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孩子的心聲
- 不聽話的兒子長大了
- 南山野莓
- 850字
- 2021-07-13 14:28:15
周末,我正在拖地,兒子在自己的房間里寫作業。兒子突然大哭了起來,我以為發生了什么事丟下拖把沖進他房間,兒子坐在書桌前仰頭大哭,淚流滿面,桌上是一本英語教材,他在寫英語作業,我著急地問他:“兒子,怎么了?怎么了?”我見他并沒受傷,一邊拿紙巾給他擦眼淚,一邊吸干作業本上的淚水。
“到底怎么了兒子?為什么哭呀?”
兒子看著我,眼里又涌出了淚水,再看看書。我順著他的眼睛看去,這是一篇英語短文,爸爸、媽媽和兩個孩子,一家四口溫馨地坐在客廳里,爸爸在悠閑地看報紙,媽媽在編織毛衣,兩個孩子開心地各自玩著自己心愛的玩具……我明白兒子為什么哭了,他是看到這樣的場景,觸景生情,想到自己沒有這樣的悠閑時光可以玩樂,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每天有做不完的功課,他傷心難過地大哭了起來。
我抱著兒子,十分理解他的心情。我沒說話,只是抱住兒子,輕輕拍拍他,安慰他。兒子漸漸平靜下來,繼續寫作業。
兒子渴望沒有作業的時間,為此,他夢想一年能有一個這樣的節日,一年能有一天讓自己盡興盡情地玩耍。他四年級時寫了一篇這樣的作文:
令人開心的搗蛋節
我想設立一個搗蛋節,時間就定在每年的六月二日。搗蛋節要放一天假,孩子們在家中與家長在一起玩,但是要搗亂,讓父母啼笑皆非。
現在,高年級學生作業繁多:很多班級早晨都要早讀,老師晚上都會布置4—5項作業,而且在作業中常常包含預習、《評價手冊》、課堂本等大型作業;剛剛入學的低年級學生很貪玩,幼兒園時雖然也有一節課40分鐘的規定,但他們畢竟每節都是游戲課啊!
有了這個節日,可以好好玩耍,與父母一起互相捉弄,等六月三日回到學校后,大家在一起交流這些趣事,分享快樂。
這些制造出的趣事中特別好笑的可以記在摘錄本上,永久地珍藏起來,也可以做個笑話箱。每次搗蛋節,每人都要詳細地把兩個故事記錄下來,投到笑話箱里。如果哪位同學不高興了,就摸出一張讀一讀,趕走煩惱,讓自己高興起來。如果在家中遇到不高興的事了,就可以翻開摘錄本看看別人的趣事,也可以使自己心情愉快。
既然搗蛋節有這么多好處,當然應該有一個這樣的節日啰!