市| 潞城市| 高碑店市| 巩留县| 岳池县| 砀山县| 乌兰浩特市| 巩义市| 万年县| 香港| 方山县| 油尖旺区| 壤塘县| 长春市| 炎陵县| 兴化市| 桃园县| 潍坊市| 桃园市| 南靖县| 晋中市| 新昌县|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