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系: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 果麥編 胡軍軍繪
- 796字
- 2021-07-21 16:21:50
03
本篇講述了波旬魔女誘佛失敗的故事。為阻撓悉達多太子成佛,魔王波旬派出三名魔女,百般誘惑悉達多。悉達多不為所動,魔女敗退。佛典經過漢譯潤色,其中的女性描寫風格綺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后世宮體詩的形成。
魔女詣菩提樹。在菩薩[1]前,綺言妖姿三十二種媚惑菩薩。
一者揚眉不語。二者褰裳[2]前進。
三者低顏含笑。四者更相戲弄。
五者如有戀慕。六者互相瞻視。
七者掩斂唇口。八者媚眼斜眄[3]。
十一以衣覆頭。十二遞相[6]拈掏。
十三側耳佯聽。十四迎前躞蹀[7]。
十五露現髀膝。十六或現胸臆[8]。
十七念憶昔時恩愛戲笑眠寢之事而示欲相。
十八或如對鏡自矜姿態。
十九動轉遺光[9]。二十乍喜乍悲。
二十一或起或坐。二十二或時作氣似不可干[10]。
二十三涂香芬烈。二十四手執瓔珞。
二十五或覆藏項領。二十六示如幽閉。
二十七前卻而行瞻顧菩薩。
二十八開目閉目如有所察。
二十九回步直往佯如不見。
三十嗟嘆欲事。三十一美目諦視。
三十二顧步流眄[11]。有如是等媚惑因緣。
……
爾時菩薩身如融金[12],面如滿月,深心寂定。如須彌山[13]安處不動,猶如明珠無有瑕疵。如日初出照于天下,猶如蓮花不染淤泥。心無所著亦無增損。
……
——《方廣大莊嚴經·降魔品》(地婆訶羅譯)節選
[1]菩薩:指成佛之前的釋迦牟尼。
[2]褰(qiān)裳:提起裙子下擺。
[3]眄(miǎn):斜視。
[4]嫈嫇(yīng míng):神態嬌羞。
[5]細視:專注地看。
[6]遞相:互相。
[7]躞蹀(xiè dié):徘徊。
[8]胸臆:胸口。
[9]動轉遺光:指行動間首飾光彩閃爍。
[10]干(gān):停,罷。
[11]顧步流眄:頻頻回眸斜視,目光流轉。
[12]身如融金:身體像黃金一般閃閃發亮。融,明亮。
[13]須彌山:佛教傳說中位于世界中央的山。
[14]建尼迦花:又譯為迦尼迦花、羯尼迦花,即臘腸樹的花朵,金黃色,原產于印度、緬甸、斯里蘭卡。
[15]詹波花:即梔子花。
[16]匝(z?。喝?、環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