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1 利潤表

利潤表或損益賬戶表現的是特定會計期間的收入和支出。這兩個數字的差代表了這個時期的利潤或虧損。表1-5顯示了利潤表的典型結構。

每張利潤表的起始科目是當期收入(英國用詞“turnover”而非“revenue”)。

假設你正在經營著一個檸檬汁小攤,你的第一位客戶花了5美元,買了一杯果汁,付的是現金。此時,人們會把5美元記為收入(恭喜老板,做成了第一筆交易!)那么你的利潤是多少?

表1-5 利潤表

除了收入,利潤表還提供與收入對應的支出。這里,對應這個詞很重要,因為利潤表記錄的僅是那些與實際銷售過程相關的可變費用。與你的第一個客戶的所需相比,你可能購買了更多的檸檬,但這些檸檬的成本不能立即計入,因為它們還沒被使用,仍然是你資產的一部分。

銷售成本是由已售商品的庫存成本構成。這個庫存成本不僅包括采購成本,還包括分攤的管理費用(overhead expenses),以及在商品還需要做一些內在改變時,追加的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例如在我們檸檬汁小攤的例子里,售給第一位客戶的檸檬,其購買成本是1美元,還有0.5美元用于支付下述兩項的成本:糖和將初始的檸檬轉化為果汁的勞動力。所以,銷售成本共計1.5美元,所得毛利潤是3.5美元。

毛利潤等于下述兩項的差額:銷售額和直接成本(與生產或購買已售產品相關的成本)。在所有財報分析中,毛利潤這一數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相關的經營費用只能用這個金額支付。

通常,需要從毛利潤減去的幾個科目是銷售和管理費用(SG&A)、折舊與研發費用。有時候,會把銷售和管理費用拆分為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以便對成本結構進行更仔細的分析。在我們那個檸檬汁小攤的項目里,這些費用會包括攤位的租金、銷售人員的工資以及后臺記賬的費用。這里假設我們追加1美元支付這些費用。

折舊費揭示的是公司一段時期資產價值的減少值。例如,如果已經采購了一臺新的檸檬榨汁機,那么,最初的購買價格不會記為費用,因為公司此時只是進行了資產與資產的置換,即用現金資產置換了一臺檸檬榨汁機。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檸檬榨汁機的價值會下降——反映在利潤表的折舊費上。假設這臺機器的購買價格是15美元,預期的使用壽命是10年,那么,每年的折舊費就是1.5美元。

從毛利潤中減去銷售和管理費用、折舊費和(對于有些公司來說的)研發費用,得到經營利潤,或息稅前利潤(EBIT)。在我們的檸檬汁業務里,這個數字是1美元。

經營利潤沒有考慮利息支出和稅收支出,有效地反映了基礎業務的盈利能力。下一步(財務成果)將減去利息支出。財務成果(financial result)包括利息支出、利潤和聯營公司的利潤。

讓我們假設:為了使運營獲得足夠的資金,我們的檸檬水業務以2%的利率借入20美元貸款——由此產生的利息支出是0.4美元。在財務成果里,再減去利息支出或加上利息收入(在無債公司情形下),我們得到稅前利潤。稅款是基于這個數字繳付的。對于我們這個虛構的業務,基于0.6美元的稅前利潤和35%的稅率,得到的稅負支出是0.21美元。我們最終算出的年度凈利潤是0.39美元。

既然沒有一個企業是與其他企業完全雷同,那么,就應該對利潤表進行仔細分析,以便理解一個商業模式的利潤驅動要素和主要風險要素。基于這個目的,我們將在下一節介紹第一組財務比率。

從利潤表獲取的財務比率,通常是將總銷售額作為分母,將費用和利潤作為分子,以便把它們轉化為可比的分數。以分數而不是絕對數字的方式表述利潤表上的情況,更易于將當期的數字與前期的數字相比較,而且,能在競爭對手,或不同行業、不同國家和不同會計制度下(在有限的程度上)的企業之間進行利潤表的比較。

毛利率

在幾乎所有的分析里,毛利率都是最突出的財務比率之一。它表述的是毛利潤占收入的百分比:

毛利潤之所以重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銷售成本(它決定了毛利潤的大小)通常是利潤表里最大的一項費用。第二,如果沒有足夠的毛利潤來支付運營企業所需的各種固定成本、利息支出和相關稅收,那么,即便是運營效率最好的公司,也無法生存。

