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青少年都應該讀的中國歷史故事:秦漢
- 朱燕
- 990字
- 2021-07-22 14:43:37
小人陷害,千古奇冤
蒙恬是一位功勛卓越、才華出眾的戰(zhàn)將,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他的背后一直隱藏著一個與他對立的人。秦始皇死后,蒙恬在這個人的陰謀策劃下被迫自殺。這個人篡奪了秦帝國的政權,也改寫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
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原來,蒙恬的弟弟蒙毅深受秦始皇信任,位至上卿。蒙毅執(zhí)法嚴明,從不偏袒權貴,滿朝文武無人敢與其爭鋒。某日,內侍趙高犯有大罪,蒙毅依法判其死刑,卻被秦始皇給赦免了。從那時起,蒙氏兄弟便成了趙高的心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趙高等人封鎖。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為太子。隨后,趙高就將黑手伸向了蒙氏。他假造秦始皇的詔書,指責公子扶蘇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派遣使者賜公子扶蘇、將軍蒙恬自盡。
扶蘇看到遺詔內容,哭泣著走入內宅,準備自殺。蒙恬阻止扶蘇說:“陛下如今在外,還未立太子,派我率領三十萬大軍把守邊疆,讓公子你來監(jiān)督,這是關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務!如今只因一個使臣到來,你就想自殺,你哪里知道這不是奸詐的詭計?我請你重新去請示一下,等請示之后再死也不遲!”使者在旁邊一再逼迫、催促,扶蘇為人仁弱,對蒙恬說:“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什么呢?”說完便自殺而死。
蒙恬卻對遺詔的內容心存疑慮。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你也該被連坐(14)。”蒙恬說:“自我先人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tǒng)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反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
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陛下。”蒙恬長嘆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起臨洮,到遼東,筑長城,挖溝渠一萬余里,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于是蒙恬吞藥自殺。
相關鏈接
蒙恬為什么被稱為“筆祖”?
蒙恬被后世尊稱為“筆祖”,據(jù)說是因為毛筆是他發(fā)明的。相傳,蒙恬率秦軍與楚軍交戰(zhàn),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戰(zhàn)場上的情況,蒙恬要定期寫戰(zhàn)況報告遞送秦王。那時,人們通常是用竹簽蘸墨,然后再在絹布上寫字,書寫速度極慢。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蒙恬嘗試用兔毫來蘸墨書寫,幾經(jīng)試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就是后來毛筆的由來。
后世也有學者認為,早在蒙恬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人開始使用毛筆了,蒙恬可能是改進了毛筆的制作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