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大宋史
- 唐俑
- 3241字
- 2021-07-22 14:36:42
不惜重金賄賂大臣,宋真宗你這是要干啥?
01
與當27天皇帝干了1127件壞事的漢廢帝劉賀、著名的同性戀皇帝漢哀帝劉欣、賣官鬻爵的漢靈帝劉宏、與姐姐等人亂倫的南北朝時期宋廢帝劉子業(yè)等荒唐皇帝相比,宋真宗趙恒賄賂大臣們的“荒唐”之舉,實在算不了什么。
趙恒也是個才子,“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兩句名言就出自他的筆下。
他既愛好文學,又擅長書法,為了勉勵人們讀書,他以詩的形式寫過一篇有名的《勵學篇》,用物質(zhì)和美女調(diào)動人們學習的熱情,簡直句句是“真理”:“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jīng)……”
實際上,趙恒不但詩寫得不錯,字寫得好,執(zhí)政能力也還算可以,比如減免五代十國以來的稅賦,注意節(jié)儉;擴大土地耕作面積(從之前的3億多畝增至5.2億畝),引入暹羅出產(chǎn)的兩種水稻,使水稻產(chǎn)量倍增;大力促進紡織、染色、造紙、制瓷等手工類產(chǎn)業(yè)與商業(yè)的發(fā)展,把北宋帶入經(jīng)濟繁榮期,打造出來一個“統(tǒng)治日益穩(wěn)定,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jīng)濟繁榮,國家強盛”的“咸平之治”。
歷史上,凡是被稱為某某之治的,都可算成就不凡,如西周的“成康之治”、西漢的“文景之治”、隋朝的“開皇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等,都是著名的盛世。
02
除了開國皇帝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光義,宋朝皇帝給人的印象大多比較文弱,而且文藝才華都不錯,更適合當文學家藝術(shù)家,而不是當皇帝,宋真宗也不例外。
然而,這個文弱的皇帝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小小的奇跡,他面對遼國的虎狼之師敢于御駕親征,而且是中國歷史上眾多御駕親征的皇帝中,少有的一位取得了勝利的皇帝。
不過,趙恒的御駕親征,并非出于自愿,而是被宰相寇準“逼上梁山”的。
事實上,自從雍熙北伐慘敗以來,北宋君臣提到遼國就心中害怕,一腔熱血都怕沒了,由之前的主動進攻轉(zhuǎn)為被動防御。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你若打我,那我就招架一下。
沒想到你越怕,人家越是要欺負你,北宋越是膽小怕事,遼國越是步步進逼,三天兩頭南下搞一次事情。北宋邊境連連遭殃,不是財物被掠奪,就是百姓被殺。后來,契丹人又覺得零敲碎打不過癮,干脆發(fā)動大規(guī)模南侵,妄圖一口吞掉南邊這塊肥肉。
1004年秋,遼承天太后蕭綽、遼圣宗耶律隆緒親自出馬,率兵20萬人侵宋,直逼澶州(今河南省濮陽市)城下,對近在咫尺的北宋都城開封構(gòu)成了直接威脅。
警報不停地傳到開封,到了一夜五次的程度。
還好,趙恒關(guān)鍵時刻沒糊涂,既未采納參知政事王欽若遷都南京的主張,也未采納簽署樞密院事陳堯叟遷都成都的建議,而是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聽從”新任宰相寇準的“安排”,答應御駕親征。
03
皇帝御駕親征,對士氣是一種巨大的鼓舞。
經(jīng)寇準力促,趙恒登上澶州北城門樓,將士們看到親臨前線督戰(zhàn)的皇上,頓時激動萬分,信心倍增,“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shù)十里,氣勢百倍”。
宋軍越戰(zhàn)越勇,連連取勝,遼軍卻由于戰(zhàn)線過長導致補給困難,糧草缺乏,又是孤軍深入,如戰(zhàn)敗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這后果,誰也承擔不起,因為那將有亡國的危險。
越想越怕的蕭太后決定求和。
在占據(jù)如此優(yōu)勢的情況下,宋軍若一鼓作氣,即使不能一口吃掉,至少也能把遼軍殺個屁滾尿流,如果把其補給線切斷,即使不打,拖也能把它拖死。
更何況,早在戰(zhàn)爭開始時,契丹人的一個統(tǒng)兵大將就已被射死,遼軍士氣低落。
在這種情況下,傻子也知道應該怎么做。
當前線將士擼起袖子,準備大干一番的時候,趙恒卻出人意料地答應議和,還當即回信,說什么:其實啊,我們宋朝從來不喜歡窮兵黷武,您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并立即派人去談判。
得知消息的寇準急得兩眼冒火,立馬趕回趙恒所在的南城苦諫:皇上啊皇上,千萬不能這樣啊,契丹人明擺著已是強弩之末,一個沖鋒就能把他們沖垮,咱們怎么能這樣呢!