在與其他公司比較時,毛利率還能說明一家公司的定價權和輸入物價的靈敏度——只需把這個毛利率進行一個簡單的轉換,變為相關的銷售成本率(cost of sales margin或CoS ratio),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對于每個業務單元的收入,其銷售成本率越低,其毛利率就越高。總的來說,毛利率較高的公司受輸入物價上漲的影響較小,與下述實體談判的能力也較強:下游客戶(收取更高的價格)、上游供應商(支付更低的批發價格)以及公司雇員(支付更低的工資)。

毛利率表現的是在支付了產品的直接成本后所剩的利潤,而銷售成本率表現的則是與每次交易相關的成本。例如當沃爾瑪銷售10美元/件的衣物(廠家進貨價8美元)時,它的毛利率達到了20%,它的銷售成本率是80%,而加成率則是25%(1/0.8-1)。

在這層意義上,這兩個比率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闡述同一事件,但角度不同。這里有一個要點:理解每家公司驅動銷售成本的輸入物價因子。例如,鋼和鋁的生產商受到各自原料的開發和利用以及能源價格的變動的高度影響。除了這些比率的靜態分析外,通常還有一些有意義的比較,即比較過去若干年的毛利率或銷售成本率的動態趨勢,以及相關輸入材料的價格變化趨勢。

表1-6展示了毛利率和銷售成本率的計算。

■例1-3 毛利率:美國鋁業公司

表1-6所含的是美國鋁業公司(Alcoa Inc.,后簡稱美國鋁業)利潤表的前兩行科目。美國鋁業是全球第三大鋁業生產商,它的股票是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成分股。下述表格沒有明確地給出該公司的毛利潤,所以,為了計算毛利率,我們首先得從其年度銷售額里減去其已售產品的成本,得到各年份的毛利潤:2012年為32.32億美元,2011年為44.71億美元。

表1-6 美國鋁業:簡略利潤表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美國鋁業10-K(2012)《美國公認會計準則》。

基于這些數值,2012年和2011年的毛利率計算如下:

注一:本書計算過程中的數字單位與其在前文或表格中的單位一致,計算過程中不再標注單位。此處32.32表示32.32億美元。

與2011年相比,公司2012年的毛利率大幅下滑,下滑幅度達到4.3個百分點。在我們計算銷售成本率時,也會看到這種令人擔憂的變化:

毛利率下降(或同樣地,銷售成本率的上升)可歸結于①輸入物價的上升;②售價的下降;③前述兩者的組合。在深究美國鋁業公司的財報之前就能很明顯地看出:在相關銷售成本基本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銷售額的下降幅度超過了5%。

幸運的是,作為年報的一部分,美國鋁業公司提供了大量的額外數據,方便投資者更好地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例如,氧化鋁和鋁的裝運量增加了1.6%,達到14 492噸,但銷售額下降了5%。該公司好像在售價上出了問題。

經過深入挖掘,發現公司鋁產品的平均售價從每噸2636美元降到2327美元,降幅為11.7%。所以,該公司2012年產品銷量(以噸計)比2011年還多,其銷售成本基本保持不變,但它的平均售價跌幅較大——這是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

除了與前幾年的業績進行比較外,還有一點很重要:當我們看到這個孤立的數值時,如何知道13.6%的毛利率是好還是差。為此,讓我們首先看看利潔時集團(衛生保健及家用產品的著名廠商),然后再看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毛利率總體分布情況。

■例1-4 毛利率:利潔時集團

總部設在英國的利潔時集團(Reckitt Benckiser Group PLC),是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向市場公布它的利潤,它采用英式的利潤表,使用“凈收入”(net revenue)而不用“銷售額”(sales),以術語“銷售成本”代替“已售產品成本”(見表1-7)。此外,該公司直接給出了它的毛利潤,這樣就更易于計算毛利率:

表1-7 利潔時集團:簡略利潤表 (單位:百萬英鎊)

資料來源:利潔時集團(201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相應地,銷售成本率就是42.1%,因為這兩個數值相加永遠都等于1(或100%)。當與美國鋁業公司相比較時,利潔時集團這個例子向我們展示了一個“純粹的”大宗商品生產商,與一家享有著名品牌的公司的區別:后者具有明顯的議價能力。

美國鋁業公司每銷售1美元,只能賺15美分,與此同時,利潔時集團每銷售1英鎊便可獲得58便士。換言之,利潔時集團的產品銷價是其(直接)生產成本的兩倍多。

由于毛利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所在行業,甚至在第一眼看起來似乎較低的毛利率,實際上也可能蘊含著相當好的價值,例如沃爾瑪和樂購就是這種代表。所以,毛利率通常只適合于在行業內進行比較。

