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書名: 遙知律初回作者名: 唐深藏功與名本章字數(shù): 4002字更新時間: 2022-01-01 10:00:00
他搖著扇子施施然走到謝揚身旁,向陸聞敏一揖道:“比試尚未結束,陸公子也并未力壓謝兄一頭,何來‘不平’之說?難不成陸兄已經成竹在胸,視魁首為囊中之物了?”
“你……”陸聞敏原想將謝揚一軍,不料操之過急一時失言,反讓自己落了話柄。
楚回一笑道:“陸兄也不必急著誅心。適才九旋說陸兄舞弊,在下認為,她為何指控陸兄無關緊要,緊要的是陸兄有沒有舞弊,這件事若不弄明白,只怕于謝兄和陸兄面上都不好看。”
“行啊。”陸聞敏冷笑,“卻不知這位兄臺又是何人?想要怎么弄明白?”
“這位楚回楚公子,是我的朋友,也是來參試的。”姜郁應聲走上臺來,站到楚回身邊低聲道,“楚兄既能猜出那姓陸的所用手段,不知可有辦法查驗?”
楚回苦笑:“有是有些,但不知管不管用。并且姜兄別忘了,人家有沒有舞弊,我們尚屬猜測,怎么你也同九旋一般理直氣壯起來?”
姜郁道:“如今已勢成騎虎,有理沒理都顧不得了,先拿出氣勢再說,楚兄你也別藏著掖著了,有什么手段便趕緊使出來罷。”
楚兄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向陸聞敏道:“在下不才,于家中也曾玄修過幾日,會得幾手法術。適才九旋說陸公子以九醉如意蘭的花精假充九轉玲瓏草,常言道捉賊拿臟,是與不是,只需將這位花精請出來問問,不是便一清二楚了?”
陸聞敏聞言臉色一變,卻又強自鎮(zhèn)定道:“楚公子此言差矣,既為花精,便可知其尚未聚魂,無魂之物又焉能言語?又焉知自己為何呢?”
楚回笑道:“正因如此,方才需我以法術相助嘛。”
他話音未落,突然伸手向翡翠盞一抓,那盞便似被什么東西牽著一般,直直飛進了他的手里。
謝揚姜郁見狀俱都一驚:要知隔空取物雖是小把戲,卻也極易看出一個人的法力,即如二人爭搶一物,你來我往間,力大力小便一目了然。這翡翠盞原被陸聞敏拽在手中,楚回竟能凌空一把將其抓過來,足見其法力遠高于陸聞敏無疑了。
陸聞敏尚未及反應,楚回已伸指點住了九轉玲瓏草,一道青光一閃而沒,鉆入九轉玲瓏草內,轉眼間那草便抽枝散葉,急速生長起來,隨著枝葉生長,有一個幻影冉冉浮現(xiàn),懸在了九轉玲瓏草的頂端。
一剎那間,謝揚心中似有天崩地裂:楚回竟能在片刻之間便用法力催出花魂,這是何等修為,何等手段!那一刻謝揚真想拋下一切,先將楚回拽到旁邊問個明白:你到底是誰?從哪里來?要做什么事?他絕對無法相信,楚回這身修為是一個山野人家能教出來的,也無法相信楚回這一路跟他們瞎混,只是為了來見識見識青蓮會。就憑楚回這身修為,只怕整個來到青蓮會的人都想見識見識他呢。
但眼下他只能強自忍耐。
姜郁早已按捺不住,搶上一步便向那花魂喊道:“姑娘,請醒一醒。”
那花魂方才聚起不久,還有些迷糊,連眼睛都是半開半閉的,含混不清地問道:“這是哪里?你們又是誰?”
“這些我慢慢再告訴你。”姜郁道,“請你先告訴我,你是誰?住在哪里?”