這樣苦諫的不止寇準一人,還有邊防大將楊延昭,他派人上書,意思和寇準一樣,敵軍已是人困馬乏,缺吃少喝,而我軍正好相反,不但士氣高漲,而且糧草充足,正是消滅他們的天賜良機。只需要把各路要道一守,就能圍而殲之,再乘勝北上,收復燕云十六州都不在話下!
此時的趙恒卻畏敵如虎,對任何人的苦諫都置若罔聞。
結(jié)果大家都知道了,在自己占盡優(yōu)勢、可以說是已經(jīng)得勝的情況下,北宋政府與敵人簽訂了屈辱的《澶淵之盟》,與契丹人達成如下協(xié)議:
一、宋遼為兄弟之國,遼圣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后世仍以齒論。
二、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chuàng)筑城隍。
三、宋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于邊境設置榷場,開展互市貿(mào)易。
04
和平協(xié)議簽了,敵兵也退了,趙恒雖然大松了一口氣,心情卻一直很郁悶。
他郁悶的是另外的問題,一是老爸宋太宗的皇位合法性問題,自己又是替代兄長繼承的皇位,后世肯定會抓住這些問題不放,那他和他爹就不是名垂青史了,而是“遺臭萬年”。
一想到這個,他就很不舒服,很不高興,吃嘛嘛不香,干什么都沒勁。
這是病,得治。但又不是一般的病,是心病,心病還得心藥醫(yī)。還真有人能搞到這樣的“藥”。
自從“澶淵之盟”簽訂,“素與寇準不協(xié)”的參知政事王欽若,用讒言把寇準搞下去(由宰相降為刑部尚書,知陜州)后,一直以揣摩皇帝心事為己任的王欽若,就及時地給趙恒提供了一服心藥:“陛下若想鎮(zhèn)撫四海,夸士外邦,只有封禪泰山。”
封禪泰山,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誰都有那個資格。因為在泰山封禪,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久亂之后致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禪天地。
按照這個“標準”,趙恒那點兒功績遠遠不夠。
但是他卻心動了,因為他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讓他的“亮點”抵消“污點”,讓后世認為他是有巨大成就的皇帝,而不是碌碌之輩。
沒巨大成就,能到泰山封禪嗎?
05
但他并不糊涂,知道大臣們肯定會反對——皇帝好大喜功若此,他們?nèi)舨幌敕ㄗ柚梗f輕點是不負責任,是失職,說重點是沒有職業(yè)道德,也會遭后世詬病。
尤其是宰相王旦,那家伙可是堅持原則的主,又是出了名的“死腦筋”,他那一關(guān)最不好過。
有意思的是,趙恒并不打算利用皇帝的身份壓服大臣們,因為他知道,壓,是壓不服的,就算表面上服了,內(nèi)心也是抵觸的,最好的辦法是賄賂。
他請大臣們吃飯,特別聲明,今天朕只是想和愛卿們樂一樂,沒有其他意思,之前那些君臣大禮,統(tǒng)統(tǒng)給我收起來,座位也不講上下尊卑了,隨便坐,此時此刻,咱們是朋友,是兄弟,不是君臣。
喝到高興處,趙恒一使眼色,侍者給每人一個大紅包。
打開一看,是珍珠,大顆大顆的珍珠!
趙恒宣布,這只是前戲,大家繼續(xù)喝酒,等一會兒還有高潮。
大臣們等啊等啊,一直等到席終,高潮才來,每人都有“良金重寶之賜”。
尤其是宰相王旦,除了良金重寶,還特賜御酒一壇,請王愛卿拿回去與妻兒共享。
回到府中,王旦打開一看,哪里是什么酒,是一壇子能亮瞎眼的大顆珍珠。
想起前幾天王欽若向他轉(zhuǎn)達的“圣意”,王旦明白,他的小胳膊是擰不過大腿的。
得到王旦的支持,就等于掃清了一切“民意”上的障礙,趙恒得以順利封禪。
06
實際上,宋真宗賄賂王旦的手段,不止這點。
宋真宗為了徹底搞定王旦,還想從生活上籠絡他,于是把他兩個兒子找來,命令他們:立刻給你們的老爸找?guī)讉€小老婆!
兒子們蒙了:什么?我爹節(jié)儉了一輩子,衣服一穿就是幾年,過年也舍不得買件新衣服,讓他老人家花錢養(yǎng)小老婆,這腦洞也太大了!可這是對方的命令,而這個對方,是皇帝!
不但王旦的兒子不敢不照辦,王旦本人也不敢拒絕。
沒幾天,幾個妙齡女子就來到了王旦家里,王旦只好“笑納”。
之后的王旦就變了,再也不是從前那個生活儉樸、清心寡欲的王旦了,甚至上班時間也心不在焉,在乎家里美人之間也。
有些人之所以喜歡吃白菜豆腐,并且以為那就是人間美味,那是他沒嘗過紅燒肉的滋味,一旦嘗到紅燒肉的滋味,就再也離不開了。
不到一年,王旦就為他的晚節(jié)不保付出了代價——當幾個如花似玉的小妾輪番上陣,把他身子掏空后,一病不起的他很快一命嗚呼。
幸運的是,他不算英年早逝,好歹活過了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