圖1-1表現的是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毛利率分布。毛利率的中值是41.5%,毛利率為70%及以上的公司僅有10%。

圖1-1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毛利率分布

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

在考慮直接銷售成本后,也要分析像銷售和管理費用(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這類經營性支出。

這個比率表達的是主要基于固定成本的經營性支出占銷售額的百分比。有時,銷售和管理費用會被進一步拆分為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這樣就可以分別計算這兩種費率。

銷售費用多半是可變的,會隨著銷售額本身的大趨勢走,而管理費用通常體現出一種明顯的固定成本特征。由于人員和租金通常會占到銷售和管理費用的大頭,所以,在分析這個比率時,要重點關注工資的發展態勢和租金的未來趨勢。

不成比例的或過度的管理費用,通常是低效率企業的標志。考慮到這些費用的固定成本屬性,它們對利潤率是很大的威脅,因為對于下滑的銷售量,這些相關費用很難隨之進行調整。總的來說,對于任何一家公司,固定成本的水平與公司的狀況息息相關。

■例1-5 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可口可樂公司

表1-8展示了可口可樂公司基于2012年簡略利潤表的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的計算。注意,可口可樂公司使用了術語“凈經營收入”(net operating revenues),而不是“銷售額”(sales)或“收入”(revenues)。

表1-8 可口可樂公司:簡略利潤表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可口可樂公司(2012)《美國公認會計準則》。

盡管收入的年度增幅為3.2%,但該公司幾乎是經年保持銷售和管理費用不變——這顯示出可口可樂公司嚴格的成本管理,及明顯的固定成本遞減的情況。為了進一步分析,讓我們看看該公司銷售和管理費用的明細(見表1-9)。

表1-9 可口可樂公司:附注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可口可樂公司(2012)《美國公認會計準則》。

如上所見,可口可樂公司的廣告費用基本不變,裝瓶和分銷費用隨著銷售額的上升而提高。通過對可口可樂公司財務摘要的分析,可以更多地看到與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相關的一些正向的發展態勢。

不過,公司年報陳述道:“外匯波動使銷售和管理費用減少了3%。”這點信息很重要,因為,若排除了外匯的市場情況(這不屬于可口可樂公司能掌控的范圍),該公司的經營費用的增長實際上會超過其銷售額的增長。考慮到所有這些情況,該公司雖然呈現出非常健康的利潤率和費用比率,但還不能過于樂觀地看待它2012年明顯較好的成本表現。

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會提供這種簡略利潤表。例如,世界最大的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在其利潤表里還提供了十分詳盡的費用清單。

■例1-6 其他經營費率:星巴克公司

如表1-10所示,星巴克提供了可以計算各種比率的一組不同費用的數據。“店面經營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公布,考慮到了與店面相關的租金和工資的影響,這些費用可以與管理費用分開計算。相關的費率計算如下(括弧里是前一年的相關費率):

表1-10 星巴克公司:簡略利潤表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星巴克公司(2012)《美國公認會計準則》。

這些數字顯示了真實固定成本的遞減狀態:店面經營費用下降了1.2個百分點,顯示出公司以一個更有效的方式運用它的現有資產(店面空間和雇員)。的確,這個結論的另一個佐證是該年度7%的可比店面銷售額的增幅。同時,管理費用比率的下降表明,至少在2012年,在管理費用中沒有產生過多額外的間接費用的情況下,該公司還能夠實現收入的增長。

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分布:標普500指數成分股

圖1-2表現的是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的分布。中值是21.1%。不過,這個數值的高低自然要取決于所用的商業模式類型。可以看到,只有12%公司的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超過了40%——當銷售和管理費用一項就吃掉收入的40%時,要想有經營利潤的話,就需要有很高的毛利率才行。

圖1-2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分布

研發費率

創新是區分卓越公司與平庸公司的一個關鍵要素,技術行業更是如此。在美國,每年花在研發上的支出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4%,這強調了研發活動在該國的重要性。不過,隨著全球化的出現,即使是看起來低科技的企業,也面臨新興市場低成本競爭對手的威脅,逼迫它們不斷地重塑自我:如果你無法在成本上競爭,那你就得在質量和創新上競爭。這也是為什么,對于多數公司而言,無論你商業模式如何,研發費用都扮演著愈加重要的角色。