那花魂眨巴眨巴眼,似在回憶過往,漸漸地,她的眼睛變得清明起來,說話也清楚了:“我是九醉如意蘭呀,以前一直住在一個山谷之中,好像是叫吹雪谷的。我在那里住了好多好多年,能聽到、看到、感覺到,可就是沒有神識,也不會說話。我,我今日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便醒過來了?難道我是聚……”
她一語未了,突然身形消散,在眾目睽睽之下化作了一縷青煙,與此同時那株九轉玲瓏草也迅速枯敗,殘枝萎葉轉眼灑落一地,竟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這……”眾人瞠目結舌。
楚回訕笑:“不好意思,在下修為有限,強催花魂,盈不可久,能撐上這幾句話的功夫,已經是用盡全力了。”
“你這算怎么回事兒?”姜郁大為掃興,“我事情都還沒問清楚呢。”
“這算什么?”陸聞敏冷冷地道,“難不成僅憑這不知道打哪兒冒出來,沒說幾句話便煙消云散的所謂花魂,便能判定我救活九轉玲瓏草是假,是有意舞弊不成?”
姜郁冷笑道:“花魂雖然沒聚多久,但她那幾句話可是說得明明白白,她是九醉如意蘭,來自吹雪谷,你還有什么好辯駁的?”
陸聞敏道:“姜兄此言差矣。首先那花魂是被這位楚兄強行催生出來的,究竟來歷如何尚無定論,其神志是否清明也未可知,一個渾渾噩噩的神識,幾句沒頭沒尾的話,能證明什么?其次,吹雪谷中是有九醉如意蘭不假,但這株九轉玲瓏草也來自吹雪谷,原本便與九醉如意蘭毗鄰而生,即令那花魂是真,又焉知不是她自己糊里糊涂鉆進去的?如何便能斷定是我將她強塞進去的?又如何便能斷定我救活九轉玲瓏草是因她之故?”
姜郁道:“那好辦,你不是能憑法力救活九轉玲瓏草嗎?如今草還在這里,你再救一次試試。”
“姜兄這不是故意為難人嗎?”陸聞敏冷笑道,“既如此,不妨請這位楚兄先顯神通,再將九轉玲瓏草催出花魂?”
“我不行。”楚回道:“我這法術只能讓花得長得快些,可沒法讓死的變成活的,還是陸兄先請,只要陸兄能讓死草復活,我便能讓活草聚魂。”
“我看幾位今日是有意要刁難陸某了。”陸聞敏突然報拳道,“也罷,九轉玲瓏草生機已絕,陸某自問無力使其復生,今日種種只當笑話一場,陸某即刻退出比試便是,也省得攔了幾位的路。”
“唉,你竟敢倒打一耙。”姜郁還想追上去理論,被謝揚和楚回一邊一個迅速撈住了。
“行了姜兄。”謝揚勸道,“那陸聞敏說得也不無道理,僅憑花魂那幾句話定不了他的罪。這事兒鬧到如今,已不受咱們控制了,還是趕緊想想怎么收場罷,就別添亂了。”
謝揚一語驚醒夢中人,此次青蓮會由喬氏主事,姜郁心中是一百萬個不愿意給喬念找麻煩的。三人帶著九旋退了下去,比試的主事人至此方才回過神來,連忙登臺收拾殘局,重新主事比試。
謝揚看楚回一眼:“你方才那手渡力催魂可是夠能唬人的啊,連我都被唬住了,還道你修為高深,法力無邊呢,誰知卻是個花架子。”
“知遙你講話可憑良心罷。”楚回并無慚色,反而有些沾沾自喜,“我才多大年紀,能有多少修為?能把這花架子撐起來唬唬人便已經很不錯了,你沒瞧見陸聞敏之前的臉色?哈哈哈哈,和死人也差不多了。依我看,我的猜測八九不離十。”
“不料吹雪谷竟已淪落至此,要靠這些上不得臺面的手段撐面子。”謝揚感慨道,“我常聽人說吹雪谷懸壺濟世,妙手仁心,十幾年前上一任宗主在位之時,風評是極佳的,便是與如今的幾大宗門相比,其勢頭也不遑多讓,但不知為何,后來突然便沒落了。如今這位曲宗主繼任,空有雄心,本事卻不濟,人品更是……”
他搖搖頭,突然換了個話頭道:“你方才強行催生那九醉如意蘭的花魂,卻害得花精煙消云散,只怕有些不妥罷?”
楚回吃了一驚,連忙道:“知遙這可是冤枉我了。那花精被陸聞敏強行塞進已死的九轉玲瓏草中,借其生機作出復活的樣子,早已是油盡燈枯,強弩之末了,即便我不動手,她也撐不過片刻,我渡力催魂,倒還讓她多活了一會兒呢。”
青蓮會首日,謝揚一演成名的同時也一鬧成名,當晚便被季樸叫到房中聽訓,季寒也陪著。
“你今日種種行事,究竟為何,還不給我從實招來?”季樸氣得胡須都在顫,“如今你人大心大,我管不了你了是罷?竟敢先斬后奏,當著我的面那等胡作非為。”
“師父。”謝揚見季樸當真氣得急了,不敢似往日般應付,雙膝一屈便跪倒在地。
季寒勸道:“爹,知遙不是不知輕重的人,今日所行必定有因,您且別急著生氣,先聽聽他怎么說。”
他轉而又責備謝揚道:“知遙,青蓮會人多眼雜,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落春山,實在不該莽撞行事,便是有天大的隱情,也該先秉過宗主再作定奪啊。”
季樸直著嗓子嚷:“你看看他那副油鹽不進的樣兒,眼里何曾還有我這個師父、宗主?”
“弟子不敢。”謝揚自知今日過于冒失,一句也不敢抗辯,只是“咚咚咚”地不停磕頭。
“好了好了。”季寒向來回護這個師弟,哪里見得這般情形,趕緊上前想將他扶起,“磕頭認錯且緩一緩,你先把事情講明白了。”
但謝揚堅持不肯起身,季寒擰不過他,只好任他跪著講。
謝揚深知今日之事非同小可,往小了說,事關三大宗門的數(shù)代情誼,往大了說,更涉及了以青蓮會為代表的整個玄門道統(tǒng)的人心和威信,故此絲毫不敢隱瞞,一路將九旋如何懷疑,楚回如何猜度,巨細靡遺統(tǒng)統(tǒng)說了,只是礙于姜郁的囑咐,將曲寧直挾恩施壓姜尋一事含糊帶過,只說吹雪谷用了不光彩的手段為陸聞敏鋪路。
聽罷這一席話,季樸、季寒俱都驚得呆了。
二人面面相覷良久,季樸方嘆道:“人心不古,人心難測,古之人誠不予欺也。想當初幾大宗門聯(lián)手設立青蓮會,原是為了切磋道法,以勵后進,不料如今卻成了小人爭名奪利的爛泥潭!唉,知遙,師父之前逼你參試,你心中是不是覺得,師父與吹雪谷那等沽名釣譽之徒相比,也只差在手段上了?”
“弟子不敢。”謝揚連連磕頭。
“別磕啦,你起來罷。”季樸擺擺手,有些心灰意冷,“其實你們都不明白,我逼你下山參試,并不是當真想要讓你揚什么名,爭什么光,只是怕你天天待在山上見識短少,枉活一世,想要逼你出去多見一些世面,多交幾個朋友罷了。”
“弟子/兒子明白的。”
季樸嘆口氣,想了一想,突然又高興起來:“我這樣說可能不厚道,但經此一事,你們總該明白些世情人心了罷?要我說也算因禍得福,比試雖然掃興,卻讓你們長了見識。你們要明白,道法武三目,道為體,法武為用,法術武技都是末端,多練總能學得會,唯有道體方是天地玄機,眾妙之門,須得靠悟才能領會,怎么悟?就從這世情人心上悟!道宗創(chuàng)世造人……”
季樸正說得興起,忽聽仆從在外驚呼:“老爺、二位公子,不好了!”
季樸臉一沉,示意謝揚開門:“何事驚慌?大呼小叫的成何體統(tǒng)?”
門一開,一大群人沖了進來,謝揚抬頭一看,俱是些入門不久的新進弟子,可巧又有余清商在內。
余清商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季寒便沖著他沉聲問道:“怎么回事?”
余清商渾身抖抖索索顫如篩糠,急得舌頭也打了結:“外面,外面街上出現(xiàn)了好多僵尸,見人就咬,嚇得百姓們四散奔逃,已經亂成一鍋粥啦。”
“虧你們一個個還是玄門弟子,只不過遇到幾只僵尸,便如此驚慌?”季寒聞言更是不悅,面色一沉,怫然斥道“你們平日里學得的本事都喂了狗了?”
道法艱深,許多人悟性不足,窮其一生都難窺門徑,哪怕少小啟蒙,不待道法有成便人壽已盡的也大有人在。正所謂窮則思變,久而久之,竟有人在玄門道統(tǒng)外之又摸索出了兩條旁門左道的修煉之法:尸道和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