這個比率表述的是:為了創造一美元的銷售額,需要投資幾美分的研發費用:

■例1-7 研發費率:史賽克公司

史賽克公司(Stryker corporation)是全球領先的醫療技術公司之一,它制造和設計的產品包括關節置換植入物以及神經外科、神經血管和脊椎器械。

依據表1-11所示的簡略利潤表數據,該公司的研發費率可以計算如下:

表1-11 史賽克公司:簡略利潤表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史賽克公司(2012)《美國公認會計準則》。

這個費率遠超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中值1.4%(見圖1-3),顯示出史賽克公司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不過,這個費率在公司之間,甚至在同一行業內進行比較是有局限性的,因為享有優勢談判地位和有創新產品的企業,也許有能力拿到較高的銷售價格(帶來更高的銷售額),反過來造成了較低的研發費率。

圖1-3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研發費率分布

為了弄清這個問題,讓我們想象一下下面這個例子:公司A和公司B每年都在研發上花50美元。不過,公司A推出了市場領先的產品,實現了1000美元的銷售額,而公司B的研發部門沒能設計出創新性或引領潮流的產品,因此,該公司僅僅獲得了500美元的銷售額。

計算研發費率的結果是:公司A的數值是5%,而公司B則是10%。這使得公司B看起來更具創新性,但實則其反。最終說明問題的是研發費用的質量,而不是研發費用的金額。評估研發活動的質量永遠是一個客觀準繩,不過,就像面對某些創新一樣,這種質量有時可能僅僅是一個預感或一種感覺。

有關研發費用,還有一個重要的點需要注意:《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對研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方式不一樣。《美國公認會計準則》一般不允許把研發費用資本化,而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框架下,則余有許多騰挪的空間。

資本化意味著研發費用不直接沖抵當期銷售額。因而,當它們產生的時候,它們不用被反映在利潤表里,但會作為資產顯現在資產負債表中,按照無形資產的使用年限進行折舊。兩種方法都有道理,但由于研發費用的資本化能夠人為地提高近期利潤,所以,在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時,應該為這種處理方式的效果進行特別的調整。

研發費率分布:標普500指數成分股

圖1-3描述了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研發費率的分布。中值是1.4%,只有30%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每年研發費用占到其銷售額的10%以上。

■例1-8 成本費用比率:兩家公司的比較

表1-12比較了海恩斯莫里斯集團(H&M)和萊斯杰公司(Next PLC)的利潤表,這兩家公司都是服飾行業充滿活力的公司,它們都設計時尚產品,并通過它們的全球零售店網絡進行分銷。

表1-12 海恩斯莫里斯集團VS.萊斯杰公司:簡略利潤表(2012)

資料來源:海恩斯莫里斯集團(201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萊斯杰公司(201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首先,這里有一個引人注目之處:雖然兩家公司都是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提供各自的年報,但它們在各自的利潤表里使用了不同的財務術語。不過,相關的比率還是可以如常計算。

相對于萊斯杰公司的31.5%,海恩斯莫里斯集團報告的毛利率是59.4%。然而,加總各自的銷售和管理費用(即萊斯杰公司的分銷費用和管理費用)得到的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分別是:海恩斯莫里斯集團為41.5%;萊斯杰為13.1%。這種差異是令人驚訝的,因為這兩家公司所處的行業一樣,甚至可以被視作競爭對手。

讓我們回顧一下決定毛利率的那些要素。

提升毛利率的方法有兩個: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產品;以較低的價格外包或生產產品。海恩斯莫里斯集團的優勢可能在于:由于是全球的知名品牌,所以它有較強的定價能力。不過,這兩家公司的定位都是中低端市場,這意味著這還不足以解釋它們之間如此巨大的毛利率差。

在成本費用方面,海恩斯莫里斯集團可能還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因為海恩斯莫里斯集團的規模是萊斯杰公司的三倍,可能享有生產的規模經濟效應。不過,一般來說,只有在拿萊斯杰與普拉達(Prada)或路易威登(LVMH)比較時,人們才會想象到這種巨大的毛利率差異,但絕不會想到在相近的對手之間會出現這種情形。

要想解開這個謎,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們的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當目光落到經營費用時,我們才有云開霧散的感覺:海恩斯莫里斯集團的定價和采買優勢,讓我們看到了問題所在。

如前所述,這家瑞典公司在銷售和管理上的花費占到其銷售額的41.5%,而萊斯杰卻僅為13.1%。這兩個數值(毛利率及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顯然無法解釋兩家公司經營效率上的落差。

答案在于這兩家公司經營的商業模式完全不同:海恩斯莫里斯集團售賣產品的店鋪幾乎都是自己經營,而萊斯杰授權加盟的店鋪占了很大的份額。普通的投資者很難看到這些差異,他們只能清晰地看到呈現于利潤表的結果數據。

海恩斯莫里斯集團設計并外包其產品,然后,再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把它們配送到自己的零售店,因而毛利率高。由于海恩斯莫里斯集團自己經營店鋪,所以,利潤表上表現出了很高的經營費用(如店鋪租金和員工費用),導致了很高的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

對于萊斯杰公司而言,它采取了不同的套路:由于它的部分店鋪都是授權加盟,所以,它主要是扮演一個批發商的角色,以低價向其加盟店銷售產品,這解釋了它的低毛利率。由于萊斯杰公司的店鋪多數都不是自己經營的,它支出的店鋪租金和員工費用要少得多,導致了較低的銷售和管理費用比率。

這個例子說明了一個問題:任何比率分析都必須結合商業模式分析,或者至少要仔細審視相關公司的商業模式。如上所述,如果忽略了商業模式,就無法對相關公司的各自業績做出正確的分析結論。

稅率

公司通常不會基于其收入繳納所得稅,而是基于它們的稅前利潤。稅率表現的是納稅額與稅前利潤之間的比率。

稅率高低主要取決于公司業務所在的國家。與其他多數發達國家相比,美國公司通常支付的稅率更高。由于英國國會通過了減稅議案,英國公司在來年將會支付較低的稅率:從2008年的28%降到2012年的24%,還將在2015年進一步降到20%。作為一個相關的案例,讓我們比較一下雪佛龍2012年和樂購2011年12月的稅率。

■例1-9 稅率:雪佛龍公司和樂購公司

如表1-13和表1-14所示,雪佛龍公司是在一個高賦稅的環境中經營——就稅前利潤而言,它向美國國稅局繳納高達43.2%的稅負,而樂購公司(英國最大的零售商),只需向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繳納其稅前利潤的21.6%。

表1-13 雪佛龍公司:簡略利潤表 (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雪佛龍公司(2012)《美國公認會計準則》。

表1-14 樂購公司:簡略利潤表 (單位:百萬英鎊)

資料來源:樂購公司(2011/12)《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這些明顯的差異強調了稅率對公司的盈利能力具有絕對的影響力。在多數國家,如美國和英國,稅款的計算都是基于稅前利潤。不過,也有例外,例如愛沙尼亞的公司就是按照它們支付的紅利金額繳納稅款。由于留存利潤和再投資的利潤只有在它們被支付出去時,才會繳稅(期間會產生復利),這種做法會對公司的盈利和現金流狀況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里有一點需要記住:公司稅率表面看起來清晰明了,但可能被其他的稅收政策弄得面目全非——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納稅虧損結轉的能力。這種情形常見于新公司(創業虧損)或最近重組過的公司(在前些年累積了虧損)。

鑒于公司稅收制度的復雜性,以及相同經濟聯盟(如歐盟)中兩個國家之間公司稅收制度也會有巨大的差異,那么,就這些問題所帶來的影響,應該直接與公司的管理層或與公司的投資者關系部門進行溝通,以便能夠洞悉相關稅法的內涵和未來稅率的發展趨勢。表1-15概述了全球那些具有最大資本市場的國家(地區)的公司稅率情況。

表1-15 全球公司稅率

資料來源: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2013)。

稅率分布:標普500指數成分股

圖1-4表現了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稅率分布——中值是41%。高于40%稅率的原因多數可以歸結為一些例外事件,而稅率低于30%的公司,通常多數都是稅收虧損結轉之故。

圖1-4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稅率分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吉县| 双牌县| 自治县| 库尔勒市| 灯塔市| 绥棱县| 南城县| 绥化市| 抚顺市| 德保县| 清苑县| 绵阳市| 广平县| 天水市| 广饶县| 呼图壁县| 邻水| 大丰市| 云梦县| 卫辉市| 饶阳县| 玛沁县| 上栗县| 陇川县| 江达县| 云梦县| 湾仔区| 会同县| 正镶白旗| 麻栗坡县| 湖南省| 平舆县| 长阳| 盐城市| 汶上县| 黄平县| 天全县| 高尔夫| 新蔡县| 滦平县